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22分速通”不该被嘲笑:俄军只是没成功,苏军原版很可怕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04-14 02:35:33

我们不谈时事,今天要借时事聊一聊历史。

俄乌冲突持续两年多了,这场战争带给笔者最大的震撼在于:苏联留下来的遗产可真丰厚,有戏言称“俄罗斯军事发展全靠‘考古’”,这不,俄罗斯随便挖了几铲子,美西方就要顶不住了。

眼下两国间的烂摊子,从深层次来讲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爆发,这起事件中处处透着历史的影子,就拿当初备受网友讥讽的“1小时22分速通”来说,若不看结果,单从作战意图来看,它是一场犀利而精妙的、充满冒险的尝试。

2年前,俄军刚行动时,不少人指着满屏的装甲坦克车称赞:你看,这“钢铁洪流”多宏伟壮观!笔者就一直很想写一篇文章,称那并不是计划的核心。

俄军真正的杀招是先一步突入基辅西北郊安东诺夫机场的俄军空降部队:他们计划控制机场后清理跑道,让搭载着人员和重型武器的伊尔-76运输机降落,随后,这些俄军部队再向基辅的各目标发动进攻,如一把刺入敌人身体的刀子,直冲着要害狠狠刺下。

差不多这个时候,地面的装甲部队也就到位了,当乌军发现俄军的“钢铁洪流”时,他们向上级汇报,却迟迟不见上级回应,甚至干脆联络不上了。那是因为基辅已经先一步沦陷,来不及撤离的高层领导们已沦为阶下囚。

这样一来,俄军的活儿就很轻松了,他们只需要负责收容俘虏,消灭零星的抵抗力量——这样一来,号称“世界第15大军事强国”的国家就彻底被瓦解了。

然而,失败令这一切沦为空谈,也使这场行动从动机到过程都显得有些滑稽,太过冒险,充满理想主义,根本不是善战者应当作出的决策。但实际上,对俄当局而言,恐怕这反而是最为合适、某个角度上最为稳妥的方案。

笔者并不是军事专家,也不敢说所谓的战略眼光有多高明,之所以敢于提出这种看法,只因为一切在历史上已经上演过——早在56年前,苏军就以实战为后辈们留下了模板。

1968年8月20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夜晚,位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布拉格机场塔台接到请求:一架附近的民航客机突发机械故障,需要借机场进行紧急迫降。

事发突然,人命关天,布拉格机场方面立刻做出回应。怎料客机降落后,从里面冲出来的却是全副武装的苏军士兵,他们迅速控制住机场人员。几分钟后,大量苏军安-22、安-12运输机出现在机场上空。

据文献描述:这些飞机以每分钟一架的频率降落,在官兵和装备落地后又迅速起飞,为其他运输机腾出跑道。没多久,苏联空军第24集团军就“凭空”出现在了布拉格,接下来,他们按照计划迅速向各机关部门进发,力图在对方做出反应前将目标拿下。

与此同时,苏军连同其华约盟友部队也从各个方向闯入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线,其中苏军5个驻德坦克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从西面发动进攻;2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从东面进攻;4个驻匈牙利苏军师和1个匈牙利师从南面进攻,另有5个师的波兰军队负责北面。

整个过程中,苏军对捷克斯洛伐克保持高强度的电子压制,要知道,彼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并不是任人宰割的小国,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该国拥兵数十万,清一色地装备先进的苏式武器,然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沦陷。

从8月20日深夜到次日拂晓,苏军仅用6小时便宣告行动结束。

计划之顺利甚至超出了苏军高层的预期,这使得一些后续部队甚至没来得及入境。北约更是吓了一跳:他们始终严密监视着苏联方面的一举一动,却对这个过程一无所知。

这次行动直接导致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捷克斯洛伐克当局充满希望的改革运动破产。值得一提的是,倘若从所谓“君子”的角度来看,苏军的做法其实并不光彩。

且不说行动中苏军的不宣而战,暗度陈仓,早在事件发生半年多前,也就是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就隐约感觉到了危机。彼时国家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水土不服,社会矛盾激化,民声鼎沸。

捷克斯洛伐克本身是“老大哥”最为忠实的“小弟”之一,亦步亦趋地追随苏联步伐,积极响应苏联的各种号召。可眼下问题太过严重,若不积极自救,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当局宣布“建设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模式”,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应运而生。

事实上,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看,当年捷克斯洛伐克与眼下乌克兰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有几分相似,两者都是莫斯科的敏感点所在:后者不做赘述,前者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令苏联嗅到了危机感。

例如在1953年6月,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逝世仅3个月,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斯柯达工厂就爆发骚乱,超过5000名工人冲击当地政府机关,这也是二战后东欧国家出现的第一次骚乱。

此事令苏联朝野一片哗然——谁敢保证这不是敌人从中作祟呢?

