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投资回报?
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核心问题自然是业绩过于惨淡,基民耐心丧失殆尽。
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总额2797亿元,二季度为2401.76合亿元,合计为5198.76亿元。月均赎回866亿元。
其中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市场发行75只,规模仅为233.32亿元。但是,同期赎回2634.38亿元。净流失超过2300亿元。关键一点,这是主动权益基金自2021年以来连续14个季度净赎回。
参考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最新数据,自2021年以来,混合型基金在连续14个季度中均呈现净赎回状态,累计赎回份额达到19782.31亿份。股票型基金在过去14个季度中,有9个季度出现净赎回,累计净赎回1170.91亿份。过去14个季度,总计净赎回20953.22亿份。
从基金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混合型基金规模达到3.38万亿元,股票基金规模为3.09万亿元。主动权益基金份额总规模回落至3.22万亿元,相较2021年四季度的峰值6.03万亿元回落46.65%,较2022年一季度峰值回落19.38%。
如果和最近大张旗鼓宣传的耐心资本做个比较,恐怕更加失望。国家队自然算耐心资本。截至二季度末,中央汇金持有规模前五大宽基ETF的合计金额为4334.50亿元。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基民抛出金额超过“国家队”买入金额20%以上。证明入市资金入不敷出。
第一,业绩惨淡连续亏损是主因盘点公募基金近十年业绩,58.5%的公募难以赢得大盘指数。2021年至2023年,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累计亏损达到22808.57亿元。
具体说,2022年公募基金合计亏损14547.80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1.12万亿元;股票型基金、国际(QDII)基金分别亏损5801亿元、352亿元。仅有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盈利。
2023年,公募基金整体亏损4347.74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5725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3245亿元。合计亏损8900亿元。依旧只有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盈利。
2023十大亏损公募基金
根据Wind数据,2023年,全市场7827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中仅有649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正。九成公募基金中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处于亏损。197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平均亏损22.13亿元。30只基金亏损超过40%,13只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内业绩亏损超40%,143只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内业绩亏损超30%。
权益基金中,2023年有14家基金公司亏损超过100亿元,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旗下产品分别亏679亿元、568亿元。广发基金旗下权益基金几乎全军覆没,亏损637.45亿元。按照12个月的时长延伸,全行业“0.4、0.5元”的基金比比皆是,不到0.6元的数量为197只。
具体到所谓明星基金经理个人,易方达张坤的收益为-55%,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基金经理刘彦春为-42%,葛兰为-38%。
即使业绩拉胯,但是,明星经理们还是非常乐观。其中张坤直言自己对市场悲观预期很不认同。当下市场由于悲观的预期,把一些优质公司交易在了私有化都能算清楚账的估值水平,而优质企业的长期回报预期是很可观的。刘彦春表示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长预期过于悲观。当然,我认同他们的看法,可是,实际当中,他们的真实判断和实际业绩为何如此拉跨?这属于忽悠还是阿Q精神,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但是,能够糊弄所有的基金持有人吗?
