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46万大厂爆料:真心奉劝大家,千万不要从大公司出来后就去十几二十人的小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会后悔的!

哆啦的梦 2024-12-02 23:11:59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和朋友们聊天,说到未来的职场规划时,大家几乎都曾设想过在大公司升级打怪足够量后,去小公司做高管。

这种想法就好比读了清华研究生之后去偏远地区的学校拿编制,可行性很高。然而工作几年后,朋友们再聊起这个问题时,想法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小公司的生存环境,简直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自己在大公司积累的经验根本用不到!

年薪46万的前华为员工如是说:人生中超级后悔的决定,就是从大厂来到小公司上班,还是那种二十人都不到的小公司。

这种公司,没有完整的流程体系,没有良好的公司文化,而且人与人之间更卷,因为公司里的人都只信公司老人,比较排外,真的让人头大。

有一说一,这种环境是真的非常让人窒息,本来以为自己从大厂到小公司,就是高手到新手村,打怪手到擒来,结果现实是小公司的人乱拳打死老师傅,还让人没地儿说理。

这也让我想起我一个朋友的经历,她之前在上海某头部金融公司工作,因为身体原因,后续选择回老家上班。地区不同工作差异很大,即使她老家是省会城市,也不能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她先暂时在一家小型能源公司工作做过渡。

结果我朋友入职没多久就出现很多离谱的事情,多次让她惊呼“太神奇了”。起初她接到领导布置的一项工作,便顺嘴问了一句这工作的deadline是什么时候啊,没想到她领导当场愣住,然后问她deadline是什么意思,气氛一下尬住。

然后,因为这个deadline,她领导在之后每次跟她对工作的时候都要阴阳怪气一遍“你上海来的,应该明白吧!”

除此之外,朋友的直属领导会下意识的防着她,一边嘴上说要带她去见客户,这样工作更好开展,另一边搞双标,到了客户办公地门口后找出蹩脚理由,不让她进去,只让她在办公室门口坐着等,他自己进门谈。

后面朋友被公司的各种奇葩举动劝退后,选择了主动离职。一个月后,她收到了这家公司HR的微信,对方先问她找没找到工作,下一句话是:“现在想进公司上班的人可多了,但是招的又少,哎呀你明白吧!”

朋友说从大公司跳槽进入到这样的小公司的体验不要太糟糕,这种公司说它们是精神污染都不为过,真就是在恶心人。

比如给周围同事提工作建议,告诉他们怎么处理最便捷有效,对方非但不感谢,还会觉得你大公司出来的看不起他们小庙处事方法,完全不会就事论事的思考这个建议到底能不能帮助自己。

对此有类似遭遇的网友表示:正常,因为小公司没制度,很多都是关系户,并且会薅你大公司的经验值,最后再把你踢了。

真的麻了,但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跳槽,并不一定能每次都跳到大厂,人生一个阶段进入小一点的企业甚至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在这种进大厂很费事儿,不得不选小企业的情况下,如何筛选出靠谱,且能保持上升的小企业呢?

首选需要了解的一个概念是“企业生命周期”,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发展、成长、成熟、衰退。

其中发展期及前期成长期的小企业,业务大概率比较单一,规模在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管理混乱。这个阶段尽量不要去,因为非常容易让你all in所有时间精力但是收获一地鸡毛。

企业在成长后期时,基本算是步入了正轨,业务模式也基本稳定了,从之前的抓机会到有战略,管理体系也开始建立了。这个时期比较推荐进入,能保证你有足够多的上升机会,工作环境也不会太混乱。

而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公司尽量不要考虑,机会比较少,后续也可能为了节约成本搞裁员。

如果还是没明白上面的筛选方式,那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总,以注资的角度看目标公司的行业赛道发展前景、公司的业务模式与发展可持续性、创始人团队的背景与过往业绩、老板个人经历与格局。

调研完这些内容之后,再评估一下自己进这家公司能拿到多少资源,做到什么样的位置,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没有助益等。这些都看完后,基本就能筛选出还不错的“小而美”的公司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