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不是一场值得夸耀的大会,也不是军事胜利的授勋大会,这是一场在军事战略上和战术上都处于失败的情况下,召开一次对蒋介石不满的大会。
实际上,这次“戡乱”大会在参谋总长顾祝同提议下举行的最高级别军事研讨会,是一场难以令人轻松的戡乱检讨会议。
会议是在1948年8月1日在南京举行,但无论是蒋介石还是顾祝同都不会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举行如此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在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做的诸多高级将领大都成为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1948年8月1日,国军各“剿总”、各“绥署”的军事首脑、各军军长和参谋长们在南京国防部大楼聚齐。
这些手握重兵权地方诸侯普遍心情不佳,因为等待他们的是一场难以令人轻松的戡乱检讨会议。
当时的情况并不让人乐观,在华北仅国军仅仅控制着剩下北平、天津、太原、秦皇岛、张家口等主要城市,而东北仅剩下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据点,北方各主要战场的攻守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看到了国军在长江以北随时都有倾覆的威胁,而江南半壁能否守得住,也实在是毫无信心。
但对于这些高级军政大员来说,也难得借此机会见一见,彼此疏通一下私人感情,尽管国防部严令保密,但彼此之间依旧是相互拜访,昼夜不断,无论如何谁也不会错过这个联络上司、处理私密的绝佳时机。
这些高级将领,笔挺的军服,铿锵的中正剑,英武的随从,闪亮的皮靴,每位军中翘楚无不显示他们的地位,——这真是一个疆域广袤的国家,眼前的排场很符合一个大国的风范。
此时“戡乱”战争进行到第三年,国军的总兵力在急剧减少。到1948年6月底,其总兵力只有 365 万人左右,其中正规军 105 个整编师(军)、285个旅(师)、198万人;非正规军53万人;特种兵及海、空军共 45 万人;后方机关及学校 69 万人。而能部署在第一线的正规军仅有 249个旅(师)共174 万人。
这次国防部将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会议由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三人轮流主持。内容早就公布,主要是:
“(一)剿匪军事之总检讨;
(二)对匪军战法之研究及我军战法之检讨;
(三)我军机械化装备及后勤之检讨;
(四)华中作战之检讨;
(五)总体战之检讨;
(六)兵员征补之检讨;
(七)提高士气之方法。”
会议由国防部长何应钦主持,参加国民党“军事检讨会议”的人数除了蒋介石、国防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顾祝同之外,空军司令周至柔,海军司令桂永清,各主要战区的司令官以及海陆空军的主要将领几乎悉数到会:白崇禧、林蔚、刘斐、萧毅肃、关麟征、王叔铭、郭忏、汤恩伯、范汉杰、杜聿明、宋希濂、黄维、李默庵、霍揆章、孙立人等,刘峙和胡宗南由于军务繁忙派来了各自代表。再加上国防部各厅厅长、各局局长,各剿总、绥署参谋长,各军军长和参谋长等,共计120余人。白崇禧对于此次会议颇不以为然,开了一半就走了,原因的看不上童养媳(何应钦)。
军事检讨会议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但会议的主要内容仍被一些外国通讯社记者获悉,并加以披露和评论。地下党也将会议内容上报组织。应该说,这次会议内部弥漫着失败主义的情绪和对统帅部的强烈不满。
但在蒋介石看来,眼前的失败都是暂时的,他麾下的国军将帅们急需一场严肃的检讨会议凝聚意识,以挽狂澜于既倒。而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学生没有听校长的话,没有贯策总统的意图。
蒋介石在会议中首先讲话,核心内容就是把两年军事失败的责任,直接甩锅于前线将领指挥无能、贪生怕死,畏缩不前,保存实力,军阀习气严重。这话一出口,大都说一线将领都不承认,但碍于校长的面子不敢说,但白崇禧敢,他可不是黄埔系,再说老蒋越丢人他就越高兴,他立即驳斥道:“将失败的原因推诿给一线的将领没有任何道理,任何战事无论大小,最高统帅部一手包办,坐在南京,凭过时的情报,在图上指挥。干涉小到一个团的细部行动,下级明知错了,也遂令执行,以免负责。这种指挥办法,再加上腐败的政治,当然除失败是没有第二条出路的,完全怪罪将领是碍难接受的。”对此国防部长何应钦也颇有抱怨,他曾经向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少将说:委员长时常直接发布命令,不通知我和参谋总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蒋介石对于桂系的不给面子十分不满,但毕竟白崇禧实力在那里,蒋介石也不好怎样,但也给出了药方:“恢复革命信心、重振官兵士气”。具体理解就是,精神上绝不能被共军缴械,要鼓舞其北伐、抗战时的勇气,和共军血战到底。只要恢复了革命勇气,“激发良知,痛切悔改,就一定能成功”,这和废话没什么区别。
