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干:29岁当湖南一师校长,曾坚持要开除毛主席,下场如何?

晓涛评历史 2024-11-09 13:14:46

张干:29岁当湖南一师校长,曾坚持要开除毛主席,下场如何?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他年仅29岁就执掌湖南一师,是当时最年轻的师范学校校长之一。他严谨治学,却因过于古板守旧而与学生发生激烈冲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曾下令开除17名学生,这些学生中就包括后来改变中国历史的毛泽东。当年的这场师生对抗,让他不得不离开校长之位。35年后,当年那个被他要求开除的学生已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而他却沦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员。面对这般境遇,他会获得怎样的结局?这位曾经对毛泽东说"这样的文章,我辈同事中有几个做得出来"的张干校长,他的人生轨迹为何会如此跌宕起伏?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段师生情缘最终又会走向何方?

一、张干的早期教育生涯

张干出生于1884年,湖南湘潭县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教书先生,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在那个时代,科举制度仍是读书人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年幼的张干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每天清晨便开始诵读四书五经。

1900年,16岁的张干考取了秀才功名。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消息传遍全国,这让年轻的张干深感国家教育改革的迫切性。1902年,他考入湖南中路优级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湖南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开设了中西结合的课程。

在校期间,张干表现出色。他不仅精通传统经典,还自学了英文和数理化等新学科。1908年,24岁的张干以优异成绩从湖南中路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同时获得了举人功名。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一个人同时具备新式教育文凭和科举功名。

毕业后,张干被母校留任教职。他先后教授国文和历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1909年,他被推荐到北京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在北京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新派知识分子,开始接触新的教育理念。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干回到湖南,先后在省立第一中学、省立长沙女子中学任教。他在这些学校推行严格的教学制度,要求学生勤奋读书,循规蹈矩。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略显古板,但确实培养出不少优秀学生。

1913年,29岁的张干被任命为湖南第十师范学校校长。这一任命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因为他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师范学校校长。第二年,随着湖南教育体制改革,第十师范与第四师范合并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张干继续担任校长职务。

在担任校长期间,张干延续了他一贯的严格作风。他创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教师每月都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同时,他还修订了校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措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日后的学潮埋下了伏笔。

二、严谨治学与教育理念

1914年,张干正式接任湖南一师校长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他首先制定了"湖南一师学生守则",共计三十二条。这些规定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纪律、言行举止等方方面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早起条例",规定学生必须在清晨五点起床,六点前完成洗漱,准时参加早读。违反者轻则记过,重则取消奖学金资格。

在课程设置方面,张干坚持"经史并重"的传统。他要求一年级学生必须背诵《论语》《孟子》等经典,并且每周举行一次背诵考试。对于新式课程如算学、物理等,他也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每月月末,全校统一举行月考,成绩不及格者需要补考,连续三次补考不及格则予以退学处理。

这种教学制度与前任校长孔昭绶形成鲜明对比。孔昭绶在任时,采取开明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关注时事政治。他常常组织学生举办读书会、辩论会,讨论国家大事。而张干则明令禁止学生参与任何政治活动,要求他们"专心读书,不问世事"。

张干的管理方式在教师群体中也引发争议。他规定教师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教室,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每周上交教学进度报告。这些要求虽然体现了他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但也让许多老师感到压力巨大。

1915年初,张干又推出了"学业评定新制"。这个制度将学生的各科成绩细分为若干等级,并与奖学金、升学资格直接挂钩。这一举措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创性的,但也因为过于苛刻而招致非议。

在日常管理中,张干特别注重学生的行为举止。他要求学生穿着必须整洁,不允许留长发,说话要轻声细语。甚至连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要经过学校审查。这些规定让许多习惯了自由氛围的学生无法适应。

更让学生不满的是,张干禁止学生订阅进步刊物,也不允许他们私下组织读书会。他认为这些活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每当发现学生私藏《新青年》等刊物,就会予以没收,并进行批评教育。

在教学理念上,张干主张"师道尊严"。他要求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不得顶撞质疑。这种理念与当时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平等精神显然格格不入。即便是一些老教师,也认为他的做法过于保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监督这些规定的执行,张干设立了专门的纪律检查员。这些检查员每天在校园巡视,记录违规学生的名字,定期向校长汇报。这种近乎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让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

三、1915年风波的深层原因

1915年的湖南一师学潮,表面上是因为学费问题引发,实则是多重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一年春季,湖南督军汤芗铭以军费开支紧张为由,下令停发各级学校经费。张干随即宣布,所有学生必须缴纳每学期10元的学费,否则将被勒令退学。

这一决定立即在校内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湖南一师,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10元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更重要的是,免费教育是师范学校的基本制度,也是吸引众多寒门子弟就读的重要原因。

学生自治会立即组织会议,推举代表与校方交涉。但张干态度强硬,坚持认为这是上级的决定,学校别无选择。学生代表转而提出分期缴纳的建议,也被张干以"规矩不容讨价还价"为由拒绝。

事实上,张干与汤芗铭的关系非同一般。1914年,正是在汤芗铭的举荐下,张干才得以出任湖南一师校长。当汤芗铭提出停发经费的要求时,张干不仅未向上级据理力争,反而第一时间将压力转嫁给学生。

学生们发现与校方对话无望后,开始采取更激进的行动。他们在校内张贴大字报,揭露学校的不合理做法。一些学生甚至翻墙外出,到长沙城内散发传单,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张干对此采取高压措施,下令撤除大字报,并要求学生自治会解散。这一举动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学生们开始以集体罢课来表达抗议,并得到了一些进步教师的支持。

当时的湖南正处于军阀割据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汤芗铭为了巩固统治,大力推行军事化管理。他要求各级学校效仿军营制度,严格管理学生。张干的一系列措施,正是这种政策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已经开始在学生中传播。《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观点,让学生们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产生质疑。他们要求参与学校管理,争取更多自主权利。这与张干的教育理念形成了根本对立。

