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厨房》为什么越骂越好看?毒舌主厨戈登的独特魅力是关键!

波波谈影剧 2024-09-09 14:09:25

自从《地狱厨房》于2005年在美国开播以来,这档由福斯广播公司改编自英国同名节目的烹饪实境秀,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竞赛类型的美食节目风潮。

节目主持人戈登·拉姆齐,以其尖锐且毫不留情的评语而闻名,他同时是米其林星级餐厅的主厨,也曾获得多项国际烹饪奖项,在厨艺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地狱厨房》展示来自不同背景的参赛者在高压环境下的烹饪技巧,以及节目中的独特紧张氛围和戏剧性情节,成功吸引了跨越时代的观众群。

尽管《地狱厨房》美国版获得了成功,英国原始版本却未能达到同样的瞩目程度。

从我个人身为实境节目爱好者的角度,《地狱厨房》在众多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并非仅是偶然,其中包括节目具备独特的形式并巧妙捕捉观众对于竞争、压力和人性戏剧的深层需求。对我来说,每一集都充满不可预测的张力,这种结合了烹饪技艺与情感冲突的独特性,恰恰是《地狱厨房》吸引人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美食竞赛节目的兴起、戈登的标志性风格、背后的心理因素以及《地狱厨房》如何从电视节目转型为知名餐厅品牌。

最早的美食竞赛节目之一,是1994年英国BBC制作的《Ready Steady Cook》,两名厨师分成红组和绿组,分别根据观众提供的一篮食材,在短时间内创造出美味的料理。

该节目的特色在于限时烹饪和即兴创作,这些元素大概也是《地狱厨房》借镜的基础,而其后竞争类型的美食节目却无法像《地狱厨房》脱颖而出,我认为可以从其他美食竞赛节目的差异来进行分析:

《地狱厨房》以快速和紧张的节奏进行,充满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情节。

观众不仅关心参赛者是否能完成食谱,更在意他们如何应对戈登的苛刻指导,甚至期待火爆的场面,使节目充满了悬念和张力。

而其他类似节目虽然也有竞争,但往往更加专注于参赛者之间的技术较量和创意展现,节奏相对缓和,少了《地狱厨房》中的那种高压和戏剧性冲突。

戈登主厨无疑是节目的核心魅力之一。

他的严厉态度和著名的怒吼为节目增添了许多效果,甚至改造了我青少年时期观看日本漫画对厨师的印象(日本厨师深受匠人精神文化影响,强调技艺的终身修行及对细节的无限追求的理念)。

印象中的主厨严厉是为了塑造出精益求精的厨艺,而不是为了制造戏剧性的压力,以致于戈登的个性化表现使观众既畏惧又着迷,好奇在每一集中他如何磨练参赛者。

《地狱厨房》的定位明确,以其高压、戏剧化的竞赛风格,在众多美食节目中占据了独特的市场位置。

这种风格吸引那些寻求刺激和戏剧性娱乐的观众群体,也扩大了仅对于美食或烹饪有兴趣的观众群,成为了娱乐节目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相较于其他节目则可能更偏向喜欢友好、温馨氛围的家庭观众,或是专注于烹饪技艺的美食爱好者,而缺乏娱乐性的看点。

《地狱厨房》播放至今已是迈入20年的热门节目,在当前这个网络流行文化的年代,戈登的怒吼不仅仅是节目的标志性元素,更成为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迷因现象,或许年轻一代的观众或许是由迷因的传播才接触到节目。

将戈登在节目中涨红脸的激烈反应和经典台词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创造出充满幽默和戏剧性的效果的迷因,无论是他愤怒指责参赛者的“It's raw”(他们经常没把食材煮熟)还是夸张的Shut it down——戈登用这句话来要求停止运营,被网民用来形容任何需要立刻停止的行为或情况——节目中许多片段,都因其夸张的表情和强烈的语气成为迷因或梗图而被广泛的运用。

我认为,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戈登的激烈反应与当前网络用户对于夸张和戏剧性表现的偏爱不谋而合。

戈登不妥协的态度和直言不讳的批评,亦符合网络文化中一种象征,代表着对低标准和失败的不容忍,使得节目和戈登主厨在网络时代的传播范围扩大发展。

上述提到《地狱厨房》观众持续扩大,其受众不只是对烹饪竞赛节目的爱好,而是对于充满压力和竞争的实境秀有喜好,其中也涉及多方面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观众在观看参赛者面临挑战、克服困难时,经常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在经历类似的考验,此情感上的投入,使得节目更具吸引力。

