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荣:古城审美疲劳,能否借“诗”还魂?

小荣聊旅游 2024-06-05 01:45:18
济南章丘的明水古城,从立项那一刻起,就凭借两大名人,来展开品牌叙事。

从在地文化渊源层面讲,明水古城希望借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来集聚文气;从当下品牌化叙事层面讲,明水古城凭借享有中国古镇“第一操盘手”的陈向宏团队规划、设计,来集聚名气。

在当下古城、古镇文旅项目,因为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逐渐陷入消费者审美疲劳,明水古城确实也通过与“陈向宏”的关联、捆绑,博得文旅业界的关注和期待。

在此期间,我也慕名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2021年,明水古城正在施工建设中,一窥“打磨过程”,可见建筑空间精益求精,做当代精品,未来遗产。

第二次是在2023年10月明水古城试运营之后,邻近寒冬,匆匆夜游,半截章丘大葱卷,几片煎炸豆腐,一碗羊汤,是我与明水古城的“二消”深度交易。

彼时,明水古城仅开放部分区域,从业态和人气来看,均未达到期许。

今年“五一”,明水古城正式运营,5天接待14万人次,平均一天将近3万人,应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就明水古城从定位到规划,再到建设、运营,都追求极致的品质而言,我认为不应该拿接待规模作为判断依据,而应该注重门票之外的体验性消费的转化。

因为在我看来,明水古城不仅仅是一个极致的建筑空间,而应该成为以精致业态和精彩体验内容为突破的体验性消费场域。

单凭接待规模而论,还是观光思维,这不是明水古城的初衷,也不该是它的追求。

明水古城应该为当下古城、古镇,逐渐被中高端市场抛弃的困局,探索新出路,开创新局面。

1//明水古城的“文艺范儿”

在明水古城之前,陈向宏团队不仅成功塑造了乌镇,而且展开模式输出“走出去”,相继打造——

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广东开平世界文化遗产雕楼、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浙江濮院时尚古镇等文旅项目。如果说明水古城溯源于古“明水镇”,但脱胎于今乌镇,也不为过。

乌镇通过打造昭明书院、茅盾故居、木心美术馆等,把“名人文化”玩成了“名人集群”;通过举办乌镇戏剧节、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艺术计划等,营造浓郁的文艺范儿,成功塑造了“文化乌镇”的品牌形象。

明水古城不仅是李清照的故乡,也是中华老字号瑞蚨祥创始人孟洛川的故乡,不仅具有“诗人气质”,更具有“商人气质”。

在文化感召力层面,明水古城选择了以“诗歌”为切入点。今年3月以来,明水古城开展清照诗歌艺术节系列活动,比如诗歌之夜、诗人圆桌漫谈、卡夫卡纪念活动等。

然而,这只是前奏和预热。

6月20日至27日,明水古城将举办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为期一周的诗歌艺术节将涵括诗歌朗诵会、学术研讨会、诗歌艺术市集、诗歌民谣音乐会、诗人艺术展览、诗歌电影展映、中外诗人对话、高校诗人漫谈、顶度诗歌奖、诗歌剧场工作坊、翻译工作坊、古典诗词工作坊、儿童诗歌工作坊、音乐工作坊等多元的活动。

“在这个日渐疏离的世界,我们是否有可能因为诗歌重新变得亲密?是否会在这个夏天重返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明水古城发布的通告和宣言里,大有“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海子诗句)的“救诗”情怀和“救世”气概。

2//“诗歌+文旅”:能否拯救古城?

“诗歌+文旅”很多地方都在探索。

浙江省的文旅品牌形象定位就是“诗画浙江”,还打造了诗路精品旅游线路;青海省每两年举办一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西藏推出人文深度旅行“寻找仓央嘉措——情系错那”主题线路;河南省举办中国诗歌节,打造四条中原诗词歌赋主题旅游线路等,甘肃也刚刚举办“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月出凉州·武威诗会。

以上大多数都是政府主导,彰显出政府推崇诗歌文化的使命担当,但其影响力还是局限于“文化圈层”,或者局限于研学旅游群体,大众旅游市场的响应,并不是很明显。

在当下,一个诗人的感召力,不如一个直播达人;一篇诗作的影响力,不如一首流行歌曲;一场诗歌节的吸引力,不如一场音乐节。诗歌说起来不可或缺,但诗歌的处境很尴尬,也很小众,显得曲高和寡。疲劳的古城+没落的诗歌,怎么看都像是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能否抱团反弹,引起旅游市场的“共情”和“共鸣”,还尚待观察。或许因为诗歌如此没落,才更需要有人去做诗歌复兴的工作。明水古城做“诗歌+文旅”,无疑彰显了一种文化情怀。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乐见其成。

如果能够促成“小众引领大众”的市场化普及,不管对于中国诗歌文化而言,还是对于培育旅游消费者的诗意旅行而言,无疑都是功德一件。

3//李清照:能否撑起明水古城?

