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反应迅速,超10万亿产业新风口,硬挤上了车!

觅渡新语 2024-10-17 14:37:03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

据《常州日报》7月21日报道,常州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于7月19日开工,同日,基地“车能路云”一体化方案发布。新闻称,常州要“争创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基地。”

一、风口初见端倪,巨头纷纷抢滩

今年以来,智能驾驶持续高热。

最广为人知的是“萝卜快跑”。据新闻报道,“萝卜快跑”开展自动驾驶甚至完全无人驾驶运营,截至2024年4月19日,“萝卜快”跑累计向公众提供乘车服务600万次。目前,“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余个城市全面开放,面向公众常态化试运营。其中,“萝卜快跑”在武汉、重庆、北京、深圳开启了全无人自动驾驶运营。

另据《环球网》2024年4月29日报道《马斯克推迟访印数日后突然来华,印媒关注》,新闻分析称,马斯克以“特斯拉公司的业务繁忙、自己脱不开身”为理由,推迟原定的访印计划,却在北京车展期间突然乘私人飞机来华,意在推动特斯拉旗下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华落地,并寻求中方许可,以将特斯拉在中国境内收集的汽车驾驶数据传输至国外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

一女子搭乘无人驾驶汽车 AI生成图

此外,关于华为智能驾驶、蔚来智能驾驶等相关新闻,也时常见诸媒体。

国际、国内巨头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动作持续不断。由此可见,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的集大成者,是即将到来的下一个超级产业赛道。谁抢得了先机,谁就在未来的新兴产业中获得有利地位。

本月初,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重庆等20座城市(联合体)入选。预期成果包括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力争2026年搭建统一共用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图: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智能化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重塑。种种信息表明,智能驾驶的商业应用及相关基建,正在按下加速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从“绿色能源跑更远”到“智能驾驶更智慧”,智能驾驶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角力。早已名声远扬的“新能源之都”常州,虽然不在上述应用试点城市名单之中, 但是常州凭借自身的敏锐度,已经谋得先机,硬挤上了车。

二、产业新赛道,城市新竞争

智能驾驶“主战场”在L3、L4级

根据国家标准,智能驾驶可以依据技术难度,分为从0级到5级的6个级别。

比如,最低的L0级,最具代表性的技术表现,就是多数车辆早就拥有的定速巡航功能;

L3级别,意味着驾驶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双手完全脱离方向盘;

L4级上升到高度自动化阶段,像目前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就属于这一级别;

L5级智能驾驶则可实现全自动化,理论上,达到该水准的车辆可以取消刹车踏板和方向盘,车内只有乘客。

目前,全球智能驾驶技术的竞争,特别是商业化应用层面,“主战场”还是在L3、L4级阶段。研报认为,构建车路云一体化是我国重要战略,政策密集发布,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建立。

顺丰无人车在路面行驶

近期,智能驾驶给人一种突然加速的观感,主要是由于多座城市推进自动驾驶,由前期测试到商业运营,离百姓日常生活越来越近。

要实现自动驾驶产业化,不仅要研发“聪明的车”,还需要“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可以说,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网联赛道,已然拉开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

以这次批复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情况来看,每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各有侧重。

如上海注重场景开放,在嘉定开放了“大流量、高动态、高复杂”自动驾驶高速公路应用场景;

厦门主要聚焦“BRT公交应用广域覆盖”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淄博将无人环卫、末端低速物流等作为重点示范场景;

长沙建立了国内首个全无人24小时不间断封闭测试场;

国内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超5000家,其中五分之一在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竞争中,也有一些三线城市脱颖而出。如浙江德清县,因为阿里L4级无人驾驶卡车测试项目落户,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与杭州、桐乡组成“联合体”入选试点城市名单。

此外,湖南衡阳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智慧交通项目;山西阳泉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

三、常州反应迅速,抢先布局新风口

自动驾驶领域掀起的新一轮城市角力,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产业竞争没有止步之时。以汽车产业为例,正当大家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比拼是一个决定性“变量”之时,眼下又迅速进入了智能驾驶这一新赛道。目前的格局也表明,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有前瞻性的城市。

常州政策“领航”,加速抢占赛道。7月19日,常州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开工仪式在溧阳举行。现场,常州智能网联测试基地“车能路云”一体化方案发布,进一步增加智能出行光储充换系统、智能出行一体化云端系统,支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和相关标准完善。

常州产业布局合理,善于扬长补短。常州经济和科技基底良好,在新能源电池与整车制造方面具有长处,在持续发挥产业优势的同时,与周边城市做好产业互补,形成合力,将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智能交通系统进一步发展,并带动汽车、传感器、通信、算力等细分领域共同发展。

2023年,常州新增充电场站436座、充电桩超4600个,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单月渗透率接近50%。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的建设, 将降低常州及周边城市整车企业的研发周期和检测成本,为江苏省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随着各个领域技术进步的叠加,要处理好与既有行业、群体的发展关系,就必须为创新落地创造适宜的社会土壤。这是更高层面的城市竞争课题。

地方层面,在北京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之外,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广州、重庆、青岛、济南等城市,也都发布了各个层级的针对智能驾驶汽车测试和示范应用申请、运营以及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影响商业化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限制,正在逐步解除。

常州地处苏南,一方面城市自带谦逊务实的属性,既不机械保守,又不好高骛远,自古就有干事创业的土壤;另一方面,近现代现以来,这里深受海派文化影响,是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在经济发展上时常领风气之先。当前,常州携新能源之都的优势,抢占汽车“智能网联”新赛道,当然在情理之中。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在中性预期情景下,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计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8%,产业发展将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底层技术不断迭代,产业整合与变革加速演进。继电动化之后,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趋势渐成主流。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半场”势不可当,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当其时。在这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到底哪座城市会成为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