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9月20日、9月29日相继获批。
纵观过去三轮国土空间规划,在这一轮之前,广州的定位均高于深圳,而这一次被深圳全面超越了。
先看2010年之前的一批规划。
在本轮批复之前,国土空间规划还不叫国土空间规划,而是由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多份文件共同呈现,这次采取了多规合一,也即所有的规划都浓缩到了国土空间规划当中。
2010年之前,广州先后批复了《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统筹来看:
城市定位: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为广东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功能定位: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高效、繁荣、文明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型生态城市。
同期的深圳,从当年获批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来看:
定位: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功能: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这时候的深圳,除了经济特区一个高级别头衔之外,其余定位和功能,基本被广州全面碾压。
2010年之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开始,根据国务院2016年获批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定位: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功能: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定位: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功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这一阶段,由于广州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一起获批了国家中心城市,所以在城市定位中,增加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
相比于前一版本,两座城市的定位均得到了提升,深圳从华南经济中心变成了全国性经济中心,并增加了国际化城市的定位。
但整体上,地位与广州仍相差不小。
再看9月份批复的最新版本,深圳定位飞速提升,且超越了广州。
从上面可以看到,广州的城市定位相比于上一个版本有所提升,综合性交通枢纽变成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而深圳同样获得了这一定位。
表面上看,城市定位广州似乎更多,深圳头衔不如广州,但深圳的头衔更具含金量。
广州更多是历史底蕴铸就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科教文化中心,这些东西,深圳由于年轻,无法获得。但深圳这次获得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头衔,实际上,深圳已经是全国的科创中心,这是对深圳实力的追加和认可。
在功能定位上,深圳超越了广州。全国性经济中心,没有给广州,而是给了深圳。此外,对外开放方面,深圳成为了对外开放门户,而广州则是全国综合性门户。
在目标愿景方面,深圳更是全面超越广州,深圳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是将深圳作为中国体制优势的范本。
02 | 广州越来越难追赶深圳深圳定位超越广州背后,其实是深圳领跑规划,实力超越广州所致。
大多数城市发展跟着规划走,而有的城市则发展领先于规划,其中深圳、苏州就是典型代表。
公开报道中,深圳超越广州是2016年。但每年各省各市都会对GDP进行核定,或增调或下调,这些数据都会记录在自己的统计年鉴当中。
翻看两座城市的统计年鉴可以看到,深圳其实早在2012年,就超越广州了。
从修正的历年GDP数据来看,2012年深圳超越广州,登上了中国第三城宝座。2015年深圳将差距领先至1000亿,2016年领先2000亿+,2017年领先3000亿+,2018年领先4000亿+,之后略有缩小,2022年差距再度扩大至3500亿+。
2023年,深圳将差距再度扩大至4250.67亿元,这是深圳与广州之间差距历史第二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广州统计局
4200亿+的差距,在深圳规模大且增速又快的背景下,广州想要追赶深圳,难度越来越大。
有人说,广州与深圳之间的差距,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
这个影响当然有,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广州是副省级城市,深圳是副省级城市兼计划单列市。前者需要向中央、省上缴财政,而后者理论上只需上缴中央即可。
但事实上:
第一,当下五个计划单列市,都会向省里面上缴一部分,比例虽然低,但不是没有。
根据粤开证券研究院的分析,2019年广深贡献的中央、省、市可用财力比重分配为 57:10:33、57:1:42。
也即广州与深圳上缴中央的财政比例接近,都是57%。差距在向省里上缴比例,广州是10%,深圳只有1%,最终导致自留比例,广州比深圳低9个百分点。而由于深圳财政规模远大于广州,所以导致广深之间最终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广州只有深圳的一半。
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实际上深圳对中央的贡献财政,比广州高很多。
深圳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45.2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6532.4亿元;地方级收入4112.8亿元。
2023年深圳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是4112.8亿元,再加上一般债收入和各类转移性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874.1亿元。。
2023年广州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是1928.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4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8.7亿元、调入资金455.3亿元、上年结余115.4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91亿元后,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75.3亿元。
广州与深圳最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差约2300亿元,这里总收入都包含了中央的财政转移。
