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后一周记略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1-10 15:41:27

作者:陈翠荣 来源:《爱周之家》

周恩来总理逝世48年了!哀恸悲伤并未消减,思念缅怀与日俱增。“生活如此艰险,还好有你梦好甜!”观看着周总理的影像资料,聆听着周总理的讲话声音,交流着周总理的珍闻轶事,周总理逝后一周乃至更长时间里,那举国哀痛、撕心裂肺的场面如同电影胶片一幕幕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刀刻斧凿一般,令人永难忘怀:

1976年1月7日(星期三)

23时许,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认出站在面前的吴阶平大夫,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去照顾别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恩来说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星期四)

0时,周恩来在昏睡中迎来生命的最后一天。

7时40分,医疗组召开早会,听取夜间值班医护人员交班情况介绍、专家们的医疗意见、需要注意事项。会议大约开了20分钟。

医生发现周恩来的心跳继续下跌,当即决定通知所有专家到场。抢救工作由医疗组长吴阶平担任现场总指挥。

9时,邓颖超接到电话:总理情况不好。邓颖超赶到医院时,医生正在全力抢救。

医生们按照原定的紧急抢救方案,采用了所有措施。

9时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吴阶平征询医疗组其他医生后,宣布抢救工作停止;同时要求把周恩来全身上下的氧气管、输液管、引流管和心电图监护仪的电极板等都撤掉,用新床单将周恩来全身覆盖起来。

邓颖超来到周恩来床头,在周恩来的额头上亲吻诀别。

邓小平等在周恩来的遗体前肃立、鞠躬。

12时许,周恩来的遗体被抬上救护车,护送到北京医院太平间。

15时,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周恩来丧事问题。

20时30分,周恩来的遗体做病理解剖,进行身后检查。手术由病理科马正中大夫主刀。卫生部领导、周恩来医疗组专家、保健医护人员和北京医院领导目睹了病理检查全过程。

1976年1月9日(星期五)

1时,毛泽东对邓小平报送的关于周恩来丧事问题的请示作出批示:“同意。”

4时12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前开机,播音员方明播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布的周恩来逝世的讣告。

晚上,为周恩来遗体理发、穿衣、整容,由北京医院副院长韩宗琦主理。马燕龙、朱殿华等参加。韩宗琦传达了邓颖超对整容的要求:“恩来长期处在病中,还得保留点病容才好,不宜修饰得和健康人一样。”

23时,周恩来遗体安放在北京医院太平间。

1976年1月10日(星期六)

告别厅内,周恩来安卧在鲜花丛中,遗体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周围置放着长青松柏。遗体前放着邓颖超献给他的一个洁白鲜花编织的花圈,黑绸挽带上写着:“悼念恩来战友,小超哀献”。

9时,告别仪式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以及首都群众代表向周恩来遗体告别。

1976年1月11日(星期日)

8时30分,周恩来的亲属19人向周恩来遗体告别,参加人员是周秉德、沈人骅夫妇,周秉钧、刘军鹰夫妇,周秉宜、任长安夫妇,周秉华、李玉树夫妇,周秉和,周秉建,周尔鎏、王章丽夫妇,周尔均、邓在军夫妇,周华璋、侯云珍夫妇,周尔辉、孙桂云夫妇,周保章。

9时起,首都群众代表向周恩来遗体告别仪式继续进行。

16时许,北京医院的医护人员向周恩来遗体告别。至此,告别仪式结束。两天里有一万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16时30分,八宝山的工人们列队走进告别厅,为周恩来送行。工人们把周恩来的遗体移到大白床上,将大白床抬上灵车。

16时45分,周恩来的灵车驶出北京医院西门,经台基厂、长安街去八宝山火化。司机是曹希泽。沿途36华里的长街上,百万人肃立默哀,为周恩来送行。灵车所到之处,哭声四起,连绵不绝,气氛悲痛至极。

周恩来生前乘坐车辆(空车)由杨金明驾驶,行进在车队中,担负着火化后将骨灰护送至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任务。

18时06分,周恩来的灵车到达八宝山。行车81分钟。

周恩来的灵柩安放在第二告别室。送行的中央领导人和治丧办公室成员最后向周恩来告别。邓颖超向即将火化的周恩来遗体诀别。她扑到棺木的玻璃罩上,大喊一声:“恩来,我们永别了,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吧,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让我痛痛快快哭一场吧!”之后,由工作人员陪护离开。

周恩来的遗体被抬进火化车间。

19时20分,治丧委批准可以开始火化。为了保证骨灰质量,火化用了3个小时。

22时20分,殡葬工刘占海报告火化完毕。治丧委同意停火。

22时30分,周恩来的骨灰出炉。骨灰在镀锌板上冷却后装入骨灰袋,骨灰袋再装进骨灰盒。工作人员把党旗覆盖在骨灰盒上。骨灰中没有烧化的假牙、腰带圈和鞋钉等物分别装在两个景泰蓝花瓶里。

深夜,工作人员护送周恩来的骨灰离开八宝山,沿着长安街向东行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进行连续三天吊唁的准备工作。

1976年1月12日(星期一)

劳动人民文化宫一片庄严肃穆气氛。吊唁大厅的中央悬挂着周恩来遗像,安放着周恩来的骨灰盒,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周围摆满了鲜花和常青松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肃立守卫在两旁。大厅正门上方挂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永垂不朽!”

