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打压,英国为什么会“不跟随”

心花手中开 2024-10-17 08:55:59

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

欧盟虽然最终还是表决通过了,但是,投票结果显示,支持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欧盟成员数量远低于投反对票和弃权票的欧盟成员数量。

就如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反对欧盟加征关税,并表示,欧盟委员会不应引发贸易冲突,需要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表示,这是“远离全球合作的又一步”。

再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坚决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称这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

也就是说,大部分成员国不想,更不愿如此,但又无可奈何。

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而今的欧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内部早已貌合神离,各怀鬼胎。

欧盟这样做,很显然是为了迎合美国,唯马首是瞻,而委屈欧盟各成员国,更不顾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得失荣辱。

为了讨好别人,哪怕自己遭罪受苦也毫不在乎。欧盟,愚不可及!

欧盟是表决通过了,可欧洲还有一举足轻重的大国——英国,又持有何种态度呢?

欧盟公布不久,英国也发声了。

当地时间14日,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雷诺兹表示,英国不打算追随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作为(贸易)大臣,我确实有权提出建议……我们一直在仔细分析,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行业与众不同,目前为止,行业本身还没有将相关请求提交给英国贸易救济署(TRA)。”

雷诺兹还批评英国上届政府在促进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做得太少”,认为英国“需要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

其实,早在7月份的七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上,雷诺兹就明确表态,英国不会效仿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雷诺兹强调“我们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不同于与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

那么,为什么雷诺兹会明确表态和欧盟唱反调,高调呼吁要和中国保持关系和接触呢?

对一个人大唱赞歌,极尽美言,这背后肯定有“猫腻”。

果不其然!

原来,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和财政大臣里夫斯计划即将访华。英方希望重新启动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而拉米更是表示决心彻底改变中英关系。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表示:“我们不想关闭英国经济的进出口。我们受益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包括与中国的贸易联系。”

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而深层原因,还有两点:

一是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尚未极大影响英国市场;

二是英国的去碳化需求。

三是和中国斗,没有好结果。

先解释第一个原因。

中国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是领跑世界,锂电池更是无人能及。每年出口到的国外的电车数量格外惊人。

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 522 万辆,一举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世界第一的国家,

2024年1-9月,汽车出口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照此类推的话,2024年汽车出口总量一定会超过去年的。

那么,如此多的电车主要流向哪里呢?

据去年数据来看,前三位的分别是俄罗斯 90.90 万辆、墨西哥 41.51 万辆和比利时 21.74 万辆。

而英国呢,排名第5,是 21.38 万辆。

一年进口二十来万辆车,对于一个有着近6861万人口的英国来言,微不足道,无足挂齿。

目前,英国市场主要是燃油车的天下,而电车,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电车,寥寥无几,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只有这么点的中国电车还不足以影响和左右英国的市场,所以才未引起英国的注意和在乎。

假若,中国的电车数量在英国急剧增长,急剧冲击市场,进而影响英国的经济的时候,那么,英国政府一定会担忧害怕,继而赶紧动用行政手段予以干预和调节的。

而现在呢,中国电车数量不足为惧,且还能引起“鲶鱼效应”,给英国带去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成绩。那么,英国何乐而不为?又为何去打压制裁中国的电车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去碳化。

去碳化,就是逐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就是在逐步递减,乃至取消燃油车的生产和出售,进而慢慢推行和普及新能源。

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坚持其竞选宣言中的承诺,即到2030年禁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

这项举措,无疑是在向英国高调宣布要终结内燃机的使命,推广新能源汽车。这便是“去碳化”最好的表示和行动。

自2030年后,英国的电车数量必将会与日俱增。不久的将来,必定是电车的一家天下。

既然制定了这样的目标,那么,英国必定会从现在开始要为电车大开绿灯,出台好政策,做好准备和服务。

作为英国最大的单一出口商品行业,80%的英国产汽车用于出口,占英国总出口额14%以上。而今,为了转型顺利,英国开始慢慢调整政策,引导制造商逐步、稳妥地减少燃油车的生产线,扩大电车的生产线。

