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还是“斯”?调查结果太意外,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应

七七七学通鉴 2022-10-27 19:47:44

大家好,我是研9生,点击【关注】,定期为大家分享考研择校、备考经验等干货,祝你一战成硕!这里也会有对教育热点的分析哦,文字有温度,笔者有态度。

4是4,10是10,“斯”还是“是”?傻傻分不清楚

当我们干活比较劳累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念叨“天将降大任于……”,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的《告下》篇,至今我还记得篇名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竟然火起来了。原因是,有些人认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另一些人认为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是,就发生了与那段绕口令契合的争论——4是4,10是10,14是14,40是40;那么在这里,到底是“斯”还是“是”?

争论不仅仅是因为谐音相似,更是因为大家对自己的记忆特别坚信。对于“4”和“10”的问题,这两个数字只是在读音上比较相似,对于不同翘舌发音的人来说,有些人可能对这两个数字读出来的音是一样的。因此,这是因为混乱产生的争论。但我们应该清楚,这两个数字本质上是不同的,代表的数量的大小也不一样。因此,纠正这个“混乱”有必要。

但是,在“天将降大任”这句话中的“斯”和“是”,争论的意义是否大?从本质来说,这是两个汉字,笔画发音都不同。但是,从整句话来说,这两个字的意思表达的都是“这”的意思。因此,争论的意义就显得有些多余。

为什么两个字能表达出同一个意思?

首先,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如果是两个字以上组成的词语,这种情况就更多了。按照排列组合的方法,很多字能组成很多词语,而且意思都比较相近。其次,古人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我对这个并不是很专业,想表达的意思是,类似于通假字的作用。有些时候,用现代汉语可能解释不清楚一句话或者一个字,如果用通假字去解释就会很通顺。最后,记录的问题。古人能流传下来,有些是靠一代人一代人口口相传,或者用文字记录,或者有碑文或者贴等,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记录出错,模板被损坏等状况。因此,现代人只能推测,所以说,有些古人可能就不是最初的版本。

为什么大家的争论声如此激烈?

正如上述提到的,纠结两个不同的字的意义不大,因为表达的意思一样。那么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会纠结这个问题?大家的争论声为何能够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同时占据热搜榜的前几?

我认为,大家所纠结的应该是对自己记忆力的一种感觉,难道自己记错了?自己的记忆出现了损失或者偏差?

其实这种现象还是很常见的,有一个心理学词汇叫“曼德拉效应”,意思是,大众对历史的记忆与史实不符。

这个词汇和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有关,大家都以为他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去世了,但现实是,他在2013年逝世。所以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自己对曼德拉这个人的记忆出现了混乱。

有专家对此也提出了解释,他认为,有人会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

所以说,这才是大家纠结的根源所在。当然,这也能同时勾起大家对学生时代的回忆,美好的学生时代总值得大家去留念和回忆,因此大家的争论声很大,这也是“诱发”原因之一。

到底是“斯”还是“是”?

细心的网友对此进行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的1961年版本、1982年版本、1994年版本以及2006年版本均是“是人也”。另外,四库全书刻本以及明代《孟子注疏解经》刻本也都是“是人”。

另一方面,有人对此展开调查,八万多人的调查结果是:7.6万人(占比94%)认为是“斯人也”;不到四千人(占比5%)认为是“是人也”;一千多人(占比1%)回答是“记不清了”。

果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对此,读者朋友们怎么看?你们所学的语文课本用的是“斯”还是“是”呢?

0 阅读:35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