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世界一片黑暗,这里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7月27日晚,迈季代勒舍姆斯的居民萨利赫站在足球场上这样说。他的周围的地面上,满是弹片和血迹留下斑斑残痕。
尽管真主党否认以色列指控,表示与此次袭击“毫无关系”,但以色列似乎并不买账,并誓言将对黎巴嫩发动“全面战争”进行报复。袭击发生后当夜,以军对黎巴嫩东南部的卡法尔舒巴地区进行炮击,称袭击迈季代勒舍姆斯的火箭弹是从该地区所发射,还派出多架战斗机深入黎巴嫩境内,袭击一系列真主党军事目标。
此次袭击发生在一个关键时刻:哈以冲突正就停火提案进行谈判,加沙地带持续近10个月的战争有望结束。外界担心,黎以冲突若此时爆发全面战争,本有望降温的中东局势可能会再次升级,对地区乃至全球和平产生负面影响。
28日早,遇难者遗体被带到当地的社区中心,家属伏在棺材上不停哭泣。棺材上盖着白布,挂着遇难者的照片。社区工作人员扶着棺材,穿过成千上万的悼念人群,在墓地排着队等待,将孩子们的棺材一一埋葬。
7月28日早,数千人聚集迈季代勒舍姆斯,悼念袭击中遇难的儿童黎以恩怨 由来已久2023年10月7日,哈以冲突爆发。黎巴嫩真主党打破此前黎以边境保持了17年的平静,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第一枚导弹,以示对哈马斯的支持。此后真主党对以色列的袭击规模一直不断升级,以色列也多次通过空袭和炮击黎巴嫩领土作为回应。
真主党是受伊朗所支持的武装组织中最强大的一支,在加沙交火的哈以冲突中也有其介入身影。真主党此前一再表态,除非加沙地带实现停火,否则不会停止对以色列的袭击。
尽管与哈以冲突深度绑定,黎以之间的积怨本身也由来已久。真主党由伊朗革命卫队于1982年创立,旨在与当年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作战。在长达几十年的黎巴嫩内战中,以色列与真主党间爆发的军事冲突数不胜数,直至2006年战争暂停,两者间的矛盾才得以略略缓和。
1975年至2006年间的黎巴嫩内战长期以来,以色列将真主党视为其北部边境安全的最大威胁。早年间,真主党采用的是传统恐怖主义战术,包括自杀式爆炸、绑架、暗杀和劫持人质等。但几十年过去,真主党的军事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成为黎巴嫩乃至中东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今,势力已不容小觑的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集结了15万枚火箭弹,足以攻破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反导弹系统。前以军总参谋长甘茨则放话称,以色列可以“几天内将真主党武装摧毁”。以色列防长警告则黎巴嫩:若真主党不停手,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就会是“下一个加沙”。
箭在弦上 如何击发?面对此次黎以紧张关系升级,美联社分析称,此次袭击中遇难者多为儿童,这可能会促使以色列做出更严厉的报复措施作为回应。最坏的情况是以色列在黎巴嫩发动大规模地面入侵,这可能引发真主党对以色列更加猛烈的轰炸。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研究员、驻黎巴嫩记者金姆·加塔斯(Kim Ghattas)撰文称,以真主党目前的军事实力,以色列根本无法像它所宣称的那样,在短短几天内将其摧毁。黎以全面战争若爆发,双方将被卷入到一场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持久战中。
“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相比,以色列和真主党直接进行军事对抗所获得的好处只少不多。以色列领导人应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即使在真主党发展到今天这样强大之前,真主党与(以色列)的战斗也从未向甘茨等人所宣称的那样‘彻底失败’。”加塔斯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另一种可能是,双方制定明确规则,以较为克制的方式进行交战:以色列在不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袭击的情况下,对真主党军事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真主党则对平民已撤离的以色列北部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击。但加塔斯称,尽管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但考虑到黎以及中东地区局势的复杂性,这样的战斗模式仍有使冲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中东动荡 波及全球在此次戈兰高地遭袭前,黎以双方不断加急的交火已引发国际社会对黎以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的担忧。
据悉,自去年哈以冲突爆发以来,真主党已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了6000多枚火箭弹,冲突造成约9万名黎巴嫩人和超6万名以色列北部居民流离失所。
美媒援引白宫官员报道称,此次袭击是拜登政府“近10个月来一直担心并试图避免的导火索”,如果加沙地带不停火,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更大。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也发表声明,强烈警告以色列不要对黎巴嫩进行新的冒险行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则表示,正在与黎以双方接触,呼吁双方保持冷静。
上个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五角大楼会见以色列防长加兰特时也发出警告,称以色列和黎巴嫩激进组织真主党之间的战争“很可能变成一场地区性战争”,这给中东乃至全世界都将“带来可怕的后果”。
2024年6月,美以防长在五角大楼会见中东政治分析人士奥马尔·巴达尔(Omar Baddar)称,黎以冲突问题的核心是哈以冲突,因此,国际社会想要黎以局势降温,就需要让巴以双方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停火。
“从长远来看,解决巴以冲突才能让黎巴嫩及(中东)其他地方的紧张局势得到真正缓解,才能为每一个人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巴达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