2021至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人绝对亏损统计
看看最新的这几组数据,你一定感到极度失望。
今年上半年,Wind数据显示,不计算2024年成立的新基金,上半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17%(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不含FOF,仅算主代码)。纳入统计的5025只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3.73%,纳入统计的1709只被动型产品收益率为-5.47%。数据显示,混合型基金在二季度亏损535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1117亿元。
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遭遇大幅赎回更加明显。
中庚基金的丘栋荣旗下5只基金中,除中庚港股通价值因处在封闭期无法赎回以外,其余四只基金在二季度皆被大幅赎回。
中庚价值领航净赎回10.36亿份,二季度末总份额较一季度末减少31.43%;中庚价值灵动净赎回2.10亿份,总份额较一季度末减少18.29%;中庚小盘价值净赎回9.06亿份,总份额环比减少43.70%;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净赎回6.71亿份,总份额环比减少19.02%。
7月21日,丘栋荣卸任旗下全部产品,并不再担任副总经理等职务。他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在2023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五只基金合计规模320.13亿元,但在此后一年规模缩水33%。根据Wind数据,2024年一季度末还剩198.54亿元。二季度末规模仅剩147.08亿元,季度规模就减少51.46亿元,创出其本人加入中庚基金的单季度资管规模减少的最高记录。
其中二季度,机构持有比例超过45%的中庚价值领航和中庚小盘价值,前者从一季度的32.93亿份减少至22.58亿份。后者从20.73亿份减少至11.67亿份,几乎腰斩。
而中庚基金安排的刘晟、陈涛、吴承根、孙潇四名基金经理接管丘栋荣管理的五只产品。其中刘晟、吴承根、孙潇三位均无单独管理基金产品的经验。
唯一有独立管理基金产品经验的陈涛将接任中庚小盘价值。陈涛自2021年起管理中庚价值先锋,次年8月独立负责基金运作。但在期间,中庚价值先锋并未有任何一年实现盈利。2022、2023两年,该基金年亏损比例分别为10.68%、8.20%,2024年以来,该基金继续下跌14.99%。
腰斩公募基金清盘
仅仅属于部分例证。结合总体表现,你心中一定有了具体答案。
第二,行业规则决定摆摊子收费权利,即使巨幅亏损也无需承担责任,甚至还可以获利如果我们追究我们的基金之所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原因,那么行业规则决定了他们只需要摆摊子收费就可保证衣食无忧。
举例说吧!2023年,幻方量化旗下一只300指数增强产品“幻方300指数增强欣享3号”,两年亏损幅度接近20%。持有人在12月1日赎回时,投入的100万资金只剩80.28万元。但是,投资人被告知,幻方量化要计提3.02万元的业绩报酬。加上不论是否盈利已经缴纳过的2%的基金管理费,实际亏损接近30%。
理由很充足,这符合行业规范要求。因为该指数增强产品规定,可以按照跑赢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的25%计提业绩报酬。2021年3月16日成立至今年12月1日,沪深300指数下跌30.83%,该产品累计亏损22.45%。相比沪深300指数,该基金可计提超额部分8.83%中25%的业绩计提。看似荒唐,却是行业的制度法则赋予了不劳而获的权利。
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资产中计提的管理费达1356.15亿元
纵观也好,横比也罢,我国的公募私募,就是靠着守株待兔靠天吃饭的生存逻辑和优惠政策的支撑。旱涝保收的管理费不仅没有换来他们的敬业操守,相反,几乎无一例外将中国经济作为他们懒惰无为的背锅侠。自然,改变整个基金行业躺平逍遥安逸懈怠的局面难上加难。
高位接盘侠是基民赋予基金的最名副其实的桂冠。基金作为询价机制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理应本着为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认真评估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按照合理、科学的方法,履行好询价机构的职责。但是,动辄慷慨给出400多倍甚至超过500倍市盈率询价者几乎都是公募基金。
2023年1至10月的280余起IPO项目,88家公募基金在询价中因为报价偏高从新股获配名单中被高价剔除。德邦基金在泓淋电力IPO询价中溢价率超过600%!
最能够体现基金业惰性就是权益的制度,就是管理费制度。2022年,基金大幅亏损,但是管理费比2021年的1425.87亿元增长2%。这和混合型基金亏损1.12万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5801亿元的现实对比,谁不感到惊诧?
