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可以言辩吗?庄子:言辩而不及,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樵夫文化一箩筐 2024-07-12 13:13:27

续原《经藏智慧100讲》 作者:樵夫

头条百度独家版权,谢绝授权任何机构作盈利性商业用途!

大道究竟可以言辩吗?

俗人善辩,喜欢争个是非曲直,言语及第;

至道无言,圣者默默含藏葆养,抱元守一。

故庄子于《齐物论》中有云: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 zhì ]而不成。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忮[ zhì ],强悍、凶狠之意;天府,自然容藏之意;葆光,光而不耀之意。

大道虚寂,言者不知,辩者不及,不知默默含藏葆养之要妙也……

所以者何?

莫急,樵夫如下所言,或许会对您有所助益,让您有所启发:

图片来自网络

言说即彼

道无言说,恒常自在。

可言说者,乃随缘示现之表法也!

何为表法?

即是表面皮毛之法: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喻指万物皆为道的载体,示现中下根人回光返照之善巧方便……

但凡言说,皆有局限,有如管中窥豹,独见一斑也!

若是以彼言说为得,就是着了文字言语之相,就好比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捡了 西瓜丢了日月,捡了日月丢了整个寰宇虚空……

言说即彼,乃以手指月,非第一义。

第一义摩诃广大,无量无边,无处不在,非世间言语文字可以一一触及……

故诉诸言语文字者,多为隐语譬喻,以种种因缘示现种种方便,诉诸种种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经历者听闻,作为舟筏不尽接引……

只有知彼为舟筏,知舟筏作用有限,方能无住于语言文字,而通达道之渊源。

不能通达渊源者,或被执念所拘,或为妄求所系,纠结滞障在彼,为言说自迷所蔽之故耳!

图片来自网络

辩论即此

道无辩论,本自虚无。

善辩论者,乃自以为得之执妄也!

何为执妄?

即是偏执一理:批判古圣先贤之经典,否定大德高僧之经论,舍本逐末,倒果为因,不能混俗和光,妄加分别,标榜己之所得才是无比正确的……

但凡辩论,皆乃分别,有如盲人摸象,触之有别也!

若是以此辩论为是,就是用自己有限已知,去否定世间无限未知,把自己所缘触到的真实局部特征,当作整个大象的样子……

辩论即此,乃以盲导盲,非圆明本体。

圆明本体无有分别,包罗万象,真实自然,非凡夫辩论争持可以当下契入……

故善于辩论争持者,纠缠细枝末叶,以种种特性争辩种种差别,把人带入二元窠臼的虚拟对立观念当中,欲分胜负……

只有知此为特性,知特性为局部特征,方能接受容纳其它,而回归道之本来。

不能回归本来者,或被自我局限,或被胜负僵持,自迷自惑在此,为欲绕情牵缠缚之故耳!

图片来自网络

止定即道

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何为真知?

知者,矢口也!

口不言说,道即含藏于默;意无争辩,道即葆养于心。

心者,神之所居,道之所藏,一居一藏,即为洞天福地之净土也!

故《西游记》诗云:

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

此洞此山,显密圆通真造化,唯有悟空之人能寻觅得之……

所以者何?

未悟空之人,心无止定,不能返观内照抱元守一,不能向内寻求修炼,不得古圣先贤之真诠,故不能入道……

入道需要修炼止定功夫:

耳不妄听,则元精自蓄;

口不妄言,则元炁自和;

目不妄视,则元神自足。

故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故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天府也好,葆光也罢,皆不离止定功夫,止能凝神,定能生慧,故成觉照,含藏于默!

默者,万物生发孕育之象也!

图片来自网络

故庄子又言: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至道无言,含融于默。

不在言语,不在辩论,而在寂然不动之中,而在清静无为之地,杳杳冥冥,昏昏默默……

您又怎么看呢?

我有一支笔,带您品经藏。

——关注樵夫,带您遨游不一样的国学视野!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