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86、假如从苏州府刘家河出发的舰队改变了初衷

弓长历史 2024-08-18 16:14:36

六月里,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从苏州府刘家河出发了,这支舰队由六十二艘大船组成,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船上载有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以及大量物资(注:八十多年后,发现美洲的哥伦布舰队仅有三艘舰船,一百二十人,船长仅75英尺)。他们要去哪里?干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船?

这事发生在1405年,明朝皇帝朱棣统治期间。这支舰队的总指挥是郑和,是个曾叫马三保的太监。他们奉皇帝之命出使西洋。那时侯,人们称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为了按时出使西洋,他们预先在今苏州太仓市刘家河一带修造了许多船只,完成了物资仓储补给,开展了人员集训工作,直到六月份,才乘气候适宜之机,从此出发,经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这是他们首次出海,先到了占城(今越南南方),又到了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

他们去干吗?有人说,他们去找建文帝,因为朱棣武力政变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人或尸,他不放心,担心他们复辟,所以派人秘密查找建文帝,国内没找到,才到国外去找。这似乎有道理,又似乎不合常理。找建文帝要用这么大一支船队?有人说,这是明成祖朱棣想宣扬国威,拓展海外贸易,这似乎合乎道理。这样一支庞大而又先进的舰队,开到那里,那里的人们都会惊叹,都会心存恐惧。实际,惊叹是必然的,恐惧是不必要的,因为这船队虽大,人虽多,还带枪弹,但他们是为对付海盗用的,不是针对当地民众的。他们每到达一个国家,都会递交国书,表明来意,赠送礼物,友好交往,希望他们今后愿意与中国交往。因此,当地的国王、民众,往往会从恐惧转为惊叹,从惊叹变成欢迎,或设宴接待,或回送礼物,或交换物品,或带着礼物随船到中国回访,想亲身见识一下中国的模样。

就这样,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率舰队出海,规模最大一次有两百多艘大海船,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一次到达非洲的木骨都索(今索马里摩加迪沙)。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和哥伦布航行美洲,早了半个世纪,如果以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和武装实力,象西方一些国家那样以征服、掠夺为目的,那么中国就会有许多海外殖民地,就会获得无数财宝,明朝的国土会更广,国力会更强,中国的历史也会因此改写,更不会在百年后出现海禁的状况。

实际上,中国并不要学西方的征服与掠夺,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初衷,结果就会改变许多。

假如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贸易交流为主,而不是以宣扬国威为主;贸易以民众需求为主,而不是以奢侈品、珍奇品为主;以官方鼓励,民间贸易为主,官方只为民间贸易探路搭桥,明朝的海外贸易一定会大规模发展,明朝也会因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而带动国内生产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变革,使得民富国强。

假如郑和下西洋改变一下初衷,以促进贸易为主,不那么妄自尊大,好大喜功,除开始出海时必需有较大规模外,其他各次出行缩小规模,这就既可节省大量国家开支,又可增加延续活动的可能。这样,郑和虽因出海时死于海上,可能只有七次下西洋,但舰队可能还会继续进行,或者会有更多的民间商船出海。随海外贸易增多和财力的增强,也许就不会因经济负担而禁造大船,全面禁海,弱化海军,也就可能没有倭寇的大规模侵袭活动了。

假如郑和下西洋改变了初衷,因此明朝没有以后的禁船禁海,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扩大,海军发展不断增强,也许就没有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假如,历史不会因假如而改变,历史之所以这样发展,自然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苏州太仓市郑和公园郑和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