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40亿扎根厦门,为何晋江只能‘眼巴巴’看着?”

大泉州百笑生 2024-11-02 17:21:09

安踏大老板丁世忠一出手就是40亿,把自家重磅的“体育公园”项目搬到了厦门。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晋江的父老乡亲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家乡晋江这回只“远观”而无“分羹”之份?深究一番,安踏的这个大动作,还真有其背后的逻辑。

1. 全球化野心,厦门才是“舞台”

安踏已经不是那个从晋江走出来的小企业了,放眼的是更大的国际舞台。作为福建的经济大市,厦门的交通、国际化程度远远领先,是福建甚至全国对接全球市场的一个桥头堡。相比之下,晋江虽有资源和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但在国际化的品牌氛围和物流条件上仍有差距。安踏要走向世界,不得不挑选一个更具“全球范儿”的城市,厦门便成了最合适的“新基地”。

2. 厦门“圈粉”,吸引人才是关键

对于高科技产业,人才就是命根子。安踏要发力全球化,创新是“关键招”,必须吸引各类高端人才。而厦门这几年凭借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政策优势,早已是吸引“海归”和外来高技术人才的香饽饽。相比之下,晋江的环境虽然亲切,但要让顶尖研发人才愿意定居并扎根,难度相对大些。安踏将创新研发基地放到厦门,既是看中这里的“人脉”,也是在抢占人才高地。

3. “就近”政策扶持,拿厦门的资源办大事

再者,“在商言商”,企业投资讲究“拿好政策办大事”。厦门本身就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城市,政策利好和资源倾斜明显。在厦门搞这么个“安踏体育公园”,政策支持少不了,还能减轻不少经营成本。对安踏而言,这是个“省钱省力”又高效的选择。晋江虽然是家乡,可政策红利在规模和力度上确实有些难比,安踏老板的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

4. 安踏做出“样板房”,或将反哺家乡

虽然这次大手笔投资落在厦门,表面上是晋江“吃了亏”,但从长远看,未必不是好事。厦门这个体育公园将汇集创新、办公和体育文化体验,等于给安踏打造了一个集大成的“样板房”。等到项目成功运营,安踏可以再把这一经验复制到晋江甚至泉州其他地方。说白了,家乡不急,先看成品再考虑引进,既能少走弯路,又能把晋江打造成新模式的延伸区。

5. 一湾水“连”两城,厦门晋江不是“零和游戏”

别看厦门和晋江有点“争宠”意味,但实际上,两地之间的资源和产业早已形成互补。晋江的产业链根基稳固,加上厦门的国际化和资源配套,两地的企业、物流、人流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换句话说,安踏扎根厦门,晋江也能“搭把手”,通过产业链和区域联动,从中分一杯羹。

结语:

安踏此番40亿扎根厦门看似“厚此薄彼”,却是其谋局全球化的一步大棋。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安踏在厦门的成功经验完全可能反哺家乡晋江,两地协同发展,才能把蛋糕做大。可以说,这次安踏把体育公园放厦门,既是走国际化“捷径”,也算为晋江未来打下了“远水”基础。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