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作家歌德说: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时代。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家、启蒙家、教育家及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1712年,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他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就去世了,姑姑将他抚养长大。
10岁时,卢梭的父亲和人发生纠纷,最终在捍卫正义与向黑恶势力屈服之间选择了前者,逃往里昂避难,小卢梭被寄宿在舅舅家。
16岁时,卢梭离开日内瓦,开始独自谋生,他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等,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
和每个普通人一样,卢梭的生命中,也有迷茫,有孤独,有无奈,有痛苦……
面对现实的残酷,他从未停止思索——生命的意义,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
晚年的卢梭,在饱尝人世间的冷暖之后,看透世事人情,变得淡泊、平静、坦然。
远离尘嚣,于孤独的漫步和遐想中,卢梭挣脱了尘世的束缚,他的思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便有了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如果说《忏悔录》是卢梭对自我的反思和鞭笞,这本书,则是他与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和解。
在无边的漫步与遐想中,卢梭终于与命运达成了和解,他学会了拥抱孤独,拥抱疼痛,拥抱生命中的每一天。
他说:
“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学会用置之度外的心境看待生命与死亡、疾病与健康、财富与贫穷、荣耀与污蔑……所有这些都已经不算什么了。”
当他决定追随自己的命运,而不再抗拒必然到来的定数,反而从这份“顺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
他不会再因命运的大起大落而大悲大喜。他变得坦然而平静,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审视当下,都能够以一种冷静而不冷漠的心境泰然处之。
我们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灵魂深处,有坚定不移的力量,每向前跨越一步,就打开一点点崭新的自己。
01我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度过一生,然而现在还没有真正活过就即将死去。
人生只有一次,每过一天,我们的生命就会少一天。
无论我们过得怎么样,都不会有上辈子给我们作参考,也不会有下辈子供我们修正。
六十多岁的时候,卢梭回首自己的一生,感到死亡已经离自己很近,可是他觉得,这一辈子还没有真正活过。
什么是真正的活过?
当我们努力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努力贴近自己的内心活着,当有一天死神来临时,我们依旧可以在他面前坦然地说,这辈子,我真正活过了,我没有抛掷自己的生活,我没有辜负自己的灵魂,我忍受了我该忍受的一切,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如此,便是真正活过。
卢梭说:
当我专注本心,丝毫没有为他人在意的身外之物分心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地活着。
卢梭想告诉我们,这一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用来体验的,而不是用来等闲虚度的。
我们在这世间生活,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处理,有太多太多的规矩需要遵守,以至于当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为何出发。
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活着,已经不是创造生活,而是忍受生活。
我们太多的人,不在意一朵花的绽放,不在意种子的发芽,不在乎云朵怎样飘散,也不在乎每一次微笑是否发自真心,不在乎每一次行动是否自然而合理。
我们大多数人活着,但我们忘了怎样好好活着。
02灵魂,是人们唯一无法从我身上剥夺的事物。
卢梭是一个天才,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少年成名的人,一直到38岁,他才凭借《论科学与艺术》成名,蜚声文坛,受到追捧。
然而,他发现大多数人都善于曲意逢迎,活得虚与委蛇。
这样的生活,卢梭不想过。
于是,他逃离了这种生活,选择听从灵魂的呼唤,追随自由而活着。
生活怎么办呢?