随着事态发展,学潮已不仅仅局限于学费问题。学生们提出了包括废除苛刻校规、保障言论自由、承认学生自治会地位等多项诉求。这些要求实际上反映了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

事态最终在1915年6月达到高潮。一批学生组织了请愿团,准备直接向湖南省教育厅反映情况。张干得知后,立即将17名学生代表记过处分,并威胁要开除他们。正是这一决定,导致了后来著名的"开除风波"。

与此同时,长沙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开始声援湖南一师。他们认为这不仅是一所学校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湖南教育界的发展方向。学潮逐渐演变成一场影响全省的学生运动。

四、开除风波与下台

1915年6月20日,张干在校务会议上宣布了一份开除学生的名单。这份名单上有17人,其中就包括了后来成为中国革命领袖的毛泽东。张干给出的理由是"煽动闹事,扰乱校纪"。消息传出后,立即在校园内引发轩然大波。

当天下午,全校近400名学生自发聚集在大操场上,要求校方收回成命。一些学生甚至爬上了教学楼顶,威胁说如果学校坚持开除同学,他们就要跳楼以示抗议。面对学生们的激烈反应,张干仍然坚持己见,并下令保安关闭校门,禁止学生外出。

这一举动更加激怒了学生。当晚,数十名学生翻墙出校,连夜赶往省城长沙,向当时的湖南省教育厅告状。他们带去了一份详细的申诉书,列举了张干的种种不当行为,包括强制收取学费、打压学生自治会、限制言论自由等。

第二天,省教育厅派出调查组进驻湖南一师。调查组通过走访师生,很快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严重。不仅学生对张干的管理方式普遍不满,就连一些教师也对他的做法持反对态度。

6月23日,《大公报》《申报》等多家报纸相继报道了湖南一师的风波。社会舆论大多同情学生,认为张干的做法过于苛刻。一些在长沙的知名人士也纷纷发声,呼吁学校收回成命。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张干仍然不肯让步。他在给省教育厅的报告中坚称,开除学生是为了维护校纪校风,如果屈服于学生的要求,将会动摇学校的管理根基。

6月25日,事态出现转机。省教育厅厅长亲自来到湖南一师调解。在与各方代表会谈后,教育厅做出了调处决定:撤销17名学生的开除处分,改为记过处理;同时,张干必须辞去校长职务。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一个折中方案。学生保住了学籍,但张干也因此失去了他深爱的教育事业。6月28日,张干正式提交辞呈。当天下午,他收拾行装,悄然离开了执掌两年的湖南一师。

张干离职后,省教育厅任命易行道为代理校长。易行道上任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取消了部分苛刻的校规,恢复了学生自治会的活动,并承诺分期收取学费。学校的紧张气氛这才逐渐缓和下来。

这场风波过后,湖南一师的教育方针发生了明显转变。新任校长不再沿用张干的严苛管理模式,而是采取了更为开明的教育理念。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由讨论时事政治,组织课外活动。这种变化为后来湖南一师成为革命策源地奠定了基础。

当年被张干要求开除的17名学生,后来大多投身革命事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毛泽东,他在湖南一师的经历,对其革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张干本人,则在离开湖南一师后,转任了一所普通中学的教员。

五、后期生活与历史评价

离开湖南一师后,张干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1915年秋,他接受了长沙城南中学的聘请,担任国文教师。在这所普通中学里,张干依然保持着严谨的教学作风,但不再像在湖南一师时那样强势专断。

1916年春,张干收到了家乡嘉善县的来信,邀请他回乡主持县立中学的工作。考虑到家中老母年迈,张干接受了这个职位。在嘉善期间,他主要致力于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为学校添置了大量图书和教学器材。

1918年,张干编写了一部《诗经选注》,这是他多年研究诗经的成果。该书采用新式标点,并加入了大量考据资料,在当时的教育界颇受好评。同年,他还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论师范教育之改革》一文,反思了自己在湖南一师的经历。

1920年代初,张干的教育理念出现了明显转变。他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主张,在课堂上也不再完全拘泥于传统教学方法。他允许学生自由讨论,甚至组织学生观看新式话剧,这在当时的县城中学还是很少见的。

1923年,张干被浙江省教育厅聘为督学。在这个职位上,他走访了全省数十所中学,写下了大量考察报告。这些报告详细记录了当时浙江省中等教育的现状,现在已成为研究民国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1925年,年过半百的张干回到家乡,在自己的老宅开办了一所私塾。这所私塾虽然规模不大,但教学方式却很特别。他既教授传统经典,又讲授新知识,还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工厂、农场,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

1927年,张干参与编纂《嘉善县志》,负责教育部分的撰写工作。在县志中,他详细记录了嘉善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式学堂的兴办情况。这些记载为后人研究江南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1930年,已经年迈的张干将私塾交给弟子打理,专心致力于著述工作。他整理出版了《诗经训诂》《春秋左传笺注》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虽然未能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但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1933年冬,张干因病在家中去世,终年64岁。他生前将毕生积累的藏书捐赠给了嘉善县立图书馆。这批藏书中不仅有大量古籍,还包括他在任教期间收集的各类教育资料。

张干去世后,其弟子在嘉善为他立了一块碑,碑文记载了他一生从事教育的经历。碑文中特别提到,他晚年常常感叹教育应当"既重传统,又需与时俱进"。这或许是他对自己早年教育实践的总结。

1950年代,当年在湖南一师就读的一些学生,在回忆文章中也提到了张干。他们认为,张干虽然管理严苛,但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严格,培养了不少人的治学态度。这些评价,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对张干这位教育家的复杂态度。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