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的数据显示,“由于制造商重新调整生产线以生产电气化车型”,2024年上半年英国汽车产量减少了3.4万辆,比2023年下降了7.6%。

同时,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也在制定一项工业战略,鼓励全球汽车公司在英国投资建厂。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头人的中国,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而在海外建厂,也是让中国电车早日在世界各地落地开花、繁荣昌盛的方式妙法之一。

最为担忧和气愤的是,诸如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打着保护地方主义的幌子,行打压、制裁别国之实。互惠才能互利,合作才能共赢。而这些国家的做法不仅是在赤裸裸地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更是在割裂世界市场,是在倒行逆施,是在自掘坟墓。

相比较之下,英国的开放性举措,就足以让人欢喜和爱戴。

中国电车进入英国市场,不会冲击和破坏的,相反,不仅能活跃市场,且还能进一步提高英国的“去碳化”速度,为即将到来的2030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亚迪欧洲和美洲业务执行副总裁李珂说,“英国可以迅速成为下一个电动汽车普及率非常高的国家”。

这话正应对了德国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创始人马蒂亚斯·施密特的估计——由于英国新的零排放汽车规定推高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英国将成为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催化剂”。

伦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法专家莫娜·保尔森指出,“电动汽车是绿化世界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拿大和美国的单边关税已经威胁到了世贸组织的全球贸易体系。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你试图在这个体系内运作,那么从长远来看,你就是在保护这个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和中国争斗,没有好结果。

虽然,英国并未和中国进行直接、残酷地经济斗争,但是,它可以分析和借鉴,发生在身边的美中、欧中争斗,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不说远的,单单近在眼前的欧盟和中国争斗,短处看,欧盟是胜利了,可放长远了看呢,欧盟,除了折本,就是后悔!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后,中方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制——对欧盟乳制品、猪肉和白兰地、大排量汽车等展开了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不管是乳制品,是猪肉及猪副产品,还是白兰地等,都是欧盟出口中国的主打产品。多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了这些欧盟商品的最大消费方。而今,中国开始反击报复,意味着要降低,甚至禁运这些商品。

不说别的,单单猪副产品,若中国不再消费,那么,别的国家也鲜有钟情的。欧盟只能把它丢弃,一文不值。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生猪生产国,消费了世界上大约一半的猪肉。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进口了价值60亿美元的猪肉产品(包括内脏),其中半数来自欧盟国家。

一旦减少,甚至禁运欧盟的猪肉产品的话,势必给予欧盟不可估量的打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没了中国市场,欧洲那些过剩的猪肉,将难以找到出路,这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从业者的收入。尤其是西班牙和法国这样的主要供应国,作为欧洲对中国出口猪肉最多的国家,面临的风险更大。

法国猪肉行业协会的副主席坦言,“没有中国市场,法国肉类企业很难维持下去”。

中国少了欧盟的猪肉产品供应,丝毫无须担忧,因为接替欧盟的供应商都急不可耐、应接不暇,譬如俄罗斯和巴西。

俄罗斯早就渴盼这一天了。

俄罗斯猪肉生产者联盟的主席也放话说,“希望在未来3—4年的时间内,俄罗斯猪肉能占到中国进口市场的10%”。

俄罗斯出口中心的高级副总裁信誓旦旦地表示,“俄罗斯想成为中国前三大猪肉供应国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已经推出了“肉类专线”项目。

前有车,后有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欧盟对中国电车施行过高的关税,设置贸易壁垒,让欧盟多国怨声载道,利益大损,近在咫尺的英国,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一位了解政府想法的英国资深商业说客表示:“对于出口商来说,(中国)报复意味着什么,以及关税对国内通胀意味着什么,这是财政部作为主要论据考虑的问题。”

跟着好人学好事。

既然欧盟不是好人,那为什么还要跟随应和呢?

不得不说,相比较欧盟,英国,是睿智清醒的,是高瞻远瞩的,是与时俱进的,是深谙商道的,是为国为民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