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特斯拉正在准备重新启动上海第三期工厂的建设。
而该工厂大概率将用来生产特斯拉已经预告了很久的,售价仅为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9万)的下一代车型。
近期,马斯克刚刚在参访中表示。“该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车将采用全新的汽车生产线,生产技术水平超过地球上的任何汽车工厂。”
如果上海三期工厂如期落地,那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将由现在的每年110万台,扩充到每年200万台。
但特斯拉的面临的最大挑战早已经不是生产端,而是需求端。
自年初用一波降价将订单推向新的高峰之后,特斯拉的终端需求量开始逐步回落。
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3.5万辆新车,环比下滑了近7%,毛利率下跌至17.9%,为过去四年的最低点。
把国内的情况单拎出来,可能要更糟糕一些。11月份,国产特斯拉交付8.2万辆,同比下滑了17.8%,这是自2020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在国产智能新能源一浪又一浪的冲击之下,消费者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特斯拉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像过去那么耀眼了。
NO.1[ 逆势涨价,特斯拉想干啥? ]
去年底到今年初,特斯拉连续下调了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的售价,使这两款车在中国市场的售价达到了最低值。这几乎可以看作是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大战的开端。
当国产新能源品牌打得不可开交之时,特斯拉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连续五次小幅度上调了Model 3和Model Y价格。
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这和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连续下滑有关系。
今年二季度,特斯拉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毛利率降至18.2%,为三年以来最低水平。三季度,这一数字进一步下探至16.3%,同时全球交付量也出现6%的下滑,至43.51万辆。
但事实上,特斯拉过去几次涨价幅度大多只有一两千元,并且涨价的同时还伴随着赠送保险、降低分期金融服务费等变相降价政策。
在线下门店里,销售顾问不断地向正在观望的顾客强调:“部分产品一定会再涨的,但我们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涨价以及幅度是多少。”
来回拉扯之间,“逼单”的意图跃然纸上。而这就是特斯拉正在面对的现实,持币观望者越来越多。
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在期待着特斯拉继续降价。另外一方面,今年市场上同类型且更具性价比的竞品实在太多了。
小鹏、智己、极氪、阿维塔等自主新能源品牌,在尝试高端化受挫之后,今年都把目光转向了20-30万区间,特斯拉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今年的广州车展,特斯拉虽然缺席了,但几乎每一场智能电动车的发布会上,特斯拉都以核心竞品的身份出现,并且在各种广告中被无情“碾压”。
群起而攻之下,原本潜在的特斯拉消费者注意力被一定程度分散。而仔细对比之下,就会得到一个结论:智能电动车真的已经不是非特斯拉不可了。
广告场景:极氪007单挑四辆特斯拉NO.2[ 越是小白,越愿意买特斯拉? ]
“如果用户在智能电动车方面是个小白,他会更愿意选择特斯拉”。一位钻研一线市场多年的汽车行业分析师说道。
这容易理解,因为这部分用户往往会随大流,更在乎保有量和品牌力,这是特斯拉过去数年依靠技术领先建立的独特优势。
但不能掩盖特斯拉现有的主销产品相对竞争力在逐步下滑的现状。
今年9月、10月,作为主销产品的Model 3、Model Y终于在上市多年之后迎来了首次改款,但却招来了大面积的吐槽。
新款Model 3
新款Model 3外观向高一级别的Model S看齐,车身拉长,前后轮距增加、中控尺寸增加、增加Type-C充电插口、底盘调教更加偏向舒适、座椅通风有了、续航里程也增加了50公里。当然,价格也上涨了2.8万元。
Model 3还算有点中期改款的样子,而卖得更好的Model Y只能算是挤牙膏式更新。加个多色氛围灯、改一下轮毂造型和仪表台材质,再把后驱版零百加速提升一秒,然后就没有了。
“一个中期改款,竟然连造型都不动一下,真是活久见。”这样的操作,在国产新能源加量降价的无限内卷面前,显得没什么战斗力。
10月份上市的智己LS6,和理论上更高一级的LS7尺寸相近,但是搭载了更高级的准900V平台和高性能碳化硅电机,但前者的起售价却少了小10万。
小鹏也一样,G9折戟沉沙之后,小鹏G6同样用上了800V高压平台等最新一代的技术,售价也来到了20万出头。
这两台车都是Model Y的直接竞争者。不考虑品牌因素,它们更有性价比、有更高级的内饰和配置、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续航以及更好用的智能驾驶(至少在FSD入华之前如此)。
对比之下,消费者选择Model Y的理由几乎只剩下品牌优势了。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于智能电动车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样的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
“极氪001、小鹏G6、智己LS6这样相比较Model Y产品力和性价比更高的车型,在一线销售的‘战胜率’非常高,只要仔细对比过,用户大概率会选择国产。”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说道。
而在Model Y之后,Model 3在明年也将面临相似甚至更残酷的竞争。
广州车展上智界S7、极氪007还有阿维塔12等智能电动轿车已经亮相,小米SU7也在路上。在关键性能参数上一定要领先Model 3,几乎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则。
小米SU7即将问世不论从价格还是产品力上,如果明年的特斯拉,还是如此佛系,那么日子大概率不会比今年下半年更好过。
NO.3[ 特斯拉,要不先降个价?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竞争到了这里,特斯拉手里的牌还远没有出完。它依然是智能电动赛场上的标杆,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遥遥领先。对于很多燃油车置换用户来说,它依然是首选。虽然16.8%的毛利率远不及过去的自己,但对比友商依然出色,这决定了在价格上他还有很大的回旋空间。Model 3和Model Y的电耗水平依然非常出色,且特斯拉还有着完善的超充网络布局。另外,“2.5万美元的特斯拉”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皮卡Cybertruck交付之后,会有更多的资源倾注到该项目中,而这款车将是特斯拉在2030年冲击2000万辆的关键。特斯拉FSD的入华正在推进,FSD的数据标注和运营团队已经在上海组建,用户手册上也一度出现了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 Beta版)功能介绍。如果FSD成功入华,特斯拉会再增加一个重要杀手锏。当然,无论在这里罗列多少特斯拉的优势,其相对竞争力下滑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虽然对于马斯克来说,他的抱负远远不止于一辆车,他永远更醉心于那些更加底层的,可以彻底改变人类出行甚至是生活的基础技术研究。我们当然也应该用一个很长的时间维度去看待特斯拉“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愿景。但具体到局部的竞争,变化快得超乎想象,对手很卷,特斯拉的应对也要更积极一些才稳妥。比如,降个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