他以抄写乐谱为生,活得清贫,但也自在。
后来,卢梭的歌剧《乡村卜师》上演,连国王都赞赏卢梭的才华,想要接见卢梭,还打算给卢梭一笔年金,让他衣食无忧。
然而,卢梭明白,这会失去自由。
于是,他拒绝了接见,也拒绝了年金。
他再次听从灵魂的声音,选择自由。
他甚至厌倦了这人世间许多无聊而充满裹挟的社交,过起了隐居生活,并写出了《社会契约论》,说出了那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在世俗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之下,卢梭选择听从灵魂的呼唤,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他明白,灵魂,是我们身上最重要的部分。
遗憾的是,当今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没有灵魂,或者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去换取身外的东西。
03真正的幸福之源就是我们自身,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感受幸福,那么旁人便无法真正使之陷入悲惨境地。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所需是很少的,生活也是简单的。
然而,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下,好些人却失去了快乐,或者说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
总听到一些人说自己不够幸福,想要追求幸福,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每个人的标准不同。
在我看来,所谓幸福,就是从自己内心生发出的生命的感动与喜悦。
它不是别人告诉你的幸福的样子,而是你内心所向往的样子,是你自己所感知到的幸福的感觉。
它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是深深的理解与懂得,是真诚的关心,是默默的祝福,是用心的陪伴。
它藏在一粥一饭里,亲切,寻常。
它附在一枝一叶间,平凡,简单。
它融入一言一行里,质朴,温暖。
它虽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在变化中永远会保留一些本真的底色。
它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需要一颗平静安宁的心,去感知那份真切。
它不会被动降临,而需要主动去觉知,去创造。
它和我们的内心离得很近,珍视自己的内心,就是珍视幸福本身。
不夸大事实,不欺骗自己,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自身就可以是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当你本自具足,从一本书、一杯茶、一片叶里,都能感知到快乐。
卢梭坦言,他曾在尘世之中找不到滋养心灵的食粮,于是便慢慢习惯了精神上的自给自足,习惯了在自己心中探寻精神的养料,而正是这份精神的养料,给予他生命源源不断的能量。
三毛说:
“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忙,当然看不见了。”
年岁逐增,越来越发现,幸福不光简单,其实幸福说到底就是自己的事情,无关别人的眼光和评判。
当我们忙着在意别人眼光,忙着去计较,忙着去争辩,幸福就从这些时间的缝隙中悄悄溜走。
真正的幸福,它关乎内心的笃定和平静,它不再是对所拥有之物的炫耀,它它不事张扬,它沉默有力。
像一朵花把自己绽放到极致,当我们回到自身,尽管去绽放自己,去感知细碎平常,去珍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感,就会从内心生长出来。
04苦难越是苦,越是难,越是层出不穷,懂得如何承受它就越有好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人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代人又一代人地在苦难的废墟上前进。
有人被苦难一折腾,立马就闻之色变,弯下了腰,低下了头。
可是苦难该降临还是要降临,就像史铁生说的:
任何灾难面前,都可以加一个更字。
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
既然生活总会有苦难,而且随时都会降临,那么如何面对这些苦难,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会如何生活。
你如果因为害怕出错而逃避,必然会活得谨小慎微,如同装在套子里的人,你因为害怕苦难,于是就让苦难装着你,束缚着你。
你如果坦然面对生活的一切,坦然面对苦难,那你就会活得坦然。
罗曼罗兰说: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很多时候,你对生活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生活的样子。
而你对生活的态度,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对苦难的态度。
苦难是生活是一部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不知道如何承受苦难,在苦难之中,史铁生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苏东坡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陀斯妥耶夫斯基也需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
史铁生学会的是乐观,他将疾病交给医生,将命运交给上帝,将乐观留给自己。
苏东坡选择的是豁达,他一生起起落落,可是他始终豁达面对,坦然接受。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说,我就怕我对不起我所受的苦。
所以,学会面对苦难,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这充满苦难的人间,在这充满苦难的生活里。
懂得如何承受苦难,以豁达、以乐观、以智慧?这对我们来说,甚至决定了我们会怎么生活。
05人应该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相信什么。面对一切不属于最基本需求的事物,我们的观念便是指导行动的标尺。
卢梭恪守着这条原则,终其一生都在苦苦探寻,试图领悟人生的终极真理。
然而生命是有限的,终极真理在哪里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晚年的他,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应该纠结于追索这一真理时,他坦言,自己不再因为缺乏在人世间左右逢源的本领而痛苦。
是人就有弱点,就有缺憾,我们并非全知全能的神。
正因生命有限度,我们如何去支配时间、如何筛选自己的关注点,就变得尤为重要。
恰如卢梭说,我们应该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相信什么。
但自己所相信的,就一定是对的么?
人是观念的产物,观念又并非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且会受世俗所影响的。
为了更好地让观念去指导行为,就需要去甄别和筛选自己的观念,将那些干扰项及时从思想中断舍离出去,还内在一份清明。
晚年的卢梭,经常散步和遐想,与自己对话,遇见了一个更加坦然和真实的自我。
他说,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而老年是运用智慧的时期。
从青年走向老年,期间会积累到不少人生经验。而经验所具备的教育意义,只会对将来发挥作用。
于是就有了那一声振聋发聩的叩问:
待到死之将至,才懂得该如何度过一生,还来得及吗?
