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上世纪的航天探索中,苏联“联盟11”号宇宙飞船曾创造了历史,成功对接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空间站,当“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顺利降落在预定地点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满怀激动地冲上去,准备迎接这三位“太空英雄”。
他们按计划打开了返回舱的舱门,期待看到宇航员们胜利归来的笑脸,可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心头一沉:舱内的三位宇航员静静地躺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太空竞赛:超级大国的"天上棋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你来我往,斗得那叫一个热闹。这场较量就像下棋,棋盘嘛,是整个地球;棋子嘛,是两国的尖端科技。在这盘棋里,太空探索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棋子。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坐着"东方号"飞船冲出大气层,成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这消息一出来,整个苏联都沸腾了,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事。
不光是苏联人,全世界都被这个消息震住了。毕竟,人类第一次真正飞出了地球.
美国人当然坐不住了。他们下了狠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登月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阿波罗11号还真让他们登上了月球,这一下可扳回了一局。
不过苏联科学家可不是轻言放弃的主,他们琢磨着:登月是登上去了,可也就是去一下就回来。要不咱们来点不一样的?干脆在太空上建个"家"得了!这个想法可真是够大胆的——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
在太空建个"家",不仅能让宇航员在太空待得更久,还能做更多的科学实验,于是一场大棋便开始移动。
联盟11号:人类迎来第一个"太空之家"当时苏联搞太空竞赛搞得正上头,就想赶紧把联盟10号送上天。谁知道这次任务就跟踩到了香蕉皮似的,一路滑稽。
眼看着飞船快要和空间站对接了,麻烦事儿就冒出来了。仪器显示还差那么一点点,具体说是9厘米,可宇航员看着觉得明明都靠上了。
这可把他们给难住了,到底听谁的?仪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后他们决定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打算手动操作试试。
新问题又来了。舱门就跟生了锈似的,怎么都打不开。宇航员在飞船里急得直跺脚,可是这舱门就是不给面子。
最后只能无奈放弃,灰溜溜地返回地球。这次任务本来是想在太空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结果却成了个笑话。对于当时斗志昂扬的苏联航天界来说,这次失败就像是在热乎乎的脑门上浇了盆冰水,一下子清醒了。
10号折了跟头,苏联航天界马上就准备了联盟11号。这次他们把发射时间定在了6月6日凌晨4点55分,莫斯科时间。这个时间点选得很讲究,天气条件最合适。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出发前的体检中,突然发现原定要上天的宇航员库巴索夫肺部有个小问题——X光片上出现了一块阴影。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冒险的。要换人吧,又得考虑团队配合的问题。最后,苏联航天部门一拍板,干脆把整组人都换了,换上候补的二组成员。
其中包括:实验工程师帕查耶夫指令长多布罗沃利斯基,还有飞行工程师沃尔科夫。这三位可都是训练有素的好手。
发射那天,他们对飞船做了足足三个小时的检查,把每个系统都检查了好几遍,连气密性都反复测试,就是不想再出任何岔子。这次可不比上次,舱门很给面子,顺顺利利就打开了。
帕查耶夫第一个踏进了空间站,后面跟着沃尔科夫和多布罗沃利斯基。就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迎来了它的主人。
联盟11号:一场令人心碎的太空悲剧任务本该是个完美的收官。可谁能想到,在最后的返回阶段,却上演了一场令人揪心的悲剧。
联盟11号准备返回地球时,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按照程序,飞船需要进行分离。推进舱和轨道舱的分离靠的是爆破螺栓,这是个常规操作。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地面指挥中心和宇航员之间的通讯突然断了。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急得满头大汗,不停地呼叫飞船。他们甚至启动了备用通信频道,可是回应他们的只有一片沉寂。这种突如其来的静默,让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晚上11点02分,地面雷达发现飞船的降落伞已经打开,这本该是个好消息。飞船正在缓缓降落,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16分钟后,返回舱准确地落在了预定地点。
搜救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舱门,可眼前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三位宇航员安静地躺在座椅上,表情很平和,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搜救人员摸到他们的身体还是温的,可是已经感觉不到任何生命体征。
在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的葬礼上,数万人前来送别。这个地方可是苏联最高规格的安息之地,足见国家对他们的敬重。
调查组很快就查明了事故原因,结果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12个爆破螺栓,本来应该像放鞭炮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引爆,结果却同时炸开了。这一下可出大事了。
要知道,飞船上有个压力平衡阀,正常情况下应该在离地面5000米的时候才开启。但因为螺栓同时爆炸,这个阀门在100公里的高空就打开了。这就好比是在高空突然打开了一个窟窿。
最令人心痛的是,从事故发生到三位宇航员全部遇难,只用了短短30秒。在这30秒里,由于突然的失压,他们体内的水分瞬间沸腾。即使他们想要自救,飞船的剧烈晃动也让这变得几乎不可能。
这个事故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给航天界留下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每当新的航天员开始训练,大家都会讲述这个故事,提醒他们:太空探索既充满希望,也暗藏危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联盟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