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子独自赡养父母56年,继承2500万房产,哥哥姐姐:必须平分

一个趣知史 2024-05-18 06:37:41

“咱爸妈在世的时候说了,房子归我,这些年你们也看到了,老两口都是我在照顾。”

然而面对五弟杜新民的说辞,其他兄弟姐妹却一点不认账,扬言要平分家产,这让独自赡养父母56年的老五觉得委屈至极。

2009年,《经济与法》栏目组播出了一件“奇闻”,只因为北京二环一套价值2500万元房产,亲兄弟姐妹之间彻底撕破了脸,甚至闹上法庭。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父母生前究竟是怎么做的,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的财产继承出现这么大问题呢?

杜新民父母的发家故事

杜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六人,杜家父母是北京人,在上世纪60年代,杜家父母可以说是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才最终也几百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位于北京二环的一套60平米的房子。

当时杜家的生活空间十分有限,一共一个女儿和五个儿子加上父母两人,一家八口挤在一个小房子内,生活质量是真的一点谈不上,每天晚上睡觉根本翻不了身,只能保持一个睡姿到天亮。

渐渐地,孩子越来越大,杜家父母觉得不能在这样忍下去了,于是夫妻二人商量做点买卖,希望能多挣点钱把居住条件改善一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创业还真让杜家父母赚到了,当时社会做生意的并不多,他们也是有先见之明,冒着投资失败的风险赌了一把,没想到真的赌赢了!

拿到第一桶金后,杜家父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房子扩建。最后他们原本60平米的房子被成功扩建到250平米。

这下,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个房间里,而且院子也更大了,活动范围也更广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兄弟姐妹六个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杜家父母虽然早年间比较穷,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上还是比较重视的,六个孩子都很优秀。

大姐知书达理,都说长姐如母,大姐在这个家庭中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弟弟们小的时候大多都是由她照顾。每当几个孩子起了分歧,也都是大姐从中调和。

大哥从小身体素质不太好,经常体弱多病,家里几乎就不指望他做什么,只要能照顾好自己就好。

其余几个孩子,除了老五杜新民,要么有当干部的,有出国留学的,有考上大学分配工作的。

只有杜新民,他老实憨厚,不是学习那块料,于是很早就不上学了,在北京打打零工。杜新民性格老实忠厚,很好说话,也有责任心,在其他人眼里,他是一个可靠的人。

后来杜家父母年事已高,兄弟姐妹几个开始商量二老的养老问题。

因为大姐已经嫁到外地,大哥因年早逝,其余几个哥哥都已成家,而且大部分不在当地,六弟还在上学无经济来源和照顾能力,最终思前想后,考虑暂由老五杜新民来照顾。

这样,杜新民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其余兄弟姐妹几个负责适当出点钱,可谓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老五心想,反正自己也是单身一人,和父母一起住顺便照顾一下老两口没什么影响。

可谁知,这一照顾竟是56年。

以前他是自己一个人照顾,结了婚后有夫妻俩一起照顾,街坊邻居都夸杜新民是个孝顺的人,一直赡养父亲到89、母亲到91岁高龄,老两口才寿终正寝。

父母临终遗言惹争议

母亲去世之前,专门把大姐和杜新民叫到床前,她苦口婆心的对大姐说:“家里你是老大,以前事情都是你说了算。这件事情你听好到时候转达你弟弟们就可以了。我死后房子归新民所有,你们谁也不要和他争。”

杜新民觉得母亲这一做法简直是多此一举,当时这件事情都说好的,自己来赡养老两口,到时候二老不在了房子还是他杜新民住。而且哥哥们各个都混得很好,人家也不一定能看上这个老房子。

可谁料,单纯的杜新民还在忙着处理母亲的后事,二哥召集兄弟几个坐在一起,开始商量母亲留下的财产分割问题。

他的建议是将这套房子卖了,卖房子的钱六个人平分,因为父母都不在了,这套老宅留着也没用了。

这套老宅现在市场价估计能卖个2500万左右,按照这样算下来,每个人都能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兄弟姐妹的算盘打的,让杜新民完全意想不到。

杜新民听到二哥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他赶忙补充道:“当时可不是这样说的,不是说好我赡养老人房子归我吗?”

