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种缺口1000万,中国人为何不愿读技校?国外是怎么做的?

无羽涅 2024-09-01 16:30:29

一边是600多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却有1000多万高级技工岗位虚位以待。这种矛盾的现象正在中国就业市场上演。

2023年,1158万应届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却在苦苦寻觅技术人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才过剩"又"人才匮乏"的怪圈?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读技校?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工业制造大国。2023年,中国工业产值突破9000亿大关。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难以处理的社会问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目前中国高级技术工种缺口高达1000多万,而同时有600多万大学生正在苦苦寻找工作机会。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为什么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技术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唯学历论"观念。很多人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获得高学历,才能有好的前途。这种观念也反映在人们对职业的评价上,这种观念使得很多人即便面临就业困难,也不愿意选择技术工种,宁可待业在家也要等待一个所谓的"体面"工作。

但这种观念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普及化,但同时也造成了学历贬值。大量大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真正需要技术人才的岗位却无人问津。

2022年,30多个省市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用人单位表示人才严重短缺,51%的企业面临中度人才短缺。其中,专业技术和技能类人才的紧缺程度最为突出,占比分别达到57.8%和20.8%。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技术人才的匮乏程度。

那么,除了社会观念的影响,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需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再培训。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和技校的地位长期被忽视。在很多人眼中,技校就是"差生"的去处,是"打工预备学校"或"待业少年收容所"。这种偏见导致优秀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进而造成技校生源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更糟糕的是,一些技校管理水平低下,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也常常跟不上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印象,使得更多人对技校望而却步。

此外,就业市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仍然存在"唯学历论"的倾向,即便是一些并不需要很高学历的岗位,也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这种做法加剧了学历歧视,也使得许多技能型人才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德国为例,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德国,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时,大部分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到了初中升高中阶段,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业情况和家庭意愿,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大学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半的德国中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而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大学教育。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支持职业学校的发展。他们还设立了350多种官方承认的执业资格证书,企业招聘时主要看重这些证书,而不是学历。更重要的是,工资与技能等级挂钩,如三级钳工、八级钳工等,这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技术工人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边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这种产学结合的方式不仅确保了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还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反观中国,虽然近年来政府也在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很多企业仍然存在"唯学历论"的倾向,招聘时往往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这使得技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大企业工作。

此外,新生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与父辈相比,他们更加关注工作的舒适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传统的技术岗位往往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内容单调重复,难以吸引年轻人。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如何破局?

应该提高技术岗位的薪资福利待遇,为技术人才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企业也应该摘掉"有色眼镜",不要过分强调学历、性别、资历等,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应聘者的实际技能和工作能力。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技术人才的贡献和重要性,打破"技校就是收差生"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认识到技术工作的价值和魅力。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岗位。同时,职业教育也应该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为在职技术人员提供持续进修和技能提升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现有技术人才的水平,也能吸引更多人选择技术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技术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技术工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未来,或许能够营造尊重技能、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中国的技术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 2024-09-01 21:31

    你说的技术人才到底是指什么你得说清楚。有些技术人才本就是在高校里面培养的。至于你说的钳工,在当下智能化的趋势下,有多少得失业?二你说的高级技工,有很多都是需要时间经验去一点点打磨的,我相信高级技术工种水电钳厨砖瓦机车都能赚到钱,但是可能还没熬出来就被替代或下岗了。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知道努力不能致富[笑着哭],所以选择做这些的越来越少。

  • 2024-09-02 13:32

    少扯犊子 你把工人都整成双休 有奖金年终奖年假 试试? 工厂的人都成啥样了 尤其是私人企业 不把工人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