再说2023年,公募基金进行费率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游戏罢了。全行业合计收入管理费1356.57亿元,与2022年的1458.87亿元相比,仅仅减少102.30亿元,降幅还不到7%。
第三,教训依旧,业绩拉胯,基金遭遇大规模清盘Wind显示,自2019年开始,公募基金的清盘数量连续5年呈现扩大态势。2019年至2023年的清盘数量分别为134只、174只、254只、233只和260只。
2023公募基金清算数量
2024年上半年,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6月30日,年内共112只基金清盘(含券商资管在内)。多数是因为业绩持续下滑导致规模流失而清盘。112只清盘,主动权益基金过半。股票基金30只,混基63只。弘毅远方基金旗下的弘毅远方高端制造混合和弘毅远方港股通智选领航混合,均成立于2021年。上半年清盘时的净值分别暴跌50.88%、56.56%。后者规模从成立时的7.18亿直接跌落到清盘时的2688万元。
2023年以后成立的11只次新基,其中部分基金成立至清盘不到半年时间。景顺长城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在今年1月提前结募,合计募集金额近6亿元。从4月上旬开始,接连发布持有人连续不满200人、净值连续不足5000万元公告。截至5月11日公告清算,规模仅剩37.5万元,存续期甚至不到4个月。
尤其是发起式基金超九成亏损。创金合信基金旗下的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发起式基金,2021年成立,截至2024年6月三年到期,规模不达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63.49%;招商盛洋3个月定开混合,2021年成立时募集规模超过10亿,今年2月三年到期时不足1亿元,从成立至清盘累计亏损55%。
iFinD数据显示,下半年,成立时间将满三年的发起式基金有200多只。截至7月2日,份额合并后规模符合2亿元要求的占比不到50%。
就基金公司来看,中银基金清盘最多,达到10只。鹏华基金旗下有6只,景顺长城旗下有5只,汇添富、工银瑞信、浙商基金旗下均有4只。长信基金、长盛基金、格林基金、红塔基金、长江证券等中小型公募和券商资管都在此列。如长信基金旗下有4只基金清盘,其中2只清算时仅剩下百万规模。
第四,耐心资本到底需要多大的耐心?2023年12月,中国证监会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要把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引导投资机构强化逆周期布局,壮大耐心资本。这是首次提出耐心资本概念。
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耐心资本。
无需极度非凡解释耐心资本概念。就是希望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越多越好。更加关键的是,这种资本要愿意来还能长期留得住。
很明显,在中国股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救市基金,投资基金大多数为中长期投资资本。算是耐心资本范畴。
科创50指数走势,耐心资本怎么应对?
银行存款数额再大,也不要做任何额外的企图。因为这才是普通百姓养家活命的依靠。中国股市十七年的走势,早就对这些资金发出了望而却步的警训。
倒是交易所对此很着迷。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修改后的《资本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倡议》,向市场公开征集《倡议》联名机构,以号召更多市场机构共同践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旨在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重要精神,落实新“国九条”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提出的工作部署。
联名机构覆盖了银行理财子、养老、保险、券商、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销售公司、数据服务商、高校研究机构等各类与投资及投研相关的300余家机构。包括证券公司104家、券商资管公司11家、公募基金88家、银行理财子11家、养老和保险公司9家、私募基金59家(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校及研究机构24家、其他合规机构7家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此认为代表性强、涵盖范围广、市场影响力大,有助于《倡议》进一步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上交所建立参与机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联名机构对《倡议》精神内涵的实践效果每年定期更新联名机构名单,实现“有进有出”。上交所将与上述机构一道,引领带动市场各方、社会各界,共同坚持和持续践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两个多月过去了,效果如何呢?想必你已经有答案了。
问题的根源在于“耐心资本”如何不被横行霸道的投机资本当成韭菜收割。量化交易天天喊冤,自己就是“耐心资本”。到底是耐心资本还是耐心资本的收割机。二级市场的养老资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等长线资本最有说服力。
第五,公募基金能够成为寄予厚望的耐心资本吗我国证券市场,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拥有绝对的充分享受制度赋予的特权,但是,每一次暴跌都显示基金稳定大盘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蜕变为真正追涨杀跌的超级主力,变相成为外资力量成功抄底的推手。几乎是个人投资者支撑着整个公募基金群体,而他们背叛的恰恰就是信任他们的基民。而今,众多公募基金经理被嘲讽为“无基客官”、“无基可管”。真是唏嘘不已。
2007年2月16日第一次见3000点
