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在北京接见王家烈时,在贵州,有没有见过钟赤兵?

历史迷小贺说 2024-10-25 01:58:04

前言: 1934年10月后,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开始被迫展开了前往陕北的“长征”之路,在红一,二与红四方面军到达遵义后,为掩护党中央会议地顺利召开以及后勤保卫工作地有序进行,随即发动了争夺贵州娄山关的转折性战斗。

娄山关地带的战略纵深

娄山关地区位于什么地方?为何会在长征途中会发生这样的一场战斗?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境内,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

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战役的开打

这场战斗发端于1935年1月,第一场战役的主要目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需要占领重要据点以巩固战略位置,而娄山关的得失对红军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确保遵义会议的安全进行,红军先头部队决定夺取娄山关。在这场战役中,踊跃出了一个彪炳史册的“独腿将军”钟赤兵,当时是红十二团的政委,指挥着前线的战斗。

傍晚6时许,钟赤兵眼见天时成熟,便指挥部队向着娄山关的制高点金山一带发起猛然攻击,各种优势兵种齐先上阵,运用手榴弹一阵捶打,随后娄山关的关口被成功的打开了一个口子,

红军成功占领了关顶。

钟赤兵所指挥的娄山关战役取得胜利,但敌人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并未放弃,更是发起了反攻!

钟赤兵腿部负伤

王家烈在战后接到上级的命令,令其重占娄山关,并消灭红军的长征主力部队。迫于压力的驱使,王家烈于夜晚凌晨时分再次向红军阵营的3营兵团发起了夜袭的进攻。

王家烈的“双枪队”仗着人多弹足,武器装备优良以及在重型机械步枪的掩护下对红军展开了报复行动。敌人从娄山关下沿崎岖的山路之中嚎叫的冲杀上来,处于上方居高临下的红十二团在艰难的险境之中奋力防守,死伤惨重。

战争中,钟赤兵身子猛地前倾,上身左侧,一下子倒在了地上,敌人的子弹穿透了钟赤兵的右腿部。

钟赤兵忍着疼痛,不顾个人的损伤,继续在前方指挥着红军迎面北上,他艰难的从地上站起身来,拖着受伤的腿,手持一把步枪做着射击动作,没走几步便又倒了下去。

在我军英勇的抵抗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后方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环境。

会议背景

1935年1月,中共中央红军在经过血战湘江的惨痛教训后,红军总人数由从江西瑞金出发前的8万多人锐减3万多人,不得不重整队伍,转入战略防御,召开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召开与错误的成功扭转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在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的时局分为内外两部分;对外方面即要防御对国民党中央嫡系军队以及地方军阀的蜂拥堵截;对内则要是找到适当的地点安顿下来,纠正党组织中的错误思想与战略,内外两方面需相互协调,不容失误半分。

遵义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党中央在遵义地区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稳固军心,恢复战士们的信心;

党中央长征的战略部署,走怎样的道路来躲避国民党的追杀;纠正秦邦宪,王明同志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失误问题,重新确定以毛泽东为党的正确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是一个划时代的信号,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成熟,告别了成立初期的幼稚状态,

懂得了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思想要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摆正了正确的方向,同时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四渡赤水

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重整旗鼓,从遵义地区北进,夺取川黔边境的赤水县城。红军在土城战斗中面临困境,采用边撤边打的游击战,四渡赤水河。

面对蒋介石的调整部署和多路敌军的合围,红军迅速跳出包围圈,化被动为主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将红军歼灭于川,黔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胜利。

钟赤兵:手术截肢,带伤长征

钟赤兵不负所托完成了自己保护后方的任务,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但也受了很严重的伤。

待医生检查完钟赤兵的伤情后说:“腿保不住了,得马上截肢!”但由于当时本地医疗设施并不完备,缺乏麻醉剂等手术用品,只能借助临时从老百姓家借来的砍柴刀和断成半截的锯。手术后,钟赤兵右腿膝盖下只剩下小半截了。

坚如磐石的钟赤兵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倒,当彭德怀元帅让他就地养伤时,钟赤兵一如决然的拒绝了,说到:“我只是失去了一条腿,但我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尚存!”此番举动令无数革命志士所感动。

就这样,在随后的部队大转移中,钟赤兵跟在部队的后面,扶着拐杖一步步的匍匐前进,等伤势有所好转后,就让战士将他绑在马上,减轻担架班的负担,不时也会在营地休息时进行开导与讲学。

王家烈的处境与抉择

在战斗的另一方, 身处困境的张家烈走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当自己的败绩传到蒋介石的耳边时,蒋痛斥王家烈的无用,欲将其调离贵州地区,并煽动王家烈手下的士兵“哗变”闹饷。

