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27日,入夜不久,六套乡善友庄(现盐城市响水县六套乡善友村)村东,村民李香家的院门在暗夜之中悄然敞开了一道缝。
随后,五六个矫健的身影快速闪出门外,众人出门之后,便沿着村间的土路,疾行出村而去。
这群人是由中共灌涟阜边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甘柏,所带队的抗日工作组人员。
当年,日伪活动十分猖獗,当地各处据点内的敌军,对我抗日活动极限施压,天天扫荡、处处封锁。
为了在当地积极开展抗战活动,甘书记等人经常选在狂风大雨、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当中,奔走于六套、七套、老舍等地区,以避开敌人的搜捕、盘查。
当夜,也是一个坏天气。
北风呼啸,铅灰色的冻云低垂在天际,间或飘洒下的小雪粒才落到人们的脸颊之上,便快速地融成了微湿的水滴。风一吹,冰水顺着人们的衣领侵入,让人倍感寒凉。
走在最前面的是村民李香,李香是善友庄的贫农,为人机警,对抗日活动十分拥护。平日里,甘柏等人来到善友庄一带开展工作,往往都会在李香家落脚、歇息。
当夜,天气恶劣,李香担心甘柏等人的人身安全,便自告奋勇,要为众人领路,带大家前往中山河南盛庄(现滨海县界牌乡盛庄村)一带。
李香对本地十分熟悉,当夜,他领着一众人抛开村庄和大道,穿沟港、走小道、涉草滩、钻树林,避开了敌人的重重岗哨。
当众人走到严大口乱坟场附近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李香突然止住了脚步,他心里猛然“咯噔”了声,下意识地低呼道:
“小心,有情况!”
身后的甘柏等人放眼向前望去,凄迷的暗夜之中,依稀可见前方不远处,人影绰绰,虽然看不出到底有多少人,但三四十号人是肯定有了。
“遇到敌人了?!”一时间,所有人都不由地止住了脚,心头瞬时笼上了一层阴霾。
对方是谁?会不会是敌人?
所有人的心头都不由地打起了鼓,然而,还没等他们看清对面的情势,对面的人群当中,便有一人持枪走了出来。
那人将枪口对准李香等人,随后大声呼喝道:
“站住!干什么的?”
李香眯起了眼,没有回答。那人见状,又走近了几步,这时大伙儿可算是看清了,此人身上穿了一身土黄军服,可不就是当地据点儿内的伪军嘛!
“是敌人!”甘柏低喝了一声,随即扭头向着后面的同志们喊道:“快向后撤!”
众人随即向后疾退,才跑两步,便听见后面传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身后动静更像是炸开了锅一般,敌群之中,叫嚣声顿时此起彼伏:
“抓住他们!”
“别让他们给跑了!”
“快,快跟我来!”李香摆了摆手,领着众人狂奔起来,他领着大伙儿冲进旁边的坟茔地内,然后左拐,进入观音柳丛里面的一条小道。随后,众人沿着曲折的小道一路疾行,在深沟处折向东北方向,最后跑到了杜家门前的苇柴塘内。
这个苇柴塘很大,岸边干枯的苇杆足有一人多高,众人一头扎入塘内,很快便消失在了离乱的枯苇丛当中。
众人躲进苇塘之后,便听到岸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直紧追不舍的伪军们,很快便赶了过来。
眼看人追到这里,不见了踪影,一众伪军便将怀疑的目光盯上了眼前的这片苇柴塘。
随后,对方便将这块苇柴塘围了起来,一众伪军士兵们端着刺刀,沿着塘子边缘,向着边上的苇杆之内不断挺枪刺寻。
苇塘之内,李香等人站在没膝的水中,原先奔逃的紧张褪去之后,大伙儿这才发现,没膝的塘水寒凉刺骨,让人着实难以忍耐。
但敌人就在附近,此刻,大伙儿谁也不敢有丝毫的动静,生怕被旁边搜寻的伪军听到,发现了踪迹。
塘外,一众伪军翻寻了好一会儿,最终渐渐歇停了下来。
李香他们当时就在离岸不远处的苇丛内躲着,好几次敌人的刺刀都差点儿刺中了他们,都是被大伙儿险之又险地避开了。
“搜了个遍,一个人都没发现,依我看,那些人压根就没躲在这里面,肯定是刚才就沿着前面的土路,继续往前跑了。”寂夜之中,有人大声抱怨道。
“那咱们赶紧去追,他们肯定还没跑太远,应该追得上!”一人紧随附和道。
随后,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响渐渐远去,整个苇柴塘周遭,再次归于静谧当中。
甘柏看了眼李香,刚想站起身,李香冲他摆了摆手,随后指了指外面,意思是让他先出去看看。
甘柏会意,点了点头,随后与众人继续藏匿在苇丛当中。
李香悄悄起身,弓起腰,慢慢拨开苇丛,随后沿着苇丛的边缘,借助夜色的掩护,悄悄来到了苇柴塘北面。
才摸到岸边附近,李香便看到苇塘岸上,闪着几点微弱的火星,寒风吹来,岸边之人的说话传得分外清晰:
“营长他也太谨慎,非要咱们再等一个时辰,你看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动静。我看,十有八九,那些人就是往前跑了,压根就没躲进这个苇柴塘里。”
敌人竟然假装撤退,其实还留有人员在这里设计埋伏!刚才幸亏甘书记他们没有贸然起身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香看清楚敌情之后,随即又摸到苇塘南面,发现那里也有敌人守在岸边。
随后,李香便悄悄退回到甘柏等人的身边,将敌人没走,其实还在外面埋伏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大伙儿随即决定,跟对方耗到底。
当夜,天气寒凉,众人站在冷水当中,浑身瑟瑟发抖,不得不背靠背取暖。
又过了两个时辰,李香等人最终听到岸边传来了一阵喧闹,敌人最终支撑不住,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当天,李香领着甘柏等人赶到中山河南时,天已发白。
多少年后,李香再次回忆起当年的这段经历,依然心有余悸:
“幸亏大伙儿没出声,否则那次可就全遭殃了!”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545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参考资料:《响水文史资料》,李香、王锡钰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