反观2008年的的暴跌,他们就是散户中的大散户。变成没有耐心的投机资金。上证指数从6124点到1664点的暴跌中,充分说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彻头彻尾的投机习性。准确说,其角色就是造神和拆庙。2007年暴涨期间,基金掀起“股价造神运动”。 A股市场孕育了一大批世界冠军。产生了世界上最贵的商业股,银行股,保险股,地产股,航空股,铝业股。这都是基金的重仓股。它们造就的20个“百元俱乐部”,在暴跌之后仅剩一个贵州茅台,其余全部解体。
各种数据显示,导致本轮大跌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基金。2008年,其重仓的金融、能源、有色金属、航空、制造等重仓股,无一不是股灾的重灾区。其中总市值比重最高的金融类股半年总市值蒸发高达5.96万亿元。
2007年年底,基金在沪市的20只重仓股,无一例外都是指数权重股。仅仅是20只基金重仓股拖累指数下跌超过1500点。2008年上半年股票跌幅前40名的股票当中,基金重仓股占据一半,而在跌幅前20名中,基金重仓股占了一半。
仔细回顾上证指数的历史走势力可得出结论,每一次的跌破3000点,基金功不可没甚至就是带头大哥。每次都是被他们誉为价值连城的抱团股率先破位,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导致股指弱不禁风,飞流直下。他们不仅不能维护股市的稳定,而且对价值投资理念也嗤之以鼻,已经成为践踏询价机制扭曲投资价值制造追涨杀跌的最不可靠因素。近几年,境内券商和基金的研究者们甚至是首席经济学家,无一例外把北向资金敬若神明,视同财富密码和算命罗盘。无限夸大其功效,甚至到了煽情的程度,生怕遗漏了获得财富密码的钥匙。有的公募基金甚至依照北向资金邯郸学步式建立自己的仓位多寡和进出。
回顾其历史业绩表现照样惨不忍睹:1998年到2007年10年间,基金盈利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左右。2008年一年,基金亏损达到1.5万亿元,十年盈利难抵一年亏损。
谁在砸盘?
当然,也不是必须要指责公募基金。如果说现有的不公平交易制度继续延伸,量化高频交易大量存在,赚取任何一个铜板的交易策略固化模式不变,公募基金的所谓理性分析和价值投资策略必然失败,甚至反遭量化等各种短期投机资本围猎,进而让公募基金成为与市场投机者同流合污围猎中小投资者的最大力量。
中国股市最大的症结就是难以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比置若罔闻,更难以为耐心资本找到入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者说,即使引进的所谓耐心资本,也就成了最愿意继续延伸这些垄断权力资本的队伍扩张者的新成员而已。因为,这种号召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培育长线资金,耐心资本的愿望和初衷,竟然屡屡被我们自己从笼中放出来的怪兽吸噬甚至伤害,岂不怪哉!很明显,这就是放任病态流动性扼杀健康的流动性的典型特征。
对照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的大跌走势,加上今年以来的邋遢行情,还能指望量化交易创造奇迹?毫不客气地说,几十个所谓的利好也弥补不了量化几十分钟砍瓜切菜带来的伤害。真心想让中国股市走出阴霾笼罩,不彻底废除包括量化交易在内的转融券和融券等被空方彻底垄断的交易机制和严重偏离三公原则的供给制度,希望自然不断被化为失望绝望,信心决心耐心不断被灰心痛心糟心代替,等到局面无法收拾之时,一切悔之晚矣!
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核心是,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行业机构要潜心修炼“内功”,着力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专业服务,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
围绕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强调以全面强化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引导公募基金行业更加注重投资者获得感,更加注重功能发挥,大力推进一流投资机构建设。进一步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全链条问责,督促行业机构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理念。要潜心修炼“内功”,着力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切实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本位,摒弃规模和收入导向,在市场高位时保持理性、克制的专业精神,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摆在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前面。
可以说,对我国公募基金充满殷切期望。从提升公募基金的使命和担当出发,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提升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任与信心,容不得口惠而实不至。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落实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健全基金投资底废除基金业旱涝保收的管理费生存模式。要从制度保障机制上作出硬性规定,无论公募私募,凡是没有取管理与销售考核及评价机制,完善与投资者回报相匹配的薪酬管理体系,推进基金的费率改革,一切非正值收益的基金产品,严禁提取任何五花八门的费用。完全和基金的效益直接挂钩。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 备注:根据今日头条规定,引用数据除文中明确以外,其他数据均引自Wind和《中国证券报》等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