等准备就绪后,蒋介石以“指挥不当”为由撤去了王家烈的军事指挥司令的职务。派他去南京做“军事参议”,所谓“军事参议”的帽子,无非是一个空壳司令,并无实权。受到内外交困的王家烈不得不选择服从指令,调往南京去了。

王家烈到了南京后,整天无所事事,对蒋介石心生不满,天天对酒消愁,苦日冥想自己本是地方性的一霸,怎会落到今日下场?蒋介石听闻后,怕王家烈会带坏风气,便给王家烈亲笔写了一封信件,让其去陆军学校进修,王家烈自然知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的道理,变不好推辞什么,老老实实去军校上学了。

在陆军军校时,王家烈结识了杨杰,杨杰本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很是不满,便拉拢王家烈一起秘密反蒋,王家烈害怕遭到蒋介石的报复,拒绝了杨杰的提议。

抗战胜利后,王家烈辞职隐退,回到了老家桐梓,蒋介石自以为他不会再有什么事端,可曾想王家烈竟答应了杨杰的反蒋起事,但要真要准备开始时,王家烈胆小的性格又使他放弃了。

王家烈参加政协会议

解放战争胜利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王家烈没有随国民党右派撤离台湾,而是选择留在了大陆,王家烈自以为会遭到共产党的清算,整日惶恐不安。

1949年的一天,中共中央向王家烈送去了一封旨在尤其接手贵州,担任贵州市人大代表的提议的决议案,不出所料的是王家烈被特赦了。王家烈既兴奋又担心,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中共中央的信上说:“家烈同志! 欢迎你来参加政协会议! 我们都是同族的炎黄子民,在这里不分党派,只讲团结,你愿不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啊?”

王家烈看到这里,顿时热泪盈眶,感慨万千,共产党真的是一个为国家,为人民生活而努力的政党啊!自己当年长征的时候可是围追堵截过他们的啊!

“昔日敌人”的复见

1954年春,贵州省组织了一场“茶话会”,在那里,王家烈见到了昔日的敌人钟赤兵,此时的钟赤兵已经是贵州省区的司令员了

看到一只腿站立的钟赤兵,王家烈向前询问其近况,钟赤兵在谈话中打趣的说到:“鄙人钟赤兵,昔日在战场上您的部队借走了我的一条腿,打算何时还给我啊?”

听到这里,王家烈面红耳赤,感到无地自容,钟赤兵看出了王家烈的为难,便哈哈大笑起来,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钟赤兵并无要责怪他意思,紧握着王家烈的手,亲切的寒暄着。王家烈对钟赤兵很是钦佩,不由自主的哽咽起来。

意味深长的会面

1959年,当毛主席会见王家烈时,便询问是否见过钟赤兵,王家烈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立马挺直了腰板,露出难为情的神情,手中的杯具不禁颤抖起来。

回答道:“见过,见过~”毛主席看出了王家烈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没有将其戳破,而是继续问道:“在哪里遇到的?”

王家烈回答道:”在几年前的一次省里举办的活动中,我见到了钟将军”,王家烈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接着又说到:“我当时,当时~”

他欲言又止,主席也没有催促,眼神温和而又深邃的看着王家烈,“我当时见到钟将军后想向他表示歉意,毕竟当时~”在诉说的过程中语气愈发颤抖,音量也变得微弱。“当时,当时怎么了?”毛主席继续追问,眼神中似乎多了一分探究的意味。

王家烈倒吸一口气,像似下定了决心,说到:“当年在娄山关一战,我的部下将钟将军的腿打伤~”王家烈没有说下去,但其中的含义已经忽之欲出了。

这段历史经历,是王家烈心中过不去的坎,卡在了他的心头。毛主席听完王家烈的叙述,没有表露出责怪的神态,只是轻轻点点头。

“家烈同志!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好!你现在在为我们的新中国做着贡献,将他建设的如此美好,人民会感谢你的!”王家烈的眼睛里泪水在不停地打转,打湿了他的眼角。

“家烈同志!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你能留在大陆,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说明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道。

“主席,我一定不负众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他明白,主席这是对他的鼓励,同时也是一种期望。这次会面,给王家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家烈在他的晚年日记中也常常回忆此事,并改变了他的一生。

结语

钟赤兵与王家烈的历史事迹,虽然发生在同一时期,但他们所代表的历史力量却截然不同。

钟赤兵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新生的革命力量,致力于推翻旧中国腐朽的反动统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而王家烈所代表的是旧中国地方军阀势力,通过军事以及政治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就个人而言,一个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支腿,另一个在时代的洪流中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使两人由先前的仇敌转变为兮兮相惜的朋友,一笑泯恩仇。

共同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这不仅是属于他们个人的历史,也映射着整个民族的记忆。

参考资料:

—— 《中华魂》

—— 《长征》系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