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古城,是江西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的盱江西路,发现一栋史为罕见的宗祠与庙宇连体的清代建筑,这种连体祭祀建筑全国也不超一手之数,在江西也属首例。建筑墙上石匾的“龙神庙”三字今年4月才被清理出来,这才发现庙宇与祠堂连为一体、合二为一而建,这也是江西首次发现宗祠与庙宇连体的古建筑,这次发现意义非凡,将填补江西连体祭祀建筑方面的空白。
该建筑不仅仅是罕见的建筑体,其建筑外观及建造工艺亦属优秀,也是座具有江西传统建筑风格的经典祭祀类古建筑;宗祠与庙宇连体、门楼石刻楹联、角柱石和基石石刻是其主要特色。祠堂主祀的揭述舫也是个深得百姓爱戴的好官,为官二三十年政绩卓越,获赏二品顶戴。
宗祠与庙宇连体古建筑
龙神庙、揭氏宗祠连体古建
建筑左侧为龙神庙,右侧为揭述舫大夫祠;其功能均属于祭祀建筑,建筑风格为江西传统风格。比较奇特的是,两者建于不同的年代,始建时间相差百年左右;龙神庙,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揭述舫大夫祠,建于清末民初(大夫祠不应该为生祠,义和团运动时,揭氏还在世,固推测为1900年之后所建)。
坐北朝南,二进一天井式院落,硬山顶,穿斗式木梁架结构,空斗墙砌筑;三面阔,面宽长达15.5米。一进右边为祠堂厢房,中间是空地,左边为龙神庙庙宇房屋;二进为后寝,中间为正堂,左右为厢房。
为江西少见的非对称祠堂式风格设计,祠堂正面右边山墙造型为弓形墙(南丰民间称元宝墙),元宝墙为南丰传统建筑的一个明显特征,其他市县的江西传统建筑多为马头墙。左边为龙神庙大门正面,顶上无山墙,屋顶为简单的坡屋面造型,其檐口挑出花样为较简单的“三飞砖”形式。
揭述舫大夫祠门楼
揭述舫大夫祠大门
精美的窗形、石雕
祠堂大门,平面呈倒八字形,门楼高大雄伟,装饰豪华。门楼照壁使用了大量的整块红石砌筑,须弥座雕刻有精美的祥纹、竹节、蝙蝠、寿字纹等吉祥图案;大门门楣石匾刻有“揭述舫大夫祠”六个鎏金大字,石匾边缘浮雕有一圈卷草纹、花瓶、回字纹、复叶、老鼠等吉祥图案,老鼠繁衍力强,有繁衍生息、家族兴旺的寓意,所以门头有老鼠浮雕并不奇怪。照壁两侧的盘头石雕也有花鸟、动物、房屋等精美浮雕,其寓意深远。
照壁中芯石刻有两幅楹联,分别为“合循吏儒林为一傳,奉馨香俎豆以千秋。”、“派衍潮阳望隆琴石,惠流晋水泽沛吴江”,一楹联道出了揭述舫大夫的出身及官绩,另一楹联道出了其祖世系出自潮阳,在南丰是望族、人口众多的大族,政绩惠泽山西晋水一带的太原、灵石、绛州以及江苏吴江等地,这些地名是其为官之地。琴石是指南丰县城,唐南丰令游茂洪时常在县城马退山琴台石上弹琴,被传为一段佳话,后南丰县城亦称琴台。楹联上下两头各浮雕有三连万字纹,寓意吉祥之所集。
祠堂侧墙、后墙
揭传淇,字述舫,南丰人。其父揭裕铭为同治元年二甲进士,官至主事;揭裕铭在民国《南丰县志》上有传,也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揭传淇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可见其为官之道深受其父影响。