当会议进行到了第三天,总统府参军长林蔚希望何应钦把这两年的国军损失给大家报告一下,何应钦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公布数字:“死伤、被俘和失踪总计三百万人,损失步枪一百万支、轻重机枪七万挺、山炮野炮重炮一千多门、迫击炮和各种小炮一万五千多门,再加上损失的战车、装甲车、汽车、通讯器材和各种弹药,不计其数。”虽然所有与会高级将领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这么大的损失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凯申物流公司”真的发达啊,运输物流成效如此之大。那天蒋介石校长没有到会,当得知何应钦泄露物流公司的核心数据之后,把何应钦狠狠地骂了一顿。总统府参军长林蔚事后也向蒋介石承认错误。
第四天蒋介石再次主持会议,见他学生大有信心不足,抽头丧气之感,于是他说:“”这二十多年来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但总是抱着大无畏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决心。两年来与共军作战虽然受到挫折,大家要同心同德,共度时艰,决不可以散布悲观失败的论调以致影响国军士气”。并再次强调:“必须彻底检讨失败的原因何在?”必须“彻底反省自身的精神如何?”要“激发良知”、“痛切悔改”“明廉知耻”、“明耻教战”,争取“在会议以后,能真正有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革”。最后总统训示高级将领:研究哲学与思想战争之重要,复明告以匪哲学之出发点,及望所收之效果,使吾辈知所警惕,而谋应付之道”。
在随后的自由发言和相互交流中,一线打仗的将领们在几乎所有的发言中,都在申诉各自的困难,要武器、要新兵、要军粮、要器材、要车辆、要弹药,当然还要钱。汤恩伯说:“当年在江西的时候,共军最多不过十万,我们尚且无法消灭,如今共军不下二百万,这仗还怎么打啊!”随着会议的进行,谁要为这两年的失败负责成为主要话题,这些人不敢指责蒋介石,于是就把怒火矛头指向陈诚,时任新疆警备总司令的宋希濂更是直接指名道姓斥责何应钦、陈诚都是无能之辈,尸位素餐。可以说,军事研讨会成立相互攻击的大会,连蒋介石都无法控制。
戡乱检讨的核心自然是检讨战事失败的原因。这次会议重点检讨分析了三场战役的失败,分别是:宜川战役胡宗南败于彭德怀,豫东战役区寿年兵团败于粟裕,襄樊战役康泽败于陈赓。怎么检讨呢?宜川战役是胡宗南指挥的,蒋介石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了胡的指挥失误,重点表扬了刘戡、王英俊、严明三位黄埔将领,能够杀身成仁的革命勇气,值得大家效仿。(蒋公,你是有多希望大家去死啊),而豫东战役,蒋介石斥责邱清泉的骄横跋扈,指责他不听指挥,坐视区寿年兵团全军覆没。重点是批评襄樊战役中指责白崇禧救援不力、贻误战机。白崇禧自然不认。当即就炸了,蒋桂内斗如此,何谈什么亲爱精诚。
会议期间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会议期间,国防部作战厅长地下党员郭汝瑰把一本共产党东北野战军印的《目前的战略问题》附在文件后面呈递给蒋介石。蒋介石不知道这本小册子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的节选本,阅过感到“很高明”,遂批上“印发”二字,作为大会学习材料。与会代表中有明白人,读过“共匪”资料,这些人目瞪口呆,惊愕地窃语:“简直成了毛泽东主义的学习大会了。
1948年8月9日南京军事检讨会议结束,参谋总长顾祝同代表蒋介石确定了最后的作战方案,即:为巩固长江以南防线,防止共军渡江起见,应暂时停止战略性进攻。将现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部队,编组成几个较强大的机动兵团,将原有的小兵团改行归并。这几个兵团应位于徐蚌、襄樊、信阳地区。主要任务是防止共军渡江,并相机打击共军。长江以南迅速编练二线部队一百五十万。东北战场彻底集中所有兵力,集中于热河、辽东,确保华北。蒋介石会后召见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等高级将领十五人,分别训诫:“期望忠勇奋发,以发扬我革命军之光荣历史”。也是这些黄埔高级将领们最后一次全员团聚。
作为一场闹剧非但没能解决问题。蒋介石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下面,用他自己话说就是:“精神墮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動搖,責任的关念完全消失”。
严肃的检讨大会变成了灌鸡汤和互相甩锅,不完蛋才有鬼,但没办法,要是认真检讨,蒋介石就得第一个下台,事实上这只是国民党集团在大陆最后的疯癫。
此后,经历了1948年9月~1949年1月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军土崩瓦解,颓败之势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