3年后,波兰更是玩了票大的。

1956年10月19日,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成为波兰领导人,对波兰政坛做了一轮大换血,随后推行社会改革。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要管,甚至不请自来,亲自带人乘坐专机造访,怎料波兰方面态度强硬,压根不让飞机落地。

赫鲁晓夫失了面子,大为光火,对接机的波兰官员破口大骂:“我们为这个国家流过血,而现在你们却试图把它出卖给美国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

“赫鲁晓夫同志,您这是在波兰领土上说话,而且比起你们,我们流了更多的血。”

哥穆尔卡阴阳怪气地回怼道,还不忘提醒对方,脚下是谁的地盘。他就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着赫鲁晓夫恼羞成怒,气得脑袋通红。

赫鲁晓夫威胁要发动战争,声称苏军坦克已经集结完毕,就等他一声令下。波兰人表示不怕,他们不但敢应战,还敢把彼此所有秘密都公诸于世——你不让我好过,我就拉着你一块完蛋。

在几番权衡利弊后,苏联方面认了怂,此事不了了之。

自打那以后,东欧各国蠢蠢欲动,都在试探苏联底线。这些小国其实想得很简单,改革只求自保,哪敢去想别的?然而风声鹤唳,莫斯科把这些看在眼里,嗅到的处处是危机。

当局需要抓一个典型,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让各国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他们急需要阐明底线,让各国知道厉害。巧的是,“布拉格之春”发生了。

其实,整个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当局给足了苏联面子,“做人”做到位了。从有改革的想法到1967年底准备改革,再到1968年初推行改革,当局每走一步,都十分郑重地询问苏联方面的态度,请求指示,直到勃列日涅夫表态:“那是你们自己的事……”

表面是说我懒得管,言外之意:我没说支持,但也不明确反对。

这句话令捷克斯洛伐克当局长舒一口气,如同手握尚方宝剑。怎料他们听话不听音,不顾大局,最终酿成大祸。

此前,苏联当局提出过一套被称为“有限主权论”的政治主张:内部出现分歧,名义上为保护集体利益,以苏联为领导的“大家庭”有权直接干预其内政,决定其命运——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

若干年后,在相似的处境中,面对势力相仿的对手,同样手握压倒性军事优势,俄军似乎是照搬了当年苏军的解决办法。当然了,眼下俄当局面对的局势显然要严峻得多:北约是当真把拳头伸到了面前,而俄罗斯在周边国家中的权威,也没有当年苏联那么绝对了。

这套方案的用意很明显:一方面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另一方面也避免节外生枝,把成本降到最低。谁也不想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劳民伤财。

俄当局起初显然对这份计划充满信心,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始终不承认“俄乌战争”,只是将其称为一场针对对方领导层的斩首行动,也就是“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

然而荒谬的是,有说法称:当初为防计划泄露,最高决策层甚至都没提前跟俄军方通气,这也导致后者准备不当,间接使行动失败。

其中有这么一个说法:负责占领安东诺夫机场的俄空降部队没有携带重武器,而驻守在机场的乌军撤离前,指挥官命令将一些车辆炸毁在机场跑道上,这导致俄军运输机不能落地,没能第一时间将部队空降到基辅,瘫痪其政府机关,这也使对方有了做出反抗的余地。

这种战法的弊端也很明显:一口气拿不下,后续部署都将完全打乱。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人早就下过结论。

而经过两年多的作战,另一个话题出现了:苏联不愧是人类历史上唯三的超级大国之一,留下来的家底子是真的厚实。如今美西方都快熬不住了,乌克兰更是有心无力,处于大溃败的边缘,整天哭嚎炮弹不够,俄军依旧后劲十足。

要知道,苏联整个国家,从头到脚由里到外全是为下一次世界大战而打造的,自打斯大林时代开始,高层看不到“输出革命”的可能,且在外部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通过一场强度足够大的战争,“把红旗插遍全球,建立苏维埃世界共和国”。

只是等到最后,这个机会也没出现;或者说机会出现了很多次,高层都不敢痛下决心。

从解密的档案来看,直到解体前,苏军依旧在规划第三次世界大战,为平推西欧做准备。或许他们没想到,国家解体时他们束手无策,甚至可以说是无动于衷,反倒是几十年后,苏军漫长发展的积淀总算得到了战火的检验,令世人所侧目。

只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战场变得更加透明,交战中弱的一方有了更多的抵抗余地。作战单位数量的粗暴堆砌已不再是致胜法宝,时代是真的变了。

另外,历史的反复无常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您看,当年波兰还站在苏联的阵线上,为防止美西方渗透积极出兵出力,短短几十年后,他们反成为美西方的马前卒,为对付俄军甚至不惜掏空家底。谁又能想象,再过十年,世界格局又会出现怎样令人匪夷所思的改变;再过一百年,后人又会如何评价咱们这段历史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