张士诚为何败于朱元璋之手,而朱元璋为何对苏州下重税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0-21 12:55:11

元末诸雄中割据江浙的张士诚,可以说是元末诸多割据势力中,最为得民心的。苏州一带即便在明朝,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民间虔诚供奉的九四香,纪念张士诚的。因为张士诚太得苏州民心,气得朱元璋加倍征收苏州的赋税,在明代苏州一个府收的税相当于江浙一个省。这一切的原因何在。

元末三雄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为何成就天下是实力最弱的朱元璋,而强于朱元璋的张士诚和先后败给朱元璋。陈友谅败于朱元璋是骄兵必败,而张士诚则是小富即安。还有就是个人能力。教员就曾经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张士诚,原名张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今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 他有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兄弟四人为求活命就开始贩私盐,那个时候贩私盐和现在贩毒一样,一旦捕获就立即杀头。宋元两朝乃至后来的明清两代都立下重典:“凡伪造盐引者皆斩,籍其家产,付告人充赏。贩私盐者徒二年,杖七十。”

张士诚虽然看上去文文弱弱,但却敢贩盐,可见也是好勇斗狠之辈。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这才是成大事的人。

自治平元年治平五月二日,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之后,可谓是天下大乱,治平三年正月,张士诚带着三个弟弟和15个弟兄在盐场发起了暴动,至于原因很简单,民不聊生吃不上饭,为了活命只有造反。

张士诚颇有人望,可以说是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很快收拢一万多流民苦役,攻陷了泰州。泰州这地方虽然不大,但却是运河漕运的咽喉要道。张士诚占据泰州之后,又接连攻取兴化,接得胜湖,攻克宝应县。元朝数次派兵镇压都以失败告终,蒙元亲王完者秃甚至在泰州阵亡。随后天祐元年,张士诚攻取在高邮城后,在此宣布改朝换代,建元天祐,自称“大周诚王”。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意为铁锅)对于造反已经是虱子多了不痒,但对有人公然称孤道寡却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征调大军三十万,号称五十万,由在宰相脱脱的领兵直取高邮。必然要将这个出头鸟给斩于马下。

可惜,张士诚颇有战力,死守高邮三个多月,元顺帝此时又急于求成,觉得脱脱拥兵自重,养寇自重,于是就将脱脱罢免,消息传到前线,元军顿时全线崩溃,张士诚抓住机会掩杀,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惊天大逆转!这也给张士诚留下一个印象,城池只要守到底就有机会,就能翻盘。可惜有的经验是不能有复制。

在高邮之战后,张士诚派弟弟张士德乘胜渡过长江,攻取了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常州、松江(今属上海)、湖州等处地方。江南富庶之地几乎都被张士诚占据。也是在这一年,朱元璋也攻取南京。二人割据势力算是初步形成。

张士诚之所以败亡,就是小富即安,不求进取,他不知道,天下大乱,生逢乱世这种意识败亡就是早晚的事情。再就是张士诚没有打过任何一场高强度硬仗,高邮之战主要也是困守城池,元军是因为脱脱被撤换才溃散的。张士诚军事能力比陈友谅略强,但强得有限。

当时士朱元璋的实力远远不如张士诚和陈友谅。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采取了打一个拉一个战略方针,打的是陈友谅,安抚的就是张士诚,所以一开始朱元璋就以小弟态势拜张士诚当大哥,派使臣求见给张士诚,意思就是希望双方共同引领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地缘格局。其书曰:“昔隗嚣称雄于天水,今足下亦擅号于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睦邻守境,古人所贵,窃甚慕焉。自今信使往来,毋惑谗言,以生边衅。”

应该说当时的张士诚是有能力解决掉朱元璋。老天爷也给过张士诚两次机会,两次机会都是陈友谅送来的。第一次机会就是龙湾之战前,陈友谅和张士诚约定东西夹击,事成之后共分朱元璋的土地。不过这招没管用,张士诚不傻,你陈友谅如果消灭朱元璋,下一个就是我,所以面对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战争,张士诚采取 选作壁上观,这种骑墙策略显然是错误的。第二次机会就是鄱阳湖之战开打的时候,如果张士诚在老朱背后偷袭。这天下就没有朱元璋的份了,可张士诚当时派兵转战淮西,连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和老根据地濠州都给占了。