说了这么多,是强调一点。广深财政差距,主要不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而是两座城市创造财政能力的差距,最终导致留用比例相差不大,但最终的结果却相差2300亿元。
第二,广州是经济第一省广东的省会,有这个头衔在,差距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
虽然最终可用的财政收入,广州与深圳相差很大。但广州作为广府人心中的耶路撒冷,作为经济第一强省的省会,可以很大程度上抹平差距。
主要表现在,深圳每年向中央贡献的6000多亿的财政收入,最后由中央统筹调剂,会返还给广东省一部分。
去年中央对广东省(不含深圳市)财政转移收入是2354.57亿元,这是给除了深圳之外广东其他20个城市的。
去年给深圳的转移支付是443.8亿元。而转给广东省其余20个市的2354.57亿元,广州市就占了646亿元,占比27.4%。这里广州就比深圳多了202.2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各地统计局
高出202.2亿元,看起来并不高多少。但是,转移给其他城市的钱,相当一部分还是会被广州消纳掉,具体比例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但这是每个省对省会的优待,也是省会的特权。
此外还有卖地收入,广州过去一直都是深圳的两三倍。
永远记住一句话,没有一个省和自治区会亏待自己的省会和首府。
成都的快速成长,和四川每年获得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直接相关。四川因为有太多贫穷地区,所以每年获得的财政转移非常高,而这些转移,成都便是最大的利好享受者。
所以也有人说,是四川其他地区的贫穷,成就了成都,更成就了成都在四川省内的超级存在。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举例成都,是为了说明省会作为省内的大管家,具有天然的优势。
广州占到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红利,当然没有成都这么大。所以,最终广州的财力与深圳之间,还是会相差不少。
但再次强调一下,这种财力之间的差距,不是三级财政和二级财政造成的,而是两个城市创造财政的能力造成的。
或者说,产业实力造成的。
恰如我在分析宁波超越天津的文章中强调的,宁波超越天津,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两座城市产业强弱决定的。
同理,深圳甩开广州,让广州越来越难追赶,也是产业强弱决定的。
03 | 产业才是终极比拼本号在分析城市的时候,多次强调过两个观点:
第一,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经济问题,而所有经济问题的本质都是产业问题。
第二,城市之间的终极竞争,是产业竞争。
产业是城市的灵魂,是经济与人口的基石,没有产业,经济发展无从发力,无法提供就业,也就无法吸引人口。
城市的兴盛,必然是产业的兴盛。城市的衰弱,必然也是产业衰弱引发的。
至于人口的流向、经济排名等其他,都是产业作用的果。
深圳与广州,都是产业强城,都是工业强城,但深圳是强者中的强者。
深圳已然是工业第一城。
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深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67.96亿元。
同期的广州,没有公布2023年的数据,2022年广州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928.58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一,202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18.61。
广州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45.89亿元,只有深圳的不到一半。
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广州也只是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的规模以上营收4.85万亿元,广州为2.46万亿元。
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来看,深圳与广州拥有总产值超过千亿的产业,数量接近,深圳7个、广州6个。
但是,深圳仅一个信息产业,就足以吊打全国所有城市。
2022年,深圳市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5575.79亿元,位居第一,也位居全国第一。仅这一个产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广州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
全国拥有千亿产业(说的是单个产业,不是产业集群)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深圳是2.56万亿,苏州是1.2万亿,东莞是1.1万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广州的当家产业是汽车产业,2022年汽车制造业总产值6470.48亿元。2022年这一产业是深圳的三倍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州市统计局
然而,这一产业对深圳的优势,在去年与今年的发展下,优势在大幅缩小,这是今年上半年,深圳与广州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除了经济、金融、科创、产业超越广州外,深圳的高等教育实力也在逼近广州。
作为1979年才立市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医疗水平这些需要岁月沉淀的东西,一直都是深圳的短板。
但这些年,深圳利用雄厚的财力在拼命补短板,从今年的高考投档线来看,深圳虽然没有985/211高校,但其坐拥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已经是广东省第一了。
今年获批最近揭牌成立并开启首次招生的深圳理工大学,一出道便是王者。
之前普遍的预测录取分数线是560,结果最低录取线高达622分,最高录取分664分,与中山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相上下。
这意味着,考取深圳理工大学的难度和中山大学相当。刚刚成立,录取分数线就比肩985高校,背后既有这所院校包分配工作的直接优势,更有深圳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外溢。
从网传的广东高校录取分数线高低来看,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位于深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其次是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与深圳的深圳理工大学并列第三。
这样的深圳,广州恐怕再也无力追赶了,两座城市的排名,基本没有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