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同期有四川地区,存在一个相对独立于“商周”二朝的文明政权——古蜀国,为行文方便暂称为蜀国。
之所以“相对独立”,是因为蜀国地理所限,商与周对此的影响较浅,而且蜀国也有自己的发展路线,比如举世闻名的“三星堆”。
按常识,用青铜大量制成器具的朝代是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古蜀国中”三星堆“里大量的青铜器几乎是同时代于商朝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即蜀国与商朝均有能力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这已表明蜀国与商朝是二个对等的政权,不存在谁臣服于谁。
除此之外,从商朝的卜辞看,商朝也没把蜀国当作自己的“方国”,比如卜辞中有;“癸酉卜,我贞,至蜀无祸”,“贞 ,蜀不其受年”,“庚申卜,母庚示蜀不用”等等。
卜辞中表明蜀国与商朝战和不定,且商朝卜辞中从未有“蜀方”一词,也就是说蜀国名义上也未“臣服”于商。
古蜀国的五个”朝代“已知古蜀国有五个”朝代“,分别为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
李白的《蜀道难》有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古蜀国的“蚕丛、柏灌、还有鱼凫”类似中原地区的“五帝”,指的不一定是五个“首领”,而是五个强大部落,统治今四川一带。
当然,“五帝”按社会形态划分属于原始社会末期,古蜀国的蚕丛、柏灌、鱼凫可能处在奴隶社会早期。
这就要说说“三星堆”与“鱼凫王朝”了。
上世纪80年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两个方形遗址坑,当时发掘者认为,三星堆遗址应是蜀王鱼凫氏举行的天、地、山诸神祭祀活动遗留的“祭祀坑”,坑中器物均为祭器。而且坑中祭器均有被烧的痕迹。
这就引起众人推测了。
因为按“墓葬”习惯,下葬的青铜、玉石等陪葬品是不会用火烧的,而是直接放进墓中。
但如果是另一种“文化”取代“鱼凫王朝”,为送走鱼凫氏所供奉的“神”,一定会将鱼凫氏所有的祭祀用品,打包好,用一个巨大的仪式,将这些送给鱼凫氏所供奉的“神”,为自己灭亡“鱼凫王朝”向鱼凫的“神”道歉,希望“神”不要报复自己。
这是“神权文明”中很自然的仪式。
这就又有一个问题,谁灭了“鱼凫王朝”?
是商朝,还是后面的杜宇王朝?
商朝,确实是一个神权国家,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向“神”卜一卜,而且商朝不信鱼凫王朝的“神”,商朝确实有动机,但商朝可能没实力这么做。
杜宇王朝是继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第四个在成都平原上定都立国的蜀王,其统治时期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不过,杜宇是蜀地本地发展起来的势力,与鱼凫之间的关系应当类似商与周。周取代商时,保留商朝遗民,保留商的祭祀,并未断绝商的祭统。杜宇与鱼凫的继承关系则不明。
个人观点,杜宇灭亡鱼凫,在原三星堆遗址上举行祭祀,送走鱼凫的神,这种猜测较合理。
杜宇王朝商代末叶,杜宇取代鱼凫王朝,这是古蜀王国的一次王朝更迭。而且此刻的蜀国应该是参加了“武王伐纣”,即《尚书 ·牧誓 》记载的“庸、 蜀、羌、髦、微、卢、彭、濮人”中的“蜀”。因此蜀国成为周朝的“四方望”之一,杜宇的“望帝”称号也来源于此。
杜宇在蜀地进行了多项改革,因此获得不少称号,主要有 “杜宇”、“杜主”、“杜主君”、“蜀王”、“望帝”和“蒲卑”等称呼。不同的称呼代表不同的头衔和身份,多重称呼实际上就代表了杜宇的多重头衔,这反映出杜宇有多重身份,也反映出社会制度的变革。
杜宇先是“教民务农”,这是从农业取代渔猎,是社会的重大转折和变革,也是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因为只有农业的发展,才会有手工业与商业的兴盛。
再是“联姻”,如《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日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字妻。”通过联姻壮大杜宇氏的实力。
其次建国。据 《蜀王本纪 》载,杜宇“乃自立为蜀王”、“治汶山下,邑日郫。”杜宇的“蒲卑”与“蜀王”称号来源于此。三代前的“建国”,指的是建立都城,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不过有能力建都,已表明杜宇的势力已允许部分劳动者不参加劳动,专门负责修城,这是阶级社会的特征之一。