如前所述,乌镇打造了一个被中国知识阶层、文化精英群体认可、追捧和赞誉的“文艺空间”,可以说在中国的古城、古镇中独树一帜。

比如,乌镇让文化圈层和文学爱好者,重新发现了木心这位当代文学大家,经由他的读者群体,转化为文艺消费群体;经由戏剧节、艺术展等以及沉浸式艺术空间的营造,也吸引了一部分具有文化品位的消费群体,可以说做得都相当成功。

但是,木心也好,戏剧节也罢,都属于当代的文化IP、文化场域,当下的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而李清照作为一个古代历史女词人,能否对当下的受众产生较强的号召力,能促使他们做出去明水古城的旅游决策,这需要的打个问号。

这几年“宋潮”很火,尤其是对于苏轼的重新解读和重新发现,唤醒了读者的“共情”,但对于李清照的解读,显然没有像苏轼这般热闹和普及。

明水古城要做成“李清照”这个文化IP,首先得做好李清照词作及其人物生平的当下解读,找到“李清照”跟当下人们的情绪共鸣点。

比如苏轼,仕途失意,词场得意,是个“失败的成功者”,就像中国历史“二舅”般的存在,逆来顺受,乐观旷达。这是个悖论,但是很励志。给当下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具有治愈效果的情绪价值。

其次,要讲好李清照和明水古城的关联故事,把明水古城打造成感知李清照才情和命运的唯一的文化体验场域。

再次,做足关联产品的延展,以产品化、场景化,来构筑一个有关李清照,有关诗词,有关时代背景——“宋潮”,复古但充满时尚感的体验性消费空间。

4//古城:从“建筑空间”到“艺术场域”?古城、古镇通过植入艺术元素,构筑多元的文化场景,形成一个艺术演艺集群,游客置身其中,不仅能“观看”,还能“参与”,不仅能“欣赏”,还能“互动”,不仅能“游览”,还能“实践”,就是把旅游空间打造成一个“表演空间”,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这个空间中,演员和游客的身份界限消失了,人人都是表演者,人人也都是围观者。这是一种丰富文化旅游空间的新探索,也是一种新趋势。

随着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新媒介的兴起,极大地激活了消费者展示自我的欲望。人们不再满足于观看别人,更期待被别人观看,才艺的展示和身体的表演,成为“炫耀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受众,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如果明水古城,能够给喜欢表演的游客营造一个开放的“表演空间”氛围,鼓励参与,强化引导,抵制低俗,注重才艺,那无疑就给当下的文旅消费空间,开创了一种新气象。

郭有才引发的“菏泽南站”现象,已经出现了这种群体性表演的端倪,只不过缺少有效的引导、遴选、监督和管理,最终演变成一场“群魔乱舞”。

如果设置准入门槛,引导有方,灵活管理,菏泽南站就自发地形成一个“街头表演”或“广场艺术”空间。对于菏泽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说不定还能派生出一种新型的民间表演艺术风潮,让更多真正有才艺的人出类拔萃。

5//“泉城”济南的遗憾

在“泉城”济南,只有泉资源,没有泉产品;只有泉水涌,没有泉体验;只能看泉,不能玩泉;只能说泉,不能卖泉;只能近泉,不能亲泉。

泉只是济南的水系,而没有转化为济南的深度体验产品。

如果不是因为有趵突泉、黑虎泉等几个“可观看”的景点,济南的泉水,跟其他城市的水系景观没什么区别。

这无疑是济南泉资源开发的一大遗憾,也是游客游历泉城的一大缺憾。

明水古城,不仅要做好“李清照”IP,更要做好“泉”IP。

在品泉、饮泉、食泉、玩泉、嬉泉、娱泉、乐泉等体验性业态和项目上大胆探索,让游客真正能够亲近泉水、融入泉水、乐享泉水,打造以泉水为特色的狂欢节,就像云南泼水节;研发丰富多元的泉产品,可借鉴日本的温泉衍生产品。虽然泉水不是温泉,但在做泉文化层面,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明水古城如果把泉文化、泉生态、泉品质发挥到极致,能够让游客在“看泉”之外,还能更深度地“玩泉”,塑造泉城独有的“泉文化·全体验”生活方式,那无疑弥补了泉城济南的一大缺憾和空白。

—END—(本文根据孙小荣接受鲁网文旅、新浪潮杂志采访内容,编辑、补充、拓展而成,配图均来自“明水古城景区”公众号)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