一个人经常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内心,珍视自己的想法,就会慢慢明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生活状态,并以更贴合内在心性的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06当我周围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时,当我对身边的一切和自己生活的氛围心满意足时,我便对这一切都饱含眷恋之情。
身边的环境,就是一面镜子,印照出我们内心,是平静有序的,还是杂乱无章的。
当我们把周围的环境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身处其中,内心也会更加平和、安宁。
在干净舒适的环境当中,人就有力量,就能静下来,静下来,就有自然而然的喜悦。
很多时候,清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真正重要的就会变得清晰。
空间的干净有序,也是人生变得更加轻盈的开始。
我时常在清理中感觉到自身能量的回流,好像伴随着环境的变化,内心也拥有了一种简单的秩序感,思想更加清明,心情更为愉悦。
生命的空间有限,居住空间亦如此,看见你的珍贵,珍视你的珍贵,不必将太多杂乱请进生命里。
再者说,让周围的一切井然有序,也相当于对周边环境的再创造,这样简单的行为,确确实实改变了生活,哪怕只是微小的改观,也可激发内在更多主动性。
基于这种力量,我们会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让自己时常感受到,这种生命最简单的喜悦。
我们会发现,并非拥有越多越欢喜,反而是少和净,更能带给人清静感。
周国平先生说: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的确成了无关之物。 你的身体尽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成为你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
我们生命的磁场,受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的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外观环境,内观自我。
保持生命磁场的干净有序,就会吸引到同样频率的人与事。
07改头换面可不仅仅局限于外物。我感到洗心革面意味着需要进行另外一项更加艰难但也更有必要的观念改革。
改造环境是容易的,改造自己的内心,则需要一番功夫的,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
卢梭终其一生也都在审视自己的内心。
他主张做人做事,既要遵从本心,也要保有良知。
人不能失去良善,去做顺从自己心意之事,那所做的事,无论多么合乎心意,都是在助长恶。
天性中的所有习性和取向,包括善心在内,如果未加谨慎考虑和审慎斟酌就任其在社会之中发展,那么其本质便会发生变化,往往是起初有多么有用,后来就会变得多么有害。
人生而不完美,人性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弱点,我们的观念中,也不外乎带着许多偏见,这是事实。
若是不加审视,以自己的种种观念,随意去指导行为,行为其实也是盲目的。
盲目地将自己的人生,交给并不明晰的观念去指导,这本身就存在风险,自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在被观念所影响着,自己也浑然不觉沦为某种观念的傀儡。
无论是周围人的观念也好,自己已然认同并在沿袭的观念也好,它们似乎那么强大,让人找不到理由去辩驳,但又潜意识中觉察到某种不对劲,因为在一些世俗观念下生长的我们,身心感受到了不自由。
木心先生说:
不自由,则不自然,不自然,则不自由。
从小我们被灌输过很多观念,小时候没有思辩能力,但长大到一定程度,就懂得发问了:
这些观念,真的对吗?真的适合自己吗?
每个个体生而相似,但与众不同。而观念却意图将所有人“修理”得整整齐齐,那样便好吗?
罗素认为: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真正的改变,必然离不开观念的改革。
不要勉强自己从众,不要害怕与众不同,也不要害怕改变自己。
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有时候勇敢打破一些常规,尝试改变自己的认知,这种突破会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
08如果不经历打击,我会永远害怕面对逆境;现在,我征服了厄运,我再也不害怕了。
人生来是会经历打击的,没有人的一生可以风平浪静。
但在打击未真正降临时,生命本能地会感到害怕,会想要防御,或者退缩。
这其中含有我们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于害怕面对失败或糟糕处境的恐惧,更有出于想保护自己的一份简单心愿。
但更大的伤害,往往不是逆境带来的,而是没有直面逆境时,纵容了那个懦弱的自己,让自己对于未知更添了畏惧,以至于到后来面对同样的境遇,仍会感到无所适从。
说到底,我们还是浪费了诸多时间,让逆境一次次重现,在反复试错中,教会自己成长。
卢梭说:
”有些逆境会让灵魂升华并让其变得越发强大,但有的逆境会将灵魂打垮并杀死。”
但怎么办呢?