再次灭蜀,准确来说是取代 了鱼凫氏所建立的蜀国。《华阳国志 》云:“鱼凫王田于涧 …,忽得仙道……后有王日札宇”、《蜀王本纪》云:“(鱼凫 )王猎至涧山,便仙去……后有一男 子 ,名日杜宇……乃自立为蜀王”。这些都反映了杜字取代蜀王鱼凫建立了新的国家。
最后扩张。杜宇在取代了鱼凫氏政权之后,先后统一了成都平原以及周边地区。据《蜀王本纪 》记载:“乃自立为蜀王,号望帝,治汶山下,邑日郫,化民往往复出。”
“化民往往复出”,反映出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的部族,如“蚕丛氏 、柏灌氏、鱼凫氏”等被杜宇一一征服,这与之前的“其民亦往往随王化去”截然不同。民随部落首领而去,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战争。因为以往战争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战败逃往山里,就是为了避免被俘而成为奴隶 。而现在“化民往往复出”,说明虽然还是奴隶制,还存在有大量奴隶,但是战争不再是以掠夺奴隶为根本目的。
可以说杜宇王朝是蜀地社会形态的一大进步。
站稳成都平原后,杜宇继承扩展,逐步征服了川西平原、四川盆地、周围山地以及相邻地区。西周初成王时铜器《班簋》铭文以蜀为周的 “四方望”之一,也反映出直到西周初蜀国仍然是西南第一大国。
开明王朝春秋时期,蜀王杜宇(杜宇应该也上部落称号)为除火灾,以鳖灵为相,鳖灵治水成功后,杜宇将帝位禅让给鳖灵,自己去西山隐居。鳖灵又号开明氏,所以称开明王朝,又号丛帝。
杜宇氏教民务农……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号曰望帝……会有水灾,其相鳖灵,决玉垒,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鳖灵,帝升西山焉。 开明氏名鳖灵,既受杜宇氏禅嗣位,治郫,号曰丛帝。
关于“禅位”一事,十分像抄袭“五帝”禅让制,不太可信。
古蜀开明王朝建立后,沿袭杜宇王朝旧制,定都于郫。不过《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
这就是说,开明王因自己梦见都城的郭城发生了迁移,从而决定把都城迁往成都。很明显开明氏通过迁都,远离“杜宇氏”的势力范围。至于“帝升西山隐焉 ”,则是蜀之西山成为了杜宇 及其残部败逃之地。
开明王朝自成立起,就北征南伐,积极扩张领土。
《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开明立,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
开明二代又称卢帝,卢帝北上攻击秦国,到雍地。雍,今陕西凤翔县,秦德公元年(前677年) 始为秦都。开明二世约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大致在秦都初迁雍后不久,在秦德、宣、成公之际,当时秦国不强,又东与晋国相争,此时蜀乘秦弱而北攻秦至其雍都,并非不可能。
这也是蜀与秦交战的最早记录。
战国初,《史记 ·秦本纪》 载秦厉共公二年 (前475年) “蜀人来赂”,这里的“赂”并不是贿赂,而是诸侯间常见的互通聘享之礼,致告命之辞的传统。因为秦国与蜀国不是从属关系,称不上“朝贡”,而且二国属于“西戎与南夷”,文字上用的粗鄙些。
公元前451年,秦蜀二国为南郑之地展开长期争夺。南郑为现汉中一带,之所以称南郑与郑桓公有关——“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为称,即汉中郡治 也。”
秦厉共公二十六年 (前451年),“左庶长城南郑。”秦军攻陷南郑,并在此筑城。
至秦躁公二年 (前441年),蜀师反攻,收复南郑。《史记》 及《六国年表 》 均记载此年“南郑反 ”,表明秦失南郑于蜀。此后数十年间,由于秦与三晋再开战端,加之秦内部有乱,故 与蜀无大战事。
秦惠公十三年 (前387年),秦再度出师,“伐蜀 ,取南郑”,蜀师迅速组织反攻,于当年一举再复南郑。
秦蜀对南郑的争夺大概有65年,最终还是蜀国胜出。
蜀能胜,不是蜀国多强,而是此时的秦国很弱,秦惠公之后为秦出公,秦献公,秦孝公。秦国在秦孝公之前,是一直被魏国压着打,几乎到亡国的地步。
秦孝公变法图强后,其后为秦惠文王。
前316年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
蜀国除北上与秦国开战外,在东面也与巴国交战,巴国在东边受楚国压制的同时,在西边也与蜀国血战,“巴子五都”即巴国先后在江州 (今重庆)、垫江(今重庆合川)、平都(今重庆丰都 )、阆中(今四川阆中)、枳 (今重庆涪陵)建立五座都城。
秦楚与巴蜀相隔太远,战争激烈程度可能与巴蜀不一样。也正因为巴蜀“内战”,才使得秦军趁虚而入,一举灭亡巴国与蜀国,统一川地。
魔怔了吧?看了“翔子屎前推理师”说的,早于夏朝1000年。怎么到这里又成了同期?!那个屎前推理师说了,以前考古都是非主流,他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