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过后,有人送丧礼钱还要吗?民俗中有什么弥补方法?

依依聊文化 2024-12-01 08:48:53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朋友或亲戚家里有丧事,你也得到了消息,但因为有事太忙,把这事给忘了。

结果过一两天后,又突然想起这事,可丧事都办完了,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心里很过不去,不知如何才能弥补,又不触犯当地的禁忌?

从民俗方面的角度来说,再去送丧礼钱肯定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农村地区,非常忌讳这种事。

农村有俗语说:“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话中的丧不后补,指的就是错过了葬礼,办完丧事后,不能再去补丧礼。

有一些农村(不是所有的地方),不仅白事“丧不后补”,红事中也有不能补礼的禁忌。

比如,结婚是大喜事,送礼必须要赶在结婚的当天,到了次日就不能补礼了,民间认为,别人结婚,你去补礼,就是想让别人“再婚”,很不吉利。

有一些地方过生日和做寿,也不能补礼,补叫“补生”,重新生日一次,按照民俗的说法,那可是下世的事了,暗含咒人死的意思,也很不吉利。

丧不后补礼,这种说法在农村就很普遍了,更加让人忌讳,其中的民俗说法是,丧事办完了,再去送丧礼,意思是办完丧事的人家,还要办丧事,这肯定被视为不吉利之举。

在农村,办完丧事后,与丧事相关的事情非常讲究。

比如,在出殡的同时,安排了专门的人打扫卫生,将白对联及“当大事”的白纸幅全部撕下来,家里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其间产生的垃圾和扫出来的尘土,倒到外面去。所借的桌椅和厨房用具全部退还。

这对亡者来说,农村叫“扫地出门”,对家里来说,自亡者被送出门之后,就是一家人新生活的开始。如果还有人来送丧礼,当然是不合适的。

然而,对错过丧事的人来说,没有送丧礼,心里非常难受,尤其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曾经的同事、亲戚等,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人情的人。

那么,这种情事到底有没有弥补的机会呢?

从送丧礼的角度来说,这种事情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再也没有补救的机会。如果硬要去补丧礼,人家不但不收,反而会很生气。

但是,从民俗延续的角度来说,还是有弥补机会的。丧事办完之后,并不意味所有的民俗事项都结束了,还有一些事项继续向前延伸。

比如,古代习俗中就有守孝三年,现在农村并不严格遵守三年的守孝期了,但是,人们还是严格遵守“三朝”的规矩。如,三天内不能到别人家串门,借人家的东西必须在结束的当天还,否则三天内不能还别人的东西。

民间也就是因为有丧事中民俗方面的延续,可以借机采取弥补措施。

一、进财

在农村,丧事办完后,农村还有一种习俗,那就是“进财”。所谓“进财”,就是亲戚给亡故之人的子女送钱物。比如,舅舅给外甥“进财”,外嫁堂姐妹给堂兄弟进财,朋友给朋友进财等,让办丧完事的人家有一个好的兆头。

不同地方,“财”可能不一样,既有钱,也有物。钱是一样的,就是封红包,物可能有些不同,有的地方是大米,有的地方是面条、面粉等。

“进财”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在三天内为丧家“进财”,有的是以“七”为期,为丧家“进财”,这主要是针对至亲而言的,其他亲戚朋友,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是,离办完丧事的时间越近越好,进财的方式一般就是给一个红包。

实际上,过去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亲戚朋友家有丧事,也有得不到信的,或得到信后,丧事都办完了,丧事肯定送不到。那时的人们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弥补。现在你遇到类似情况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不过,一乡一俗,我们在采取弥补方式时, 一定要入乡随俗,入乡问俗,还是要以当地习俗为准。

二、安慰

安慰逝者家属,方式比较灵活,时间上也不受限制。在农村,人们的传统做法,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安慰逝者的配偶。一般在丧事办完后一个月左右,亲戚和朋友将逝者的配偶接到家里住一段时间,前提是配偶的身体健康,自己能走路。

也可以前往探望,通常在一个月左右,特意前往探望,如果亲情比较浓,可以多次探望。既然是探望,肯定要带些礼品。农村有“空手不上门”的说法。

二是安慰逝者的子女。丧事办完一个月左右,如果两位老人都不在了,可以去探望逝者的子女,以加深亲戚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谊。

以上两种形式,现在的农村,由于外出人员比较多,人们采用的一般是第一种方式,主要是很多老人一个人在家里,比较寂寞。至于第二种形式,很多逝者的子女,办完丧事后就外出了,即便想去探望,他们也不在家。

如果错过了办丧事期间随礼的时机,事后弥补,可以采用安慰的方式,以红包的形式给,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忌讳,也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总而言之,丧事过后,能不能送丧礼钱,要根据当地的习俗而定,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习俗。一般来说,最好还是不送的好,可采取其他在民俗中没有禁忌的方式来弥补,这样既避免了引起亲朋的不快,又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亲朋关心的温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