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研究——以某央企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

凝蝶猜猜 2024-10-29 21:30:57

全球正处于一场数字技术变革引领经济发展的状态,数字化正在主导经济的各个领域,高度互联、智能化和智慧化正在推动世界进入一个前所未有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广泛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并加大了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投入,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随着企业各类信息系统深入应用,系统业务割裂、信息孤岛等问题日趋明显,集中体现在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分散建设、现有系统臃肿、系统优化空间较大、数据孤岛林立、基层填报压力大、信息化人才分布不均、数据治理程度低、新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信息系统之间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和信息集成共享互通机制,企业多年来沉淀的宝贵知识无法有效通过信息手段进行提取和再利用,制约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和快速发展。

因此,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已经从辅助工具、提高效率、流程管控,逐渐过渡到管理提升、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

— 2 —

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不足

结合新时代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的战略部署,需要数字化转型提升央企全球竞争力。为开展好“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活动”,对中国典型建筑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标,见表1。

当前,各建筑央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积极布局,超前谋划,战略意图明显,信息化工作已呈现“统筹统建、大力投入、重点突破、蓄势待发”的特点。

表1 中央企业信息化情况对比表

根据已掌握部分优秀企业数据,许多信息化工作优秀的央企已经形成了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信息化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信息化相关资源和投入保持高速增长。目前,信息化技术在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人防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地面工程等工程中有了较大应用。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相对粗放,管理文化各不相同,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各层级单位都不愿意公开企业和项目的最真实管理数据,部分领导对信息化投入产出认识不够、周期长见效慢、任期内没有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信息化投入资源不足。所属各单位信息化方面“人财物”配备严重不足,较其他央企差距大,所属单位基本没有信息化部门,1-2名信息化人员疲于应付各类基础维护工作,无暇开展管理创新。同时,大部分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基本外包,系统运行和关键数据被外部公司掌握,升级、接口、运维受制于人,无法实现自主可控。

(3)各业务信息系统孤岛现象严重。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多数由业务部门主导,站位上只关注本层级、本部门的业务条块管理,造成系统开发技术架构不一、孤岛林立,且封锁数据不共享其他部门使用,很多系统还存在管理交叉、模块重复开发问题。造成基层重复填报、苦不堪言。同时系统建设费用分摊、化整为零,无法对接打通,推动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十分困难。

信息化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而大部分企业信息化人员储备相对滞后,业务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各层级单位对企业数据资产不重视,存储分散无法共享资源,这对企业的标准化运营、集约化管控、智能化决策带来了深远影响,造成企业推行各项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没有抓手,管理层层衰减。

— 3 —

案例信息化发展概况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以信息化作为管理落地和执行的手段,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应用,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管控一体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决策能力。

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1)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企业私有云、两级数据中心、两级灾备中心、香港接入中心、企业专网、无线网络、桌面云、文档云、日志云以及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部和各二级单位基本形成规范、可靠、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成6个较具规模的区域数据中心,为支撑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了信息安全通报机制,部署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2)推进业务领域信息化应用。总部建成办公自动化、财务共享、成本管控、市场营销、安全隐患排查、人力资源和电子商务等全局性信息系统;各二级单位建成符合业务需求的应用子系统,基本实现了业务沟通、生产调度、现场管控和统计报表等信息化过程管理。

(3)积极推进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开展了数字管控、大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移动应用、BIM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形成了大屏管控、智能梁板场、盾构云平台和智慧工地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了公司转型发展。

— 4 —

某央企信息化建设实践

信息化建设实践,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数据的融合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岛,形成管理协同、简单易用、决策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生态,可以实现“横向贯通、纵向穿透、内外互联”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1. 总体目标

信息化建设实践的总体目标是:把握数字经济全球化趋势,以信息技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打破信息孤岛,推进系统融合,优化企业数据流,实现“横向贯通、纵向穿透、内外互联”的数字化新基建,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实践重点工作是打造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工作平台,构筑统一编码标准、统一主数据、统一信息化治理三大支撑体系,建设全球网络通达、项目全要素闭环管理、数据资产化管控、技术接口集成规范和数据辅助决策分析5种基础能力,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融入企业的全面管理中,通过信息化升级实现管理升级,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2. 总体架构

