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会战,何应钦让杨伯涛打开缺口放跑日军?邱维达当时记了下来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4-12-23 20:15:15

一九四五年的雪峰山会战也被称为湘西会战,日军在这一战过程当中被击溃,日寇在湖湘战场的五个师团被全部歼灭,也正是因为这一仗导致日军在芷江受降,成为了对方由盛转颓的关键节点。

时任陆军总长的何应钦

这一战过程当中,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时任陆军总长的何应钦在我方收紧包围圈的时候,他却忽然下令放开了一个缺口从而让日军的残部得以逃脱,那么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以雪峰山会战当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为例,再结合时任四方面军参谋长的邱维达的回忆,来说一下何应钦放跑日军的这件事情。

(原创不易,欢迎各位发财的小手点点赞和关注呀,蟹蟹)

一九四五年春,日军对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拉开序幕。日军统帅部将目光锁定在湘西地区的空军基地:芷江机场。

这座位于雪峰山北麓的军事设施,是日军亟需清除的战略目标。他们的战略构想是:首先摧毁这个重要的空军基地削弱中国空中力量,随后围歼国民党主力部队,最终打通通往四川的战略通道。在日军高层看来,这或许是他们在中国战场上最后一次扭转战局的机会。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日军必须突破湘西一线的中国守军防御。在得知一零九联队向龙潭区域推进的消息后,坂西一郎立即调动一一六师团向西发起进攻,企图对中国军队形成夹击之势。坂西一郎在作战指令中明确强调要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然而,这种想法实在过于天真。即便他们真能突破至重庆,又能改变什么呢?中国军民在抗战八年间早已经历过无数艰难时刻,从九一八事变至今的漫长抗战岁月中,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也从未动摇过抗战决心,更何况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接近尾声胜利在望,冈村宁次显然低估了此时中国军队的实力。

中国军队针对日军的进攻,精心设计了一个反八字形的包围战术:利用雪峰山区的地形优势,他们准备将来犯之敌引入预设的包围圈实施歼灭,四月末在雪峰山战事正酣之际,蒋中正对即将启程的宋子文表达了必胜的决心,强调一定要在湘西战场取得胜利。这场战役对中国军队而言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军事得失,更是为了挽回此前豫湘桂会战失利的声誉。中国军队看似且战且退,实则是王耀武将军运用韬略,步步诱敌深入早已布设的包围圈。

正当此时,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将进攻矛头对准了芷江,意图夺取这个对日军构成重大威胁的空军基地。这一举动立即激起了中国军队的强烈反应,由王耀武将军率领的第四方面军迅速投入战斗。

芷江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这里不仅是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所在地,更是中美联合空军的重要基地。一九四五年二月末,一支由中美联合空军组成的轰炸机编队从这里起飞,成功突破日本本土防空网,轰炸了东京皇宫,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一九四五年四月的国际形势对日本极为不利。美军已在冲绳登陆,苏联也宣布废除与日本的中立条约。面对盟军即将展开的全面进攻,日本本土防务告急。然而此时的日军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主力部队深陷两广,战线过长导致兵力分散,不仅要应对本土防卫,还要兼顾东北、华北和朝鲜等地区的防务。

在这种困境下,冈村一边调集军队加强华北防御,一边紧急调动两广日军向东南沿海集结,为日后回防本土做准备。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必然会遭受中美空军的打击。因此在大规模调动之前,他们必须先控制芷江机场。冈村随即命令二十军向湘西推进,意图占领芷江机场,为日军的战略转移扫清障碍。

芷江机场遗址

第四方面军采纳了陆军参谋长肖毅肃的建议,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们在邵阳部署部分兵力,充分利用雪峰山区的地形优势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同时将主力部队布置在武冈、新化之间,待日军进入雪峰山腹地后,十八军从粤西方向南下,94军和26军部分兵力则从广西边境向武冈以东挺进,形成合围之势。

在随后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一百军五十七团一营利用芙蓉山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抵抗,日军投入数千人力连续猛攻十余天,伤亡惨重却始终未能攻占阵地,被迫绕道洞口的日军不仅延长了行军路线,还面临严重的后勤补给困难。

此时,中国军队采取诱敌战术,有计划地向后撤退,引诱日军进入雪峰山区。等到日军意识到已陷入包围圈时为时已晚,处境十分危急。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传来:何应钦忽然下令给日军留下突围的空间...这一决定源于蒋中正要求何应钦尽快返回重庆汇报战况,为了能够及时完成任务,何应钦选择了快速结束战斗的方案!

