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6次接见钱学森说了一个问题,20年之后,美国科学家证实了

浩舞默画历史 2025-01-09 14:17:39

“想上天,请找钱学森!”

1964年,毛主席在自己的生日宴上,这样高度褒奖钱学森。

毛主席说这话是有事实依据的。

仅1960年,我国在液体探空火箭、近地导弹以及地对地导弹等三个领域,取得了多个“第一”的突破性进展。

而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正是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实现的。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发射升空

毛主席生前前后共计6次接见钱学森,每次跟钱学森聊的都是军事领域的科研,涉及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最让钱学森感到震撼的是,毛主席虽然不是科学家,但是他的知识非常丰富,提出的观点,居然在20年后,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正确的。

毛主席与钱学森见面,都聊了些什么?他提出的什么观点,在20年后得到证实?

一、毛主席重视科学发展,与钱学森探讨科学

1956年,在一次会议上,钱学森首次见到了毛主席。

他刚回国不久,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毛主席并没有问钱学森关于导弹或原子弹的细节,而是跟他探讨科学。

当时,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科技战,很多科学家认为,粒子不可再分。

而毛主席却当着钱学森的面,提出质疑,给出自己的观点:我看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

毛主席的话,等于是挑战了当时全球学术权威。

钱学森深知毛主席知识渊博,但没想到他对科学理论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更让他惊讶的是,毛主席居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讨论这个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科学认知,让钱学森意识到,科学研究不能局限于现有的理论框架,而应该勇于突破,探索未知。

这一理念对他后来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的进步需要不断质疑现有知识,寻找新的答案。

毛主席的观点,在国内也被很多科学家质疑。

等到20年后,美国科学家证实了基本粒子是可以分割的时候,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毛主席的世界观是多么超前。

二、毛主席给出关键性指导,促成导弹技术的起步

钱学森再次见到了毛主席,是在1956年全国政协二次全体会议上。

这次与会人员,汇聚了各界精英,是一次重要的科学与政治交汇点。

毛主席特意将钱学森的座位安排在自己身边,显示出对这位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会上,钱学森详细阐述了“辩证唯物论”,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强调中国航空导弹技术研究应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思想坚定,目标明确。这年10月,专门负责导弹武器的研究与发展工作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西郊破土动工。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连制造汽车的技术都还在摸索阶段,更不用说导弹系统了。

钱学森亲自带领年轻的科研人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研发工作。

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就用手工绘制图纸;缺少参考资料,就从零开始学习理论知识。

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次实验都是全力以赴。

1957年,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苏联同意派遣专家帮助中国建设导弹基地并提供技术支持。

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两国关系逐渐恶化,1960年8月,苏联突然宣布撤走所有专家,并带走了大量技术资料。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钱学森和他的团队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主发展的决心。

为了加快研发进度,钱学森亲自参与一线工作,与技术人员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在1960年年底,东风一号,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这次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更离不开毛主席的支持与指导。

“东风一号”导弹

三、毛主席指出错误,提出要严谨求实

1958年,毛主席在工作考察期间,第三次见到了钱学森。

当时,钱学森正在参与一项涉及农业的文章。尽管他并不是农业专家,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这篇文章中,钱学森计算了太阳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方面的一些数据。

毛主席看文章的时候,指出“似乎有些不太准确。”

钱学森复查之后,的确存在一些数据错误。

“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即便是非专业领域的探索,也要保持严谨的态度。”

毛主席说的这番话,钱学森牢记于心。

往后的日子里,他更加严格审查自己写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报告。

在导弹研发过程中,每一次实验前,他都会反复核对参数,确保万无一失;每次遇到问题时,他总是冷静分析,寻找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次,团队在进行某项关键技术测试时遇到了瓶颈。经过多次尝试,结果始终不尽人意。

有人提出了放弃的想法,认为以现有条件无法实现目标。

但钱学森坚持要重新审视整个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

经过仔细排查,他们发现原来是某个微小零件的精度不够,导致整体性能下降。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也让他们明白了,有时候决定成败的关键往往就在毫厘之间。

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整个团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后来的导弹发射、卫星上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中,钱学森也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四、战略眼光:防御与反导计划

1964年2月初,毛主席在中南海接待了钱学森、李四光还有竺可桢。

钱学森在与毛主席讨论弹道运载工具时,毛主席认为防御体系要在天上地下双管齐下,尤其是要想尽办法藏在地下,想法子阻挠目标进攻。

钱学森意识到,毛主席的视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攻击手段,而是着眼于全方位的国家安全体系构建。

从那一刻起,钱学森便开始思考如何将毛主席的战略构想转化为实际的技术方案。

19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日益增大。

美国和苏联都在积极发展各自的导弹防御系统,而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钱学森深知,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主动,就必须加快反导系统的研发进度。

然而,摆在面前的困难重重。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资料;

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们大多是从零起步,面临着巨大的知识缺口。

为了突破技术瓶颈,钱学森带队前往各地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国情进行自主创新。

到了70年代,我国终于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反导预警系统,并进行了几次成功的模拟拦截测试。

1970年,劳动节当天,这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接见钱学森,叮嘱他要“走到群众中去,同群众结合”。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需求。

这也成为钱学森晚年一直坚持的原则之一,他认为,只有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真正了解国家和社会最需要什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发展。

总结

回顾钱学森被毛主席接见6次,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为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他不仅仅关注眼前的战术需求,更注重长远的战略布局。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些关键性指导,不仅影响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的科研之路,也为我国的国防军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与科学家的“菊香书屋谈话”:关注研究领域,激励勇攀高峰——2021年11月09日08:45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此人比五个师力量更大,中南海宴会名单他从第37七桌被勾到第1桌——中国网文化2020-05-26 04:00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