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与齐威王论宝被嘲讽千年,他可一点都不冤

晴朗看文史 2024-12-12 02:26:14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年,战国大国齐国和魏国的两位国君,也就是齐威王与魏惠王,在郊外进行了一次会面。两人完成友好问候和自我介绍后,少不了要讨论个话题,来暗戳戳地显摆一下实力。

魏惠王先抛出问题:“你们齐国有宝贝不?”

齐威王很实在:“没有啊。”

魏惠王顿时得意洋洋:“我们魏国虽然小,可还是有十多枚夜明珠的,每颗都能照亮十二辆车。你们齐国这么大,怎么连个像样的宝贝都没有啊?”

十四年丙寅(公元前三五五年),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威王哈哈一笑:“要这么说的话,我们齐国当然也有宝贝。只是本王心中的宝贝和你们的标准不一样。我们齐国有大臣檀子,守护着南城,吓得楚国人连边都不敢靠;有大臣盼子,守着高唐,赵国人只能在河边干瞪眼;有官员黔夫守徐州,燕赵两国老百姓都跑来朝拜,跟随他的足有七千多户人家;还有臣子种首,管治安的,他一来,路上连个掉落的针都找不着。我这四位大臣,能‘照亮’千里江山,岂是夜明珠能比的?”

齐威王这番话,说得魏惠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之后的千余年的时光里,魏惠王也没少因为论宝一事遭受嘲讽,格局小、见识短、暴发户、没文化等标签,也没少往他脸上贴。

有人为魏惠王鸣不平,说大家只不过谈谈本国的宝贝,至于那么上纲上线吗?魏惠王被齐威王借机搞了美誉度营销已经够可怜了,就别再消费这个说话直来直去的老实人了。

能理解大家对魏惠王的不忍心,但说实在的,魏惠王被嘲讽,其实一点儿都不冤。

我们来看一个实在的例子。

在魏惠王当权期间,魏国引进过两位杰出人才:庞涓和孙膑。

这两位都是顶尖才俊,还有老同学这层关系。不过庞涓妒忌孙膑,没少在魏惠王面前挤兑和陷害孙膑。

魏惠王呢,完全看不出庞涓的狼子野心,就那么偏听偏信地把孙膑的膝盖骨给废了,让其变成了残疾人。

孙膑的坚强程度超越想象,他装疯卖傻,吃尽了苦中苦,然后跟着齐国使者逃到了齐国,策划了著名的田忌赛马事件,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被尊为国师。

后来,孙膑又策划领导了一场经典战例——围魏救赵,此战损耗了魏国的实力,惩治了狠毒的庞涓,用君子的方式报了一箭之仇,铸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孙膑与庞涓之间的较量,充分证明了魏惠王与齐威王之间的差距。

齐威王知道,人才是国家的基石,是发展的动力。有些人才看似不起眼,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守护一方安宁,推动社会进步。

而魏惠王有眼不识金镶玉,他总把一些外在的,浮华的东西误当成宝贝,对真正的人才,比如孙膑、商鞅、张仪等人,却看不到他们的价值,总是轻易地伤害、弃用、放走。

结果呢,这些人在别国大放异彩,陆陆续续成为了魏国发展的巨大威胁。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去的辉煌与衰败,也照亮着未来的道路。

在当今社会,我们或许不再以珍珠为宝,但“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理念,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繁荣,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并善用人才,能否营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大展身手的环境。

齐威王的智慧,不仅在于他识别并珍视人才,更在于他通过实际行动,让人才展现应有的价值。

而魏惠王呢?他的表现就像是一个反面教材,提醒我们:永远不要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真正的宝贝,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