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五代洛阳的科举活动与河洛文化的地位

戏志才评历史 2023-01-15 20:23:02
01 科举制度的发展

第一,产生

孔子认为:“大道之行也,为三代之英”。意思就是,三代之善治理,就是因为人才之盛。

同样,孟子也认为,强国治国,当选贤举能,“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明朝矣。”

国家治理是需要选择贤能的人上位,但是要选贤举能。

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思想、政治家们都对于选拔人才有着不少精辟的思想论述,这些论述都成了后世人选人用人制度建立的思想源泉。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也逐渐成了历朝历代选人的根据之一。

我国古代的选贤制度从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时间都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最终也因为各种原因被取缔。

取缔的标准比较简单,就是当推行的制度不再能满足选贤举能,治国理政的时候,就必须要建立更合理,更有效的新制度来满足需要。

到了南北朝时期,政权的变更开始愈加频繁,新旧统治的更替已经无法达到一个平稳交接的水平,所以就开始了一系列新的选贤尝试。

第二,确立

隋朝大业二年,隋炀帝下令建议进士科取士。通过考试的成绩来选拔人才,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决定。

朝廷开设科举招考,完全采用考试成绩来选取人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就此开始确立。

但是隋朝太过短暂,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所以直到唐朝,科举制度才日益完善,科举科目增多,内容丰富,且逐渐成为普遍认可的比较公平的取士方式。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将这一选拔制度沿用了下来,即使中途偶有质疑或短暂的停滞,都没影响该制度一直延续下来。

直到清朝,科举制度的弊端开始显现,科举制度连同所有旧制度都被质疑和讨伐,废科举,停科举成了举国共识。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终于被停废。

纵观上述,科举制度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可以说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活跃于各个朝代,各个时期,影响着无数的权利更替。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有属于他的足迹。

就从唐五代洛阳地区来说:洛阳在唐代、武周、五代都曾做过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权力的中心,所以洛阳地区的科举活动自然不会少。

02唐五代洛阳地区的科举活动

第一,唐(武周前)

太宗时期,科举考试分“读”和“讲”两项,朝廷取士主要经过“投牒 ”“省试”的渠道来进行。

但也做了一些别的尝试:比如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曾在洛阳下诏,令临近几个州的长官,去附近州县搜寻举荐贤才到洛阳宫任职。

这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制举,但却是洛阳科举的一个开端。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在洛阳设置了提供官员以及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机构——国子监,和长安的国子监分别称为东监、西监。

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为国家培养人才,促进国家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国子监的设立,考试科目也不定期地发生一些变动。

因为在唐朝早期,科举考试中会根据上位者的喜好额外再增加一些其他的儒家经典来作为明经科的必考内容。

比如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就下诏将《老子》也加入考试内容中。调露二年又下诏加试“帖经”。

后来武则天继位,又将《老子》改成她亲自撰写的《臣轨》两篇。

第二,武周时期

到了武则天掌权时期,洛阳被改称为“神都”,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权力的中心。并且武则天把科举活动和执政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为了进一步搜罗人才,防止考试作弊行为,武则天初创殿试制度,实施“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的政策,提倡贤者自荐,用以招揽天下英才。

据史书记载,载初元年,武则天于东都洛阳城亲自策问天下贡士,这次别开生面的考试进行了数日,万人云集,热闹非凡,被认为是科举史上的“殿试”之初。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创立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武科,当时武科是由兵部员外郎一人负责,唐代的名将郭子仪便是武举考试出身。

虽然这个科目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 但它拓宽了科举制度领域,为带兵打仗,保家卫国储备了人才。

不管是殿试,还是武举的创立,都对扩大科举取士范围,鼓励寒门士子考取功名,进入仕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唐(武周后)

唐玄宗与洛阳渊源颇深,他在位时,在洛阳曾举办了不少的科举活动:

开元五年(717年),他组织进士赴长安拜谒孔子,交流儒经,并责令五品以上的官员集体前去观礼,相当于一场大型的儒学文化交流活动。

开元二十四年,他又将科举主持机构由吏部改成礼部,官员由吏部考功员外郎改成礼部侍郎。并多次在洛阳城南门楼亲自面试举子。不论文武,贤才皆取。

开元二十五年之后,玄宗更改明经法:考试内容,“帖试”,通过五帖合格,试义,通过六条合格,时务策,三条全部通过才能合格。

他还改小经为大经,在科举考试内容上,做出了不少的调整。

第四,五代时期

五代在科举上基本延续了隋唐的制度,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一是由于制度成熟的便利;第二是五代时期分裂割据的局势,没有大的机会去更改这些制度。

而且五代建都,都是在洛阳和开封,少了长安的生源,进士名额比唐代也要少得多,且大都集中在开封。

因为除了后唐之外,其余的后晋、后梁、后汉、后周都是以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洛阳是作为陪都的存在。

03 河洛文化

第一,概念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其时间跨度之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五帝时期。内涵又极其丰富,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根文化”。

第二,特点

(1)根源性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和洛书是中国哲学的开端,同时儒、道、佛等都起源于河洛。

河洛文化在古时就是人们追求和信仰的标志,儒学就是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文化,可以说河洛文化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华文化。

(2)广泛性

河洛地区处于“天下之中”长期处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五代更是多次作为都城或者陪都,其对于整个中华文明体系的形成都有影响。

很多地域文化都有河洛文化的印记,不管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还是一些南方的割据政权,都受到河洛文化的影响。

(3)传承性

河洛文化从远古三皇五代开始,留下了不少的文化遗迹,大量地下文物的发现,印证了许多历史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也使得我国历史的悠久性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第三,地位

(1)是科举制度的主导思想

我们前面有说过,儒学渊源于河洛文化中的礼乐文化,科举制度又是以儒学考究为主,而洛阳又是河洛文化的中心。

所以唐五代河洛文化始终是处于一个主导思想的地位,特别是在科举制度的实行中。

唐高祖建唐次年,曾下诏:“八卦初陈,九畴攸叙”,这是文明的滥觞,所以到了太宗初期。

曾一度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但是科举制度,始终是以周孔之教为理论核心的做法却始终未曾改变。从这可以初步窥见河洛文化与科举制度的关系。

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注意调整儒、释、道三教的关系,突出儒学经世致用的特点,开创武举,强调和发挥河洛文化的主导作用。

一直到唐末,进士黄滔应试杂文《人文化天下赋》中还在说:中华文化“肇自河龟现,洛书陈”。

可见当时人们对“河出图,洛出书”的河洛文化是深信不疑的。这也是武则天时期河洛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2)推动国家融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使得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迅速地融入汉族体系中,“帝京翼翼,四方之则”。

这说明河洛文化的作为区域性文化的统治地位和生命力,都得到了南北一致的认可。

而唐五代分裂时期,南方各国势力虽然多有割据,但名义上还是以中原朝廷为尊,需要听取号令,进献物品。而中原统治者,也会相应地对各国统治者封爵授官。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举制度就成了一个精神维系的纽带,而作为与科举制度互为表里的河洛文化,自然也成了纽带中的一部分。

(3)传统文明载体

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华夏文化是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系文化。

而华夏文化主源自于中国古代早期夏商文化以及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经过多年考古证实,其直接源头就是龙山文化。

而河洛地区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就这一点来说,河洛地区就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

也是后来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河洛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成了我国传统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参考文献

《全唐文》

《大唐新语》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