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药品集采政策的推行无疑是这么些年最大的改革,目的是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现在来看目的是达到了,可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医院进口药越来越少,患者没有选择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前九批集采国产仿制药中选1583个,进口原研药中选70个,仿制药占比95%以上。
什么是仿制药?什么又是原研药?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仿制药等效性的三个阶段,即药学等效性、生物等效性、临床治疗等效性。
我国最早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强调化学成分上的一致性。将仿制药和原研药放进一定的缓冲溶液中,并测定其释放的程度,如果仿制药的溶出度曲线和原研药曲线基本一致或比较接近,就说明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这只是化学成分上的一致性评价。
集采药物,价格的确下降就好比奔驰换比亚迪,汽车还是汽车,效果好像也差不多,也就是同行工具,价格就非常符合我们国情了。
药品由于集采使用国产药物,价格的确是大幅降低,这无疑是一项惠民之举。可进口药、原研药越来越少,一些患者想要更加好的医疗,要求医院配备进口药,甚至说哪怕自费也行,想要拥有用药的选择权。这种需求从患者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对治疗效果和药品质量的认知与期望不同。对于医院而言,却面临着诸多考量。首先,医院集采的药物要符合一定比例,使用率也要符合要求。如果患者有了充分的选择权,医院的相关指标或许就无法达标。这使得医院在满足患者需求和完成政策指标之间有点冲突。
从最新的医保政策和集采政策来看,其初衷是实现多方利益的平衡,既要保障患者能够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又要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很难做到三方都满意。
你说面对这一些问题如何解决?目前没有谁敢说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叫患者去药店自己购买,这是最为直接最为简单的方式,可未来就长期如此了?
这波肺炎,荠菜要还好吗
外资全资医院,全部用原研药,患者不用选择,按七星酒店服务流程,一天接诊5到8个患者,问诊费500到1000。保守点原研药加价怎么的也得百分之九十以上吧,零利润销售那不亏大发了,这样就妙不可言了。就是不知道有钱人去不去了。
500-1000,公立医院的专家号也就这价钱,作为一个私立医院可能就这点吗[得瑟]
说的比亚迪就便宜一样[裂开]
没有物美价廉的药品,集采药品质量就是差,看似患者药费降低,实则产生更大的时间、金钱和健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