揭传淇在山西为官二十年,历任河津、太原、灵石、孝义、翼城、黎城等地县事,为官期间多有善政。由于政绩卓越,后升任绛州直隶州知州。他的政绩以河津、太原、孝义等地最为突出,如在河津练马队、办乡团、减屯粮、免供给、兴义学、兴惩、编保甲等一系列安保、减轻百姓赋税等民生措施。任山西各地期间,政绩卓越,深得民心,因断案如神、铁面无私,被当地百姓称为“活包公”。
太原县衙大堂
揭传淇曾坐过的太原县衙大堂
光绪十八年(1892)汾河大水,揭传淇任太原县,负责赈灾工作。自掏腰包,购买米面等粮食,不顾危险,不辞辛苦,挨家挨户亲自发放到灾民手中。劝导当地士绅捐财捐款,共获赈灾款白银6000余两,筹粮5000余石,救活百姓数以万计;民国《南丰县志》宦业篇载,“筹办赈务集资万金,全活以亿记”。时年揭传淇膝下无子嗣,太原民众感其恩,为其在泰山神庙祈祷求子达数年;百姓感其赈灾活命之恩,当年特地刻“邑侯揭大老爷传淇德政碑”石碑一块,立于太原赤桥村悟圆寺寺院门口,用来记录揭传淇赈灾这一杰出政绩;历经百年岁月,该块石碑目前依然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可辨。
在山西为官政绩卓然,皇帝特旨召见褒勉。以知府改官江苏,平反阜宁冤狱,三名被判死刑的冤假错案得以昭雪,并释放相关40余人嫌犯。任太仓州直牧后,又立即保补用道(候补道员),赏二品顶戴,庚子国变(1900年义和团运动)挂冠归乡,享年74。
龙神庙
龙神庙大门、石匾
龙神庙,始建于1809年,清末、2014年均有修缮。龙神庙在民国《南丰县志》有记载,“龙神庙,在上街关帝庙左,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章耀曾建,祀普济龙神。”,细观龙神庙石库门、空斗墙以及结合县志资料,可以得出龙神庙建造时间早于大夫祠百年左右。
普济龙神,是“广润灵雨”的雨神,同时也是兼具“普遍济助”的社神。除龙神庙外,南丰古城曾经还有过一座龙王庙在东门外资福寺前,同治、民国《南丰县志》均有记载。
庙宇为一间左侧的厢房,大门为两扇木门制式,门框为红石构筑,门前三阶台阶,门楣上面悬挂有一竖立红石石匾,上面浮雕“龙神庙”三字,为顶格竖写形式(顶格为最高规格形式,代表地位顶天),字体优美华丽。
祠堂和神庙合建一处,等级是有高低区别的。龙神庙建在左边,表明龙神庙的地位高于祠堂。自明清以来,我国一直都是遵循左为尊的传统。仔细观察,会发现龙神庙的地面标高要略高于大夫祠地面,这也充分表明古代神的地位要高于士大夫。如果庙宇矮祠堂高,那就是不符合规则,是对神灵的亵渎,南丰这一连体祭祀建筑就很巧妙的遵循了古制的尊卑次序而建。
石刻
建筑的各处墙角的角柱石均有刻记“揭忠恕堂承买管业” 等字样,群墙基石有刻字“此处墙脚忠恕姓承买修进二尺一寸”、“此耳房门前后周围之巷其地基概系揭忠恕堂承买之业,内自另除四尺八寸为巷”等,其目的是避免地基产生的纠纷。这些石刻为该建筑的特色之一,建筑墙脚石刻字为南丰传统建筑的一大特征,核心是强调地基界限,围护自身利益。
像南丰这样的宗祠与庙宇连体古建筑,在全国范围内也并不多见;并且该建筑还保有大量的石刻文字,使其更显珍贵,南丰揭述舫大夫祠、龙神庙这一连体古建筑其建筑、民俗价值非同一般,是其他南丰古建筑无法可比的。如此经典建筑样式、富有人文气息的古建,是非常值得我们南丰县每个人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