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前,提起海清,有口皆碑,只因为电影里张桂梅校长的扮相一出来,实在太像了,从发型到脸型,从气质到神韵,几乎做到了复制黏贴,形似神更似。
观众这才发现,“国民媳妇”是对海清最大的误解。
放下家长里短,放下精致的妆容,海清照样好戏不断。
一年前的电影《隐入尘烟》开了先例,每当想起那个时常一言不发,走路一瘸一拐,啥事也干不好的贵英,有些观众至今没缓过来。
这次扮演张校长,海清更是豁出去了。
花两年时间准备,认真聆听张校长讲述大山里的故事,拍摄时皮肤不够粗糙,不靠化妆师,硬是在烈日下暴晒,不晒黑不罢休。
作为《我本是高山》的第一个发起者,如何把这座“活着的丰碑”搬上大荧幕,海清需要有比演贵英更大的勇气。
这事要成了,海清或许就和国内女演员彻底划清界限了,艺术家这条路,不出意外就是她今后要走的路。
电影未上映就火遍全国,斩获百万点赞的宣传视频就有好几个,不玩尬的,全是能引发大众强烈共鸣的真情实感,热度井喷,全网热议,照这趋势,一上映,必是王炸。
仅是小规模的点映,《我本是高山》就轻松狂揽千万票房,碾压同期热映的几部影片,看这架势,11月份的爆款,提前预定了。
可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天,舆论两级反转,海清也拯救不了《我本是高山》?爆是爆了,但网络上的讨伐声愈演愈烈,频频上热搜。
就连海清自己也未能幸免,评论区早已沦陷。
本来只是散落在网络上各处的“小火星”,编剧的破防式回应硬是添了一把柴。
疑似张桂梅学生的评价,又“火上浇油”,一句“扭曲了信仰”,让电影想体面,而不可得。
真正让舆论这把火熊熊燃烧的,是央视六公主的发声,长篇大论的为电影撑腰。
否定了“男导演拍不好女性故事”的离奇逻辑,且电影不存在消费女性、物化女性、贬低女性的现象,舆论之所以兴风作浪,是太多人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给这部片子泼脏水。
六公主的“仗义执言”,给水深火热的《我本是高山》送来了及时雨,的确,网络时代,不能偏听偏信,好与坏,是与非,还得亲自走进电影院看一看,才有答案。
被央视力挺的《我本是高山》,打了多少资方的脸,海清又赌对了。
目前舆论的态势,给人一种电影已经破几十亿票房的错觉,好像人人都看过,其实,电影还未正式上映。
小学弟赶着电影点映的尾巴,一睹为快。
131分钟的故事,看得很沉浸,看得很感动,看得很惊喜,观影过程中,数次热泪盈眶,看完之后,难掩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次落泪,是执拗的学生山英不服从张校长的规定,不愿意剪掉留了十几年的辫子,挣扎过后,往凳子上一坐,辫子一甩,然后,走廊里回响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
这一瞬间,我在山英身上看到了年少时那个稚气未脱,又很倔强的自己。
第二次落泪,是学生山月的命不由己,学习优秀,乖巧懂事,却被冷血的哥哥、窝囊的父亲许配给了邻村四十多岁的男人。
张校长跋山涉水,寻找辍学归家的山月山英,谁知,破旧不堪的瓦房上早已贴满喜字,空气里还残留着鞭炮味,炮仗碎屑浇了酒,像溅了一地的血,弥漫着一股子“血腥味”。
山月的结局可想而知,再见她,裹着草席,静静的躺在那里,旁边回荡着妹妹山英的痛哭,与此同时还夹杂着婴儿的啼哭声。
此时才发现,墙上贴着的“喜”,无异于“奠”。
第三次落泪,是昏迷的张校长,耳畔间响起她最爱听的那首老歌,是学生们的集体大合唱。
虽然平日里学生吐槽这歌太土,不好听,但歌词、旋律早就入了耳、走了心,学生与张校长之间的双向奔赴,太感人。
电影,并没有平铺直述张校长的伟大,而是通过几次反转,将张校长的“大爱”展现到了极致。
第一次是山英逃课被张校长抓了个现行,被罚站在太阳底下,还得端着一盆水,端到下巴的位置,此时观众心里都会泛起一丝不忍,镜头一转,原来“错怪”张校长了。
山英家里穷,经常喝不干净的河水,鼻子里钻了蚂蟥,以至于时不时就会流鼻血,这种无人在意的事情,张校长却看在眼里,表面看是“体罚”,实为“治病”。
第二次是各方领导,实在心疼张校长的满身伤病,于是策划筹款,助她养病,张校长的确缺钱,当得知有了善款,张校长略显疲惫的眼睛,突然放光。
导演在这里又埋了个“陷阱”,观众会以为,世人皆爱财,楷模也逃不过?
镜头一转,张校长拿着筹集来的善款,给失聪的学生安装了助听器,看着学生重获听力欢呼雀跃的样子,张校长泪光闪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到这,终究是我等凡人狭隘了。
《我本是高山》本可以拍成经典,却因为几处剧情的不合理,丢失了一部分口碑。
比如唐小萍的妈妈,是个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酒鬼,酗酒加家暴这两个设定,安在一个山村妇女的头上,小众且离谱,多少有点天方夜谭。
更何况原型故事并非妈妈,而是酗酒的父亲,这一改,多少有点“女荣男顶,男祸女背”的意思在里头。
站在编剧的角度,酗酒父亲改成酗酒母亲这件事,是为了凸显张校长对于女性的拯救,把她骂醒,给她找工作,将她拉出深渊,立意是正能量的。
但,观众并不喜欢这样“踩一捧一”的讲故事方式。
再比如电影前半段,为了表现出山村女孩们薄弱的觉醒意识,编剧用逃课的具象化行为来衬托。
可试问一下,山村女孩哪来的闲钱吃喝玩乐、逛街购物,这一点,无疑是偏离现实的,这是国产编剧的通病,飘得太高,不识人间烟火。
电影里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模糊张校长的信仰。
她去世的丈夫(胡歌饰)贯穿全片,每当张校长挣扎在困难的泥潭里时,记忆里丈夫的嘘寒问暖,总是会拉她一把,对张校长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撑。
这一点,算是触犯到了大众的逆鳞。
但,我还是想挺着风浪说句公道话,网友所说的电影里张校长的所作所为全因为亡故的丈夫,这个“全”字,应该不是电影的本意。
人的精神支柱,不止一个,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也不能视而不见,张校长坚强、独立、豁得出去,但也有女人脆弱的一面,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我还需要被照顾呢。
那种收着藏着的“脆弱”,在我看来,更加反衬了张校长的伟大,再难再苦也撑起大山女孩们的脊骨,这样有血有肉的人,更让人打心底里敬佩。
但,电影千不该万不该,去无限放大这部分剧情,少则添彩,多则有种把张校长的精神内核和信仰,归结于小情小爱的嫌疑,电影被吐槽一点也不冤。
总的来说,《我本是高山》是一部非常好的商业电影,但,不是一部好的个人传记电影,电影终归是电影,倒不如看纪录片来得更实在。
END
更多精彩八卦内容,尽在八卦小学弟,点个关注不迷路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