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长(共1232字,阅读约4分钟)
近些年,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每当看到一个个痛心的结局,内心就无比的不安。
前段时间,3名初中生埋尸案引发了全网的轰动,特别是有孩子的父母,更是深感痛心和愤怒:
“什么样的恶魔心理,会在面对一个生命时痛下狠手?”
“什么样的孩子,会成为霸凌者的猎物?”
真的不希望再看到有孩子被霸凌了!
相信父母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
有育儿专家从这么多的案例中,分析出了被霸凌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提高警惕。
根据研究发现,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往往具备这四种特质。
1.懂事听话
很多父母总是会教给孩子“要听话、懂事、不要给老师找麻烦、不要和同学争吵打架,大家都是好朋友,要好好玩。”的道理,认为孩子只要懂事、不找事儿就不会出事儿,但其实不然。
当孩子习惯于要懂事听话、常常为他人着想的时候,往往就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和意识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长得比较瘦小,家里条件也不好,所以他经常被同学欺负。
而他的妈妈看到儿子被别的同学推搡时,会认为这是同学之间玩的游戏,并没有保护儿子。
没有家长做后盾,这个男同学更没有反抗的勇气了,所以,他成为了一个“软柿子”,经常被捏、被欺负。
——这类孩子通常很乖巧,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都能很好地服从和执行。
但是,这恰恰让他们成为被欺负的目标,因为他们不会反抗,不敢惹事儿,更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经常被父母打击
一些孩子常常会面临在家中遭受父母的责骂、批评甚至体罚的境地。
孩子一做不好就吵孩子;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先劈头盖脸骂一顿;孩子需要倾诉的时候,父母反而说孩子无能、笨。
父母这样的打击,非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和底气,变成一个没有拉绳的气球。
缺乏自尊心和安全感的孩子,难以在校园中建立起自信和话语权,从而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3.性格胆小软弱
一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和力量。
特别是在面对同伴的欺负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和忍让,回到家之后不敢告诉父母。
所以,这样的孩子无法有效地保护好自己。
4.孤僻内向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因素,比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等,在校园中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常常处于孤立状态。
而这类孩子常常被看作没有父母保护、好欺负的对象,从而成为被欺负的目标。
这种孤独状态也容易让孩子形成不敢反抗的性格。
这些特质会使有些孩子在面临校园霸凌时更加无助和脆弱,难以有效地应对和反抗。
因此,家人和学校应该特别关注这类孩子,采取针对性的保护和教育措施。
因为校园霸凌给被欺者造成的伤害是全方位的,既有身体层面的损害,也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社会适应障碍等影响。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家人和学校的应对建议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
1.家人方面
(1)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爸爸妈妈和家人的帮助,不要让孩子害怕,更不要让他们担心会给父母找麻烦。
我们要用爱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当孩子出现不想上学、不想说话、不想写作业等负面情绪时,我们过多的责骂和打击孩子,而是要首先疏导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心。
(2)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要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互动,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和勇气,这也是一种情商的培养。
当孩子懂得社交的技巧,面对过足够多的情况,情商就会越来越高,他们才会对突发的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
(3)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我们要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我保护,比如不去人少的地方、不和某些同学单独行动、学会沟通技巧、大声寻求帮助、会几招防身手法等。
学校方面
(1)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反校园霸凌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处理措施,让师生都明确校园霸凌的危害以及一旦施暴会产生哪些后果。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也可以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定期为师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3)营造友善的校园环境。
学校也要大力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安全和被关爱。
大环境氛围好,老师和善,学生们互动起来也会往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辣妈语录:
预防大于解决,校园霸凌的问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帮助易受欺负的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
家长们,你的身边有发生过霸凌事件吗?
(图片源自网络)
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和他站在一起,孩子的求助一定要回应,长期拒绝孩子的求助后,孩子就不再向你求助了,反而你还觉得孩子很懂事了,其实这是孩子不相信父母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