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自:沙法丽•萨巴瑞《失控》
全文大约15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应对挫折的方式上给孩子作出榜样,消除他们遇到问题时无能为力的感觉。
为什么曾经可爱的婴儿长大后会变成一个恶霸,甚至犯下严重的罪行?为什么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会发展为反社会者或心理变态者?
人们普遍认为,这说明父母的意志不够坚定,没有严格管教孩子的不正常行为。由于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所以孩子才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肆无忌惮。
然而,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一定是因为纪律的缺失,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使用的任何管教策略,只能使孩子的不满持续下去。
恶霸的出现,是因为缺少良知,而不是缺乏纪律。
当父母或者孩子生活中的其他成年人一心想要孩子按照他们的期望行动时,就不会听到孩子努力想要和他们沟通的声音。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也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通过暴饮暴食或者自我伤害设法填充自己的空虚感,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一是将自己的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让他们也体验受辱的感觉。因为父母没有把他们当人,所以他们也不会把别人当人。
当孩子的声音得不到倾听,当他们的感觉被忽视或者压制,他们就不再回应自己内心的呼声,变得自暴自弃。因此,他们也失去了共情其他人类的能力。接下来就会发生可怕的事情,孩子自己和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人都会受到伤害。
预防儿童成为欺凌的受害者,一个关键因素是鼓励他们自信。侵略性和坚决的自信,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当父母鼓励孩子要自信时,不妨让孩子在家中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自主地做决定。如果在家里感到自信,在外面也很容易找回那种感觉。恶霸能够“嗅到”目标的恐惧,也会探测到他们拥有的自信光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信的人从不会受欺负。
图源:pexels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欺凌?
没有千篇一律的答案。家长要衡量每一种情况,然后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是亲自介入保护孩子还是支持孩子主动反击。很多时候,由于孩子受到了过度保护,结果无法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我也必须指出,家长也常常会忽略各种警报,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不够。
很多案件里,孩子们都曾经大声呼救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如果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没有能力获得想要的支持。孩子有权得到帮助,然而他们的声音却微弱得听不见。
然而,有些遭到欺凌并因此自杀的年轻人,他们并非没有得到别人的干预。而这正是我要讨论的主题——父母和学校的干预是无效的。因为它们反映的是成年人的意愿,与孩子的需求没有真正的联系。
欺凌的行为是从家庭习得的。当孩子打了人,如果我们打他以示惩戒,就发送给他一条关键信息:“如果你是小孩或者力量弱小的人,就不能打人。但如果你是成年人,打人就没关系。”孩子打人的原因往往是觉得在某些方面没有力量,如果家长再去体罚孩子,就会更让他们觉得软弱无力,反过来使其觉得需要为自己辩护,从而进一步触发自我保护机制,最终使孩子变成恶霸。
家长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教导孩子使用暴力以外的方式和他人交流。我们要以身作则,在应对挫折的方式上给孩子作出榜样,消除他们遇到问题时无能为力的感觉。不能惩罚孩子,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觉,不害怕说出他们认为不对的事情。如果事态严重,家长一定要站出来帮助孩子,但也要切合他们的需要。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无所畏惧和自我保护都很重要。
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也总是会让人与其心灵隔离,使人们相信通过操纵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获得成功。人们经常用“大家都这样做”为由找借口。当今的社会甚至鼓励人们互相碾压,踩着别人向上爬;彼此之间毫不关心,缺乏共情能力。只有我们的孩子在家中学到不随波逐流,这种现象才会有所改观。
图源:pexels
结束欺凌,首先要从亲子关系做起。
欺凌、战争和宗教冲突,都反映了人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当我们对别人失去信任、产生敌意时,很自然地就会觉得受到威胁,需要把对方击退。可悲的事实是,欺凌者自己也是受害者。欺凌他人的滋味并不好受,这样的人用憎恨代替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唯有向他们认为不会还击的目标宣泄愤怒。
结束欺凌,首先要从亲子关系做起。学校的欺凌干预项目只能触及这个复杂问题的表面,而它已经在深层次扎根。因此,干预需要从家庭开始,在孩子小时候就教他们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如果能够尊重孩子成为独特个体的权利,他们就觉得没有必要以不健康的方式表达诉求。这归根结底说明了个体生存权的重要性,它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