在高压竞争的情境下,胜利者的成功显得格外荣耀,而失败者的挫折也更加令人不甘心。身为观众,喜欢看到明确的胜败结果,甚至期待缺乏烹饪背景的参赛者可以反败为胜,节目中的胜败带来强烈的成就感或情感释放。

观众可以通过观察参赛者如何应对压力和竞争,来理解和反思人性中的韧性、脆弱、合作与冲突等多方面的特质。这种对人性的探索满足了观众对于社会行为和心理的好奇心。

观众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面临压力和挑战,观看这类节目暂时从自己的压力中抽离,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参赛者的困境中。

替代性压力的体验,不仅让观众得以释放自身的情感压力,还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舒缓和慰藉。

这也是实境类竞赛节目很重要的卖点。

我认为,现代社会中充满了竞争,从校园到职场还有社会地位的追求。这种竞争文化反映在实境秀中,节目中的压力与挑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阶段观众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更容易引发共鸣。

《地狱厨房》在电视频道上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即使受到过一些是否有造假的质疑,也成功地将该品牌从一档娱乐节目转型为现实生活中的餐饮体验。

戈登主厨在节目中所塑造的高标准和对完美的追求,成为这些餐厅的核心价值,也开发出一系列由《地狱厨房》延伸的节目。

首先,在《厨房噩梦(美版) 第五季》中,戈登通过对经营困难的餐厅进行严格批评和全面改造,帮助这些餐厅重获新生;而在《厨艺大师(英版) 第一季》中,作为评审之一,指导业余厨师们通过一系列挑战来展示他们的烹饪技巧,还有针对年轻厨师的《少年厨艺大师 第一季》。

此外,戈登还主持了《地狱往返24小时 第三季》,该节目在仅仅24小时内对困境餐厅进行彻底翻新的节目,展现了他在高压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他甚至转向饭店业,在《地狱旅馆 第一季》帮助面临困境的饭店和旅馆进行改造,对管理、设施和服务的严格审查来提升其运营水平;而更具冒险性的《地狱厨神:异国寻味 第一季》则探索全球各地的文化和食材,学习当地的烹饪技艺,并挑战自己用当地食材制作出独特的菜肴,节目中展示他对食物和烹饪的无限热情。

《如果的事》则是一档结合烹饪、访谈和娱乐的综艺节目,戈登在其中展示烹饪技巧,与名人嘉宾互动,并进行烹饪比赛。

《地狱厨房》的实体餐厅选择在全球知名的旅游热点开设,亦成为游客和美食爱好者的必访之地。

例如,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凯撒宫酒店的地狱厨房餐厅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之一。

餐厅的设计和氛围完全复刻了节目中的场景,让食客仿佛置身于节目中,菜单中也包含许多在节目中亮相的经典菜品,如威灵顿牛排和焦糖布丁,招牌菜品成为美食爱好者和忠实观众的打卡项目。

位于伦敦马瑟街的地狱厨房餐厅,则展现了戈登主厨的英国出身的背景。

此外,杜拜的凯撒蓝水度假村中的地狱厨房餐厅提供奢华的用餐服务。

《地狱厨房》品牌将节目中的价值观和理念,成功地移植到现实的餐饮经营中,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在地狱厨房餐厅用餐是一种将电视节目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独特体验,无论是在装潢风格、服务标准,还是菜品的品质都致力于再现节目中的精髓。

除了食物和氛围,服务品质也是游客体验的重要一环。

《地狱厨房》节目中的领班角色在餐厅的运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服务的流畅与顾客的满意。

领班不仅在节目中对服务人员进行指导,亦展示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和高效管理的能力。

而现实中的地狱厨房餐厅,这样的领班同样是确保顾客享受顶级服务的中坚力量。加上主厨戈登拥有多颗米其林星星,整体用餐体验让顾客感受到明星般的待遇,进一步强化了用餐的特殊性和尊贵感。

从我个人的角度,地狱厨房的落地成功不仅在于餐厅与节目的紧密联系,也包含选择战略性(受到全球观光客喜爱)的地点开设,将节目中的烹饪精髓和紧张氛围带入了现实世界,将其餐厅成为了全球旅客旅游地图上的亮点。

这种转型的成功,不仅强化了节目的影响力,也是唯一仅有的行销操作,展示品牌如何在娱乐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顾客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跨越荧幕的完整体验。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