图1为信息化建设实践总体架构。

图1 信息化建设实践总体架构

▌3. 实施路径

信息化建设实践以“数据共享、模块整合、优化流程、工作减负”为主线,实现“横向贯通、纵向穿透、内外互联”,聚焦消灭信息孤岛,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具体推进计划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打造一体化工作平台打通生产主线实现主干贯通以企业夯实数字化基础。

第二阶段主要是围绕营销、生产、财务全流程的三流合一和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三大数字创新场景应用,通过构建人力主线贯通以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主要通过深度优化业财一体化,打造服务信息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四大场景的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运营体系。第四阶段则是通过提供数字化服务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

图2 信息化建设实践实施路径

▌4. 阶段成果

信息化建设实践坚持“业务贯通是前提、技术贯通是基础、数据贯通是主线”的整体工作思路,依照信息化建设实践实施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实现主线贯通。

(1)在技术贯通方面,围绕一体化工作平台、统一身份、企业服务总线等基础系统,已初步形成共享数字技术基础基座。以全体员工、业务应用和技术服务打通为基础能力,建平台、定标准,集应用、通业务,纵向穿透所有组织层级,直达基层项目一线;横向贯通各类业务生态,打通信息壁垒及沟通屏障,打破应用割裂孤岛;内外连接上下游生态伙伴,提升内部管理流程结合供应链协同效率,全面覆盖全公司30万名正式员工,初步具备“一个平台入口,综合业务处理,高效沟通交流”的生态贯通能力。

(2)在数据贯通方面,重点围绕主数据建设、数据资产颗粒归仓、数据决策等任务,汇聚全域数据,聚焦数据价值沉淀,赋能企业协同创新,初步建设数据治理体系。发布组织机构、人员、工程项目、合同、供应商、物资等6大类核心主数据标准,实现核心业务主线统一基础数据标准。实现核心业务系统主要数据全部入仓,为总部业务部门提供数据贯通服务。

(3)在业务贯通方面,聚焦“一切工作到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重点打通从市场营销、建造合同、施工组织、资源配置、成本管控、计量支付的施工项目管理业务全链条,以现金流为主线,以成本、进度为核心,全面提升项目品质,穿透管理层级、贯通管理板块和产业链、贯通公司内外和海内外。

▌5. 存在的问题

(1)支干贯通要持续开展。依照信息化建设实践实施工作方案,经过2年多时间的实施,年度系统贯通完成率100%,基本实现了股份公司重点统建系统,如合同、工程项目、财务等核心业务主线贯通,下一步将围绕二级单位自建系统及核心外统建系统加大力度,快速推进支干贯通。

(2)业务融合有待提高。实施贯通实践过程中,业务贯通是一个大的难点。一是由于业务贯通需基于各业务部门管理间流程梳理或流程再造,涉及工作量巨大;二是各业务管理系统间存在贯通壁垒,部分系统已无厂商支持,进一步放慢了业务贯通节奏。下一步需要结合主营核心业务,强化业务牵引作用,提升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技术,探索通过优化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流程、融合创新应用等方式,加强业务与数字化之间的融合程度。

(3)数据价值体现不足。数据价值的挖掘和数据资产的形成是数字化转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已经启动了主数据、数据决策、数据中台等核心项目,但核心业务板块数据指标体系和标准还不够完善,数据底座还未完全建立起来,“颗粒归仓”的数据还未充分应用起来,数据辅助决策还不够深入,存在数据资产仍不完整,数据治理仍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 5 —

结语

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实践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目前,信息化建设实践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实施阶段,如何聚焦问题和目标导向,以快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管理和生产管理协同发展是当前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高度决定了企业数字化的转型深度,只有对数字化转型有深刻的认知,才能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推进数字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内容来源:《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建筑前沿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