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到却不敢吃?这鱼是入侵物种,很多人却把它错当“国二”芝麻剑

踏雪寻梅意 2024-07-20 04:58:44

信息来源于网络。

以假乱真

四川的陈先生是资深的钓鱼爱好者,他并不以钓鱼谋生,因此对这项活动有着更多的热情,甚至对各自水生生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自发学习生物科普知识,成为了一个鱼类达人。当地的一个钓鱼群的群友每次钓到不知道品种的鱼都会在群里@他来解惑。

然后有一位群友的鉴定请求,让陈先生也犯了难。

只见该群友的钓到的鱼体长约30厘米,鱼身是灰褐色的还有很多黑色小点;长有胡子,体表没有鳞片;整个身体非常细长,有鲇形目的感觉。陈先生初步认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芝麻剑,学名是斑鳠,但他越看越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前往该群友钓鱼的岸边现场看。

经过仔细辨认,他认为自己的鉴定出错了,这不是二级保护动物,这是入侵物种!而且入侵程度很高,以至于反而变得不知名!它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部分国家的鲶形目鱼类——斑点叉尾鮰。

入侵物种,但威胁不大

斑点叉尾鮰是鲶形目鮰科真鮰属的鱼类,其原生于美洲的鱼类,因为含肉率高,肉质细嫩被多国引入进行人工饲养,成为了世界级的热门经济鱼类,我国是在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饲养的。这些被引入的物种几乎都会找到机会,主动或者被动的进入我国自然水系,有的对生态对人类造成了巨大威胁,而有的就像斑点叉尾鮰一样,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了。

不过好在它对我国生态威胁并不大,很多人几乎把它当成了我国的原生物种。

斑点叉尾鮰原本原属肉食性鱼类,食物链层级较高的物种经常会对非原生区域产生威胁。但斑点叉尾鮰经过科研人员的驯化后,变得可以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食,其出现在野外环境后,会以各自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及植物种子和小杂鱼为食,变成了类似分解者的存在;另外它们也没有毒,在生活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成为我国原生鱼类的猎物。

两种鱼的区别

芝麻剑是鲇形目鲿科鳠属的鱼类,其分布于钱塘江、汀江、九龙江、珠江、海南岛等水系,它们的背鳍棘和胸鳍棘及外包皮膜中是有毒腺的,被刺伤后可能会造成伤口麻痹,严重可能导致坏死,伤口坏疽和淋巴腺肿大。这么危险的鱼,却是所谓的珠江“四大名鱼”之一,据说其吃起来无肌间骨,肉质鲜美,难怪有毒也能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芝麻剑跟斑点叉尾鮰虽然连目分类都不一样,但乍一看,它们真的长得很像,对不了解的人来说,几乎达到了“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级别,但其实它们身上的区别还是很多的,都在细节上。

两种鱼的特色都是灰褐色的,较深的颜色集中在背鳍和鱼头,但是芝麻剑身上还会有一层灰白色的底色。离开水后,斑点叉尾鮰的颜色没啥变化,而芝麻剑则会变得更灰白色;斑点叉尾鮰整体更圆润,且身体比芝麻剑粗,尤其是肚子明显比较突出;芝麻剑的背鳍是三角形的,底连接背部,而斑点叉尾鮰则是凸出独立的;它们的尾鳍分叉差异明显,斑点叉尾鮰看名字就知道尾鳍分叉很明显,呈现剪刀的样式。而芝麻剑的尾鳍分叉就很圆润了。

另外,芝麻剑的胡子是白色的,上岸后依然很笔直,会向前或者两侧张开;而斑点叉尾鮰的胡子是黑色的,上岸后就会变得软趴趴。它们的斑点也有差别,这个特点有很直白的差异,那就是芝麻剑的斑点显然要密集许多,毕竟都叫“芝麻”剑了。

后记

虽然斑点叉尾鮰对生态威胁不大而且特别好吃,但是无奈长得跟芝麻剑太像了,导致很多人不敢随便吃。下次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拿出我的这篇文章来鉴别,不然还是蛮危险的。

最后给大家出道题,最后这张图是斑点叉尾鮰还是芝麻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