史载:“当是时,士诚所据,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

战略措施不能说有错,只能说时运不佳,大败了。张士诚输给了另一个更善守的武将——耿炳文,耿炳文能上位,能封长兴侯,而且老朱能把他留给孙子朱允炆,就是因为耿炳善守,耿炳文成绩靠的就是单刷张士诚,他镇守长兴十几年而屹立不倒 ,只能说明能力真的一般。此时的张士诚就看着朱元璋与陈友谅恶斗。并没有什么实际举动。

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在与陈友谅在鄱阳湖的决定性的会战中,朱元璋取得了彻底胜利,就此整个长江流域最大的武装集团就剩下两家,一个是朱元璋,一个就是贩私盐的出身的吴王张士诚。

等到至正二十三年十月,刚解决陈友谅不到两个月,朱元璋便直接对张士诚动武,朱元璋命徐达、冯胜等人率军进逼高邮,攻取淮东各地,让常遇春则南下出击湖州。这是刘伯温战略规划,就是先斩断张士诚的羽翼,再取苏州,也上就是徐徐图之。道理很简单。直接打苏州,张士诚的部下一会不顾一切来援。而且张士诚又善于守城。如果战势一旦不利,朱元璋很有可能成为脱脱第二,因此只能先打外围。

徐达军事能力自然不俗,一鼓作气,接连拿下高邮、淮安、徐州、宿州等地,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清除了张士诚的外围势力。常遇春死死困死湖州,让湖州不能救援高邮,但第二步攻势发起之前,朱元璋内部却出现了一件分歧,当时刘伯温希望暂时罢兵,因为如果不能一举荡平,还不如维持现状,而徐达则不然,在徐达看来,只要掐断长江水道,再击败了来援的水军,张士诚就分身乏术了。

而此时高邮守将见湖州援军迟迟不到,就向冯胜表示愿意投降。但作为副将的冯胜没把投降的事情向主将徐达请示,想把功劳全眯下,在朱元璋面前露个大脸。冯胜没想到的是,人家玩的是诈降。冯胜的部队被全歼了。这就应了吴敬中那句话:“本来想露脸,现在却把屁股给够出来了”。朱元璋听说后让冯胜回南京,当即就要开刀问斩,后在徐达苦苦哀求之下,才算死罪饶过,但活罪不免,打了一通板子,然后罚他从应天徒步走回高邮,一路上不准骑马。

冯胜又羞又气,把一肚子气就撒在了占领高邮城上,即便如此,也是经过四个月的围困作战,才拿下高邮最终陷落。可冯胜余怒未消,下令屠城!此举更是惹得朱元璋大发雷霆。搞笑的是,朱元璋生气的不是冯胜屠城杀人,而是怪冯胜没有屠干净。但朱元璋也知道冯胜有点过分,所以高邮事件之后,每次跟张士诚作战,朱元璋都会刻意拉拢张士诚的大将,高官,厚禄,金钱,美女,那是要啥有啥。

由于此时湖州久攻不克,朱元璋就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再战湖州。同时命令李文忠率军取杭州,命令华云龙率军取嘉兴。湖州是这次进攻的重中之重,守卫力量最为强大,因此朱元璋才会动用徐达、常遇春两员大将合力进攻。 从八月份开始,一直打到了十月份,守将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投降。 与此同时,李文忠和华云龙也分别攻占了杭州和嘉兴。

就这样苏州周围的据点已经全部被朱元璋拔除了。苏州就是孤城一座,张士诚困守苏州十个月,也终于坚持不住了。大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徐达、常遇春等人攻入苏州内城,张士诚被生俘,李善长以胜利者的姿态亲自劝降,但被张士诚大加讥讽,于是朱元璋用弓弦将其勒死。

然后,朱元璋出于泄愤,特地将苏州的田赋上调到了极致,年上缴总额竟高达300万两!占大明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这个政策贯穿了整个明朝。但也不得不说是 的,明清两代对苏州、松江等地的重税。只不过是收重税的一个借口罢了,而苏州等地纪念张王,实际上也是在对重税表达不满。实际上明清两代对苏州、松江等地的重税,更多的是因为这里经济繁荣(特别是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官田占比高、承担漕运任务等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