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月”还是“水滴石穿”?期末数学题引热议,看了答案笑死

槽楠 2025-01-20 18:16:40
“海底捞月”还是“水滴石穿”?期末数学题引热议,看了答案笑死

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数学老师,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深圳南山区小学期末考试的事刷屏了。说实话,看到那道“海底捞针和水滴石穿哪个概率更小”的题目时,我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不过笑完之后,我的心情又沉重起来。这些年,我看着教育一步步走向“内卷”,考题越来越“花哨”,却常常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这张试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六页密密麻麻的题目,字体小得像蚂蚁搬家,这已经让很多孩子望而生畏了。更要命的是,这些题目处处设置“陷阱”,不仅要会算,还得懂成语、懂科学、懂生活常识。

记得我刚开始教书时,试题都很单纯 - 加减乘除、分数计算、简单应用题,考的就是最基础的数学能力。现在呢?一道题里能融入三四个学科的知识点,搞得像是在考综合素质。

这种考法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前两天,我特意去问了几个学生对这次考试的感受。一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小女孩说:“张老师,我看到试卷的第一眼就想哭。做到我连最简单的加法都算不清楚了。”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阵难受。考试不是为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可现在的考试,却让很多孩子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很多人觉得,题目越难越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实际上,超出认知水平的难题只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恐惧。

二是一些老师在出题时过于追求“创新”。把语文、科学等元素融入数学题本没错,但要考虑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三是教育评价体系出了问题。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比拼升学率,比拼考题难度,却忽视了最基本的教育规律。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提几点建议:

对考题设计者来说:回归教育本质,用适合的难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题目可以有新意,但一定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对家长来说:不要过分焦虑。孩子考不好这样的题很正常,重要的是帮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

对学生来说:遇到特别难的题不要灰心。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每道题都要做对的。

我想说的是:教育不是一场竞赛,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的过程。那道“海底捞针”vs“水滴石穿”的题目,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反思什么。

看着窗外正在打球的学生们,我在想:也许20年后,他们回忆起学生时代,应该记住的是学习的乐趣,而不是那些让人窒息的考题。

你说呢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