那么,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吗?

这个重要的历史细节,最早见于时任第四方面军少将参谋长邱维达的回忆录中:那是一个深夜,邱维达在溆浦指挥所接到了王耀武的来电,电话中王耀武传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由于蒋中正急电催促何应钦返回重庆,要求他亲自向大会汇报湘西大捷的战况,然而此时前线战事尚未完全结束何应钦感到左右为难,他让王耀武与邱维达商议,寻求尽快结束战事的方案。

听到"尽快结束战事"这几个字,邱维达立刻意识到其中的深意,经过短暂思考后,他拿起电话回复王耀武:"要妥善结束这场会战,最快也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然而王耀武立即否决了这个提议,表示何总司令后天清晨就必须启程返回重庆,要求在他离开前解决战局。

面对这种急切的要求,邱维达试图讲道理:"战争如同吃饭,需要循序渐进。"他追问王耀武是否已与何应钦商议过具体方案。此时,王耀武终于道出实情:准备在胡琏部队的正面包围圈留出一个缺口,具体位置就在洞口公路附近,邱维达对这一提议深感忧虑,他质疑这样做是否得到基层指挥官的认可,以及对整体战局的影响。然而对方似乎已经做出了决定。作为参谋长,邱维达明确表态:"这种做法的利害关系不容忽视,我不能执行这个命令,请你直接与部队联系。"

邱维达,时任第四方面军参谋长

不久后,何应钦亲自打来电话,希望邱维达全面考虑王佐民提出的建议。最令邱维达难以释怀的是何应钦说的一句话:"军事要配合政治。"这个决定让邱维达百思不得其解,放走已经被围困的敌军,这在军事层面上完全说不通。

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在其他军事指挥官的回忆中得到了印证。十八军十一师师长杨伯涛回忆说,他们突然接到军长胡琏转达的上级命令,要求驻守石下镇的一个团全部撤离,转而集中兵力对敌人侧面发起进攻,这一调动直接导致包围圈出现了巨大缺口,被围日军发现生路后拼命突围,虽然奋力追击但战果远低于预期,这也是何应钦下令放跑日军的一个最直接的战场体现...

副师长王元直对此也表示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十八军不截断芷江、邵阳间的公路协同友军围歼敌人,反而要转移阵地改为防守态势?就在十八军各部队正在收紧包围圈,准备对第一一六师团发起最后围歼战时,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的电话命令改变了战局走向。

在此之前,中国军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果:收复山门,歼灭洞口日军守军,并准备一举消灭日军一零九联队。面对危急局势,日军一一六师团派出两个联队增援一零九联队,但均被我军击退,一零九联队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只能靠着野草和山泉艰难维持。

彼时,日军这支部队已经筋疲力尽,中国军队原本可以实施最后的围歼行动。

虽然如此,我军仍然在一天之内歼灭了包括联队长在内的1300余名敌军。这次胜利严重打击了日军南线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第三方面军在武阳大捷之后,连续在武冈等地重创日军。其中第九十四军的战绩尤为显著:我军夺回新宁后,第五师一路追击敌军至黄桥铺,与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在洞口、竹蒿塘地区合力阻击溃逃之敌,在追击过程中,在茶园镇、荆竹铺一带歼敌近千人,但不幸的是师长在阻击敌军突围时壮烈牺牲,随后日军战线溃败退至资江对岸,已无力对芷江机场发起进攻,六月初日军不得不带着失败的耻辱全面撤出战场。

时任171团团长的杜鼎

这场持续近两个月的湘西会战,国民党军队以伤亡近两万人的代价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这次战役不仅粉碎了日军占领芷江机场的企图,还迫使其转入防守态势,为正面战场发起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由于何应钦的这个争议性决定,一部分日军得以突围脱险,对此决定的质疑不仅来自邱维达,也包括其他多位师长和十八军的军官,不得不说,何应钦此举为这场胜利蒙上了一层遗憾的色彩。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