邓颖超每天送一个鲜花花圈,不让治丧办支付,用自己的工资支付。

8时,吊唁活动提前开始。先是分四路并进,后来改为八路并进,每64人排成一方队。

15时,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周恩来悼词和追悼大会的有关事项。邓小平指示悼词文稿起草人对悼词修改后先征询邓颖超意见。

1976年1月13日(星期二)

吊唁活动进入第二天。

1976年1月14日(星期三)

吊唁活动进入第三天。

毛泽东批示同意邓小平报送的周恩来追悼会悼词稿。

傍晚,吊唁活动结束。

三天里,首都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机关干部和各界各族群众,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他们臂戴黑纱,胸佩白花,在军乐队演奏的哀乐声中,含着眼泪,缓步走进吊唁大厅,向周恩来默哀致敬。据不完全统计,三天里来吊唁的人数超过了100万,其中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及来访外宾2000多人。由于人实在太多,连原本中午休息的时间也取消了。

18时30分,邓颖超由工作人员搀扶走进吊唁大厅,带领大家向周恩来三鞠躬,然后双手捧着骨灰盒,向在场人员致谢:“我现在手里捧着周恩来同志的骨灰,向在场的所有同志表示感谢。”话音未落,全场哭声动天,一齐向邓颖超涌去。

20时许,周恩来的骨灰盒从劳动人民文化宫护送到人民大会堂。根据邓颖超的嘱咐,周恩来的骨灰盒安放在台湾厅。

1976年1月15日(星期四)

3时许,空军政委张廷发到通县机场,向空军独立第七团一大队下达为周总理撒骨灰的命令:根据周总理生前遗愿,要用国产飞机将周总理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受中央军委委托,我们代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你们下达为周总理撒骨灰的任务。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不能有一点差错,这项任务要绝对保密。

周恩来的骨灰盒敬移至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15时,周恩来追悼大会隆重举行。邓小平致悼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五千多人出席。

16时,追悼会结束。邓颖超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同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和亲属见面并谈话。她说,恩来去世了,你们很悲痛,我也很悲痛。但是,悲伤和眼泪都不能使死者复活了。恩来是一位人民的勤务员。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奋斗,都是为人民的利益,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样一个崇高目标的。你们在座的,都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恩来的遗志,努力做好我们各自的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周恩来的骨灰盒敬移至西大厅。

19时30分,邓颖超走进西大厅,打开骨灰盒抚摸,作最后告别。工作人员从邓颖超手中接过骨灰,穿过大会堂地下室,乘坐周恩来生前座车,由司机杨金明驾驶前往通县机场。邓颖超由工作人员陪同乘另外一辆车紧跟其后。

19点50分,驶抵通县机场,直接开到飞机旁。经党中央批准,治丧委员会二人(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郭玉峰)以及周恩来的警卫人员、西花厅党支部成员张树迎和高振普代表邓颖超撒骨灰。邓颖超目送执行任务的人员登机。

陈列于中国航空博物馆。

20时15分,执行任务的飞机起飞。登上飞机的人员总计9人,除上述4人外,另外5人是:正驾驶、副中队长胥从焕,副驾驶、飞行员唐学文,领航员白海坤,通信员李永顺,空中机械师、机务副中队长陈宝森。飞机是我国制造的运—5型军用货机,该机出厂号为1732027,该机部队编号为7225。

起飞地点是通县机场,经汤河口、密云水库以东10公里1049米的山头,天津、北镇(黄河边),再回通县机场降落;飞行高度2000米。速度180—200公里/小时。骨灰全部撒掉。

从晚上7时起至任务结束,全国实施净空。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空,只有执行任务的这架飞机在夜空中飞行。

1976年1月16日(星期五)

0时45分,飞机安全降落在通县机场,飞行时间4小时31分钟,航程830公里。

0时5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周恩来总理的骨灰已根据他生前遗愿撒向祖国的江河湖海和大地。

9时,邓颖超在西花厅听取张树迎、高振普关于撒放周恩来总理骨灰的情况汇报。邓颖超张开双臂抱住两人,不停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俩为恩来同志服务,保卫恩来同志到最后。”

1976年1月的日历,浸透着中华儿女太多太多的泪滴。敬爱的周总理78年的生命旅程走到了尽头,他和他爱、爱他的人民诀别了!48年了,一切还像刚发生的那样,想起来就心痛。周总理走进了历史,周总理走进了永恒,中国共产党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他将永远和他爱、爱他的人民在一起。

【作者:陈翠荣 来源:《爱周之家》】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