逆境还是真真实实地存在,躲不开,逃不掉。
退缩一次,就多一分畏惧,逆境却不会绕道而行,它仍会一遍遍重现,以考验人的心智和力量。
勇敢直面逆境,可能会受伤,会被打击,却也因此不会再去想象它有多么可怕。
人往往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困难,会多一重幻想,幻想它十分强大,以至于让我们没有勇气前行。
可当真正去面对时,那份怕,反而会多了从容的成分。
让人真正感到害怕的,是对恐惧的想象和无限放大。
可我们终将面对真实,并且活在真实里。
要是怕,世间可怕之事没有尽头。
而生命的力量,恰恰是从勇敢中生长出来的。
勇敢一次,内心可因这份勇敢,积蓄更多力量。
09“力量和自由成就了优秀的人,软弱和奴性永远只能造出恶毒的人。
前者让人拥有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后者却让人活得卑微,尊严荡然无存。
很多时候,软弱只会让人愈发软弱,而战胜自己一次,就可能战胜自己更多次。
生而为人,并不仅仅是靠双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的,内在意志、精神能够“直立行走”,面前才有更广阔的路。
珍视自己内在精神的人,不会轻易让灵魂跪着前行,不愿让自己变得软弱无力。
卢梭曾坦言,他从来不会做出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之事,因为这时候,感受到的是自身的软弱,所有力量都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一书中也写道:
“无论在谁面前,只要你不欠他,就没必要唯唯诺诺,你的软弱,会让对方更加看不上你。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才是生存的利器。”
软弱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也不会让自己感觉自在、从容。
常听人会感慨身在职场或社会,难免身不由己。
其实有些处境,是自己甘愿将自己放到一个被他人左右的位置。
人生而平等,本不该畏惧权威,或为驱逐某种利益而虚与委蛇。
那样不快乐,也不自由,更让人感觉不到内在的力量。
恰如杨绛先生说:
“无论人生上到哪个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最真实的自己。”
惯于奉承讨好的人,转念也可能会对比他软弱的人流露出恶意。
真正让一个人更自由、更自信、更有力量的,从来就不是服从和讨好,而是面对命运投来的恶意一瞥时,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
10我太爱自己,以至于无法去恨任何人或任何事——恨会局限我的存在,而我更希望将自己的生命扩展到无垠宇宙。
我们常说人要爱自己,怎样才算是爱自己呢?
在卢梭看来,真正的爱自己,必然有一条,就是清除恨意,不生恶念,与外界和解,与自我内心和解。
当一个人内心充斥着恨,无论是怨恨、仇恨,还是悔恨,他的内心大概率都不会平静,也看不到生命本身的美好、生命之外的辽阔。
恨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反而使人面目可憎,情绪冲动,失去理性判断,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这个时候,内在的磁场是紊乱的,只会关注到事物消极的一面,而暂时被事物的阴暗面所迷惑,却没有意识到,那只是一个情绪陷阱,尝试走出来,生命才可重新恢复自由。
丰子恺在其散文《豁然开朗》中说: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一念生恨,就被恨所局限、所束缚。
一念释怀,则豁然开朗,万般自在。
已然发生的很多事,我们无法避开,无法重新选择,但你永远可以选择自己当前的心境,是被恨所填满,还是被爱所充盈。
一个能够好好爱自己的人,内心定然是装满爱的,因这份本自具足,而能够好好地去爱他人,爱自然万物。
懂得好好爱自己,就不会背负恨意太久,因为每一次恨,在指向外界时,也会反噬到自己身上,灼伤自己。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或许改变不了已然发生的很多时,但可以选择如何关照自己的灵魂,守护自己的初心。
恰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所说:
“在一种状态下,灵魂可以获得足够踏实的依靠,可以完全地放松休息,并凝聚起自己全部的生命气息,不必回忆过去,也不用跳跃到未来。在这种状态下, 时间对于灵魂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此刻就是持续的永恒。”
生命因恨而变得自私狭隘,因爱而愈发丰富有力。
愿我们余生,都能少一些怨恨,多储藏些美好,用爱和善意充满自己。
文/不有趣灵魂&素履
生命因恨而变得自私狭隘, 因爱而愈发丰富美好。[点赞][点赞][点赞]
幸福就是身体无恙,内心恬静,不为纷杂的外界所扰的状态。一时这样的状态就是一时的幸福,这种状态越长久,幸福就越长久。一时失去这种状态,幸福也就远离了你
身体泰然,内心安然,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活着。
卢骚的书,建议大二以后再读……读早了,比如高中时,人要疯狂的……卢骚的书,抓你心的能力太强了!慎重啊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