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人的漆器偶摭——拍卖鉴赏(六)

杞棠鉴藏 2024-03-11 08:54:26

明 剔红梅花香盒

年代明

尺寸9cm*9cm*4.5cm

┌明 剔红梅花香盒┘,圆形,子母口,双面工,内髹黑漆,外髹红漆。盒盖上以剔红工艺减地深刻出折枝梅花,梅花枝叶繁茂,折枝交叉回环,构图饱满,梅花或开、或含,或向、或背,花瓣厚实,花头圆满。地纹为分布规整有秩的锦纹,以浅刻手法表现,整齐、繁复而又具程式特点,与主体折枝梅花的简约、自然、生动形成对比。香盒雕工精细,磨制圆润,包浆润泽,主体纹饰虽系雕刻,但充满折枝小品的画意,构图雅致,取意吉祥,为难得的漆作小器精品。 此盒雕工极美,正是《髹饰录》所载之:┌藏锋清楚,隐起圆滑┘之刀法,处处显制者之功力。更为难得的是,盒面所雕花瓣、叶脉缘边均翘起内卷,处理精细严谨,恰到好处,使整个画面更具立体感,写实而清丽,繁茂却无繁琐之感,生气盎然,也可读出造物者匠心独具。 此件香盒为明代雕漆作品中以锦地梅花纹为题材的经典装饰手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十六世纪 剔红梅花圆盒┘ (图1)(注释1),与拍品尺寸、装饰手法相似,其纹饰以细密的水波锦纹作底,所雕梅花不及本品含蓄与韧劲。

注释1: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页65,图46

明 剔红荔枝印章盒

年代明

尺寸9.2cm*6.3cm*7.5cm

┌明 剔红荔枝印章盒┘,内髤亮黑器,外壁以剔红工艺装饰,各面均工,锦地之上雕荔枝,枝干柔韧多姿,大叶翻卷肥厚,层层迭迭,间隙处理得当,并无堆砌繁琐之感,叶脉刻画亦毫不含糊,所饰荔枝大小不一,虚掩于叶间,荔枝上以不同锦地将果实区别开来。 明初之时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剔红器物漆质精纯,雕刻技艺精湛,纹饰题材丰富,其中以花果纹最为多见,尤其是盒、盘器物之上尤喜以花卉为饰,类似本品之通身荔枝纹饰源自永乐宫廷制品,因荔枝利及财富,寓意极好,而成为之后的经典装饰题材,漆器、玉器、瓷器之上皆有使用。荔枝初称┌离支┘,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言:┌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另外,《三辅黄图》中亦有载:┌汉武帝破南越,建扶荔宫。扶荔者以离支得名,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然终无花实,帝亦珍惜之。┘ 有明一代,文人之风盛行,加之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除名章之外,闲章、鉴藏章等颇盛,有吉语印、书画印。题材极其广泛,人物,动物,乃至于山石树木,无所不包。雕刻工艺精湛,各种形象栩栩如生,极富艺术夸张感。贮藏此类印章的囊匣自然颇为讲究,工艺精湛,巧夺天工,本品即为其中佳例。王世襄先生旧藏一件剔红烹茶扫石图剔红印章盒(图1)(注释1),与本品形制相类,此件据载为1951年购于琉璃厂萃珍斋。王老因屉上有印泥痕迹,推测此式盒为贮置印章之用。本品与之不同之处,在于正背两面饰半海棠形,整体纹饰又是整体,更显灵动。 注释1:王世襄编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北京:三联书店,2003),页97,图4.4。

明嘉靖 剔红云龙纹香盒

年代明嘉靖

尺寸10cm*10cm*3.8cm

Jiajing Mark and of the Period 著录 董桥,〈嘉靖两枚蒸饼〉,《青玉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插图。(图1) 随着明代物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明代的各种工艺品得到长足进步。伴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各种实用物品不断融进更多装饰元素。漆器工艺,在明代不仅延续了元代的技术水平,还在有明一代出现了工艺发展的几个阶段。明初至永宣延续了圆润元代风格,并在题材和工艺精细度上有更多的进步。而万历、嘉靖之后漆器则更多的体现剔漆犀利、硬朗、劲挺的风格。 ┌明嘉靖 剔红云龙纹香盒┘,呈圆形,弧顶,圈足,通体剔红,盖面刻有祥云萦绕,主体红龙发须飘扬,游刃有余。盒底刀刻填金┌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龙纹之雏形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中,经时代演变,渐成为皇亲贵冑之标记,倍受尊崇之神物。至明朝,龙纹已被皇室专利,成为皇权的象征。嘉靖帝视之为神灵的化身,装饰于各类工艺品上,更缀以各类祥瑞云气、花卉、文字,赋予独特的艺术效果。此圆盒具有鲜明的嘉靖朝雕漆特征,纹饰生动细腻,雍容华贵,堪称珍品。 ┌剔红那种红色英文没办法找一个准确的字,不是樱桃不是苹果不是西红柿的红。┘小李说。中文好像也说不准确,又像红枣又像红杏又像过年写春联的红纸,其实都不像:我情愿借个词牌唤她《醉红妆》。 —引自董桥,〈醉红的悬念〉,《今朝风日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73。

清康熙 黑漆嵌螺钿耕织图倭角方盒

年代清康熙

尺寸9cm*9cm*2cm

来源 纽约古董商J. J. Lally旧藏,1994年6月释出 水松石山房(Hugh Moss)旧藏 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2日“儒雅清蕴(二)─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专场,Lot161 释文 ┌如月之恒┘款 ┌清康熙 黑漆嵌螺钿耕织图倭角方盒┘,造型端庄,四角为倭角,盖面略鼓起,在黑漆之上以螺钿工艺镶嵌,雕琢耕织图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时见到《耕织图》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御制耕织全图》,并亲撰序文,于每图上亲笔题写七言诗,首开清代皇帝亲颁《耕织图》的先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耕织图》木刻殿版刊行,导致其它工艺移植摹绘,并成为康熙时期的独特题材,广为流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