“那个时候父母还在,大家只是随口一说,况且我们虽然没有你照料爸妈的时间长,但是我们也出了钱的呀!”二哥反问道。

杜新民听了不认账,事情可不是这样算的。

“这套房子是母亲亲口说要留给我的,这也算是她老人家的遗言,你们怎么能违背母亲的意愿擅自做决定呢,况且大姐当时也在场。”

说完,杜新民就给大姐打电话,大姐因为当时身体原因,并未到场。

可没想到的事,杜新民一连打了七八个电话,大姐都不带接的,这个时候杜新民反应过劲儿来了,他们来,大姐肯定是知道的,而她不露面,大概是不想站队让他们自行处理了。

此时杜新民夫妇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了,平时连面都不露的几个哥哥,到争夺家产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甚至母亲尸骨未寒,他们就被利益熏心,完全不计自己这五十六年赡养父母的辛苦,而眼里只有房产、金钱和利益,不禁让他不寒而栗。

其实,杜新民夫妇赡养老人,根本不是图老两口的房子,而是看在哥哥们都在外地忙事业根本无暇顾及,这一照顾起来,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是他和妻子最希望看到的事。

的确,老两口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是过得非常舒心,儿子儿媳孝顺,孙子可爱懂事,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另外几个子女,每逢逢年过节偶尔回来几次,一家人还能团聚一下。

就连邻居都是,老两口跟着老五一家真的是享福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口说无凭,最后母亲的遗嘱哥几个竟然都不认账,这让自己有理也说不清。

无奈之下,杜新民只能找到相关机构寻求帮助。

12次协商迎来最终结果

原本以为,找到相关机构调节,这件事情能够很快迎来结果,可没想到的是,兄弟姐妹几个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没办法事情只能一拖再拖。

在这期间,杜新民的身体越来越差,视力也下降了看不清东西。之前由于照顾父母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父母过世后紧接着又面对家里兄弟姐妹的利益分割,他整个人都憔悴了很多。

大姐对哥哥们的默许也让他心寒,原本母亲最信任大姐,所以生前专门把她叫到床前交代此事,没想到大姐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沉默就意味着杜新民失去了唯一的证人。

六弟见老五始终不松口,非要独占父母的老宅,甚至一纸诉状将杜新民告上法庭。最后,经过多次协商,事情才最终迎来转机。

在第12次的商谈会上,双方同意各自退让一步。鉴于杜新民赡养父母五十六年的辛苦,将房产的百分之四十分给他,其余百分之六十大家平分,也就是说大姐老二老三老四各自占百分之十二,老二由于早已过时,则由他的孩子们继承。

此时的杜新民知道,自己始终无法完全继承父母的房产,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母亲生前将房产分给他,索性答应了哥哥姐姐们的提议。他也知道大姐之所以不帮他,也是为了自己的那份利益。

这样判决的结果,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的一杯羹,只有杜新民心理的滋味是五味杂陈,他原本并没有卖掉老宅的打算,因为那里有他童年的欢乐,中年以及晚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有过很多无法抹掉的回忆,这已经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父母甚至杜新民是个重情重义的孝顺孩子,也告诫他他们走后要和兄弟姐妹保持联系,毕竟血缘关系摆在那里。

可经历了这一事件后,杜新民看透了世态炎凉,大家都是为了自己。

利益面前,亲情的分量微乎其微。自己五十六年的付出换不回哥哥姐姐的一句辛苦了,反而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

结语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杜新民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些网友认为这事关键还在于父母,如果父母生前立个字据让兄弟姐妹几个分别签字确认,再拿到公证处公正一下,就不会有此事的发生。

从文中的故事,我们开始反思亲情和金钱的关系,一个不谈个人利益只为父母快乐安享晚年的人,竟然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而其他人呢,面对自己的责任时,推诿再三,面对有可能瓜分的利益时,争先恐后,父母在天之灵,恐怕很难慰藉吧。

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件事天经地义,没有条件。如果子女赡养父母时考虑的都是自己能分得多少利益,那这种亲情一开始就是变了味的,因为自己种种借口将赡养责任推脱出去,事后再来争夺利益,更是令世人所不齿的行为。

关于文中杜新民兄弟姐妹争夺房产的故事,你怎么看呢?

作者:兜儿编辑:夜雨声烦参考文献:相隔25年手足再团聚 竟是为分房!51平老宅究竟该归谁 (baidu.com)《夕阳红》 20170824 老宅恩怨_CCTV节目官网-CCTV-12_央视网(cctv.com)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