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中国稻飘香非洲!

金投网财经 2024-05-07 17:24:48

一支神秘的中国团队,竟让一个国家一步步战胜饥饿,填饱了肚子,他们究竟做到了什么?

扯块铁皮的那个房顶,孩子们沿路乞讨,援非专家杨华德和同事刚抵达非洲的布隆迪,就被当地的贫困程度所震撼。下乡之后,他发现大部分人家每天只吃一顿饭或者两顿饭,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还吃不饱。

要知道,布隆迪常年上榜“世界最穷国家”和“重度粮食危机国家”,人均GDP只有252美元,每10000人中就有500人被活活饿死,有7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天生活费都不到5块钱人民币,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失业状态,能吃上米饭的都是富裕人家。

这让童年也曾饥寒交迫的杨华德十分痛心,因为淋过雨,所以他决心要为布隆迪撑伞。

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因形似心脏,被誉为“非洲之心”。布隆迪是典型的农业国家,水稻是布隆迪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亩产只有四川的二成至三成。

原因有四: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机具短缺、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流行。但光热条件丰富的布隆迪,有着近2000万亩可耕地,只要采用良种、良法种植水稻,完全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于是,2016年,杨华德严选国内7种杂交水稻送到布隆迪,根据品种特性,结合布隆迪实际,从育秧、施肥、规范化栽培进行技术升级,制定试种方案,摸索当地的生长周期,农民信不过国外专家,他就没日没夜地下地示范,手把手教。

短短半年,团队种下的超级稻产量就打破全非洲的最高记录(每公顷13.86吨的非洲水稻高产纪录),一战成名。

农民不仅心服口服,更争先恐后求教学,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华德不仅教技术,更收了很多徒弟,大弟子伊克基随组学技术几年后,成了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和中国组专家一起带领示范村村民全体脱贫,还给大女儿的中间名取为“yang”。

这样的技术骨干,专家组共培养了70位,布隆迪的稻谷产量从2016年的5万吨飚到2022年的超25万吨。

时至今日,在中国专家组的努力下,布隆迪杂交水稻示范村的数量已达到56个,遍布该国的15个省份。

而杨华德的3年任期也一届续一届,他干脆办了延迟退休,留守布隆迪。“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这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给杨华德的颁奖词。

在布隆迪八年,杨华德带领专家组为布隆迪水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将水稻产量由300余斤提高到1300斤,解决了稻瘟、黄叶等病虫难题,培养了以国家合作管理局局长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

根据《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人口数量一路飙升,但曾经吃饭困难户的布隆迪却连年跳水,从2017年的260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140万人,第一批跟着专家组种水稻的农户早已搬进砖房,过上一日三顿米饭的寻常日子。

我们派去医疗队,驻守布隆迪,援建总统府,修职校、修水电站,这样不计成本的援助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能多一个人吃上饭,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援助非洲50多个国家,无论对非洲各国,还是对中国来说,这都是一个双赢局面。

我们需要有个清醒认识,目前无论是油气还是矿产资源,我们对国外的依存度都很高,可国际市场环境,却对我们很不友好。

我们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它自然资源,非洲资源丰富,都可以满足;而非洲人口众多,潜在需求大,苦于基础设施不足,社会发展迟滞,无法带动消费力。

因此我们不仅卖商品给非洲国家,还要建基础设施,直接一条龙援助,推动他们的社会发展。等到他们国家发展起来,掌握了一定财富,有了一定消费能力,而且对我们商品产生信任和依赖,一切就都成了。

这是一个将近13亿人口的新市场,我们不必再担心欧美的各种资源制裁。

总之,我们的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更不干涉他国内政。如果经济能力紧张,就以矿石、港口作为抵押,比如50年的港口使用权。

数百年来,没有谁真正在乎过非洲百姓。他们自身也看不到什么希望。可还有一个国家,是相信他们会有前途,那就是咱们中国。

2 阅读:85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8:28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不忘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