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唐腰斩的安史之乱-起因:李泌的战略,肃宗为何只选了一半?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4 02:23:01

这是一个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大唐从极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公元八世纪,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驾崩,中宗、睿宗此起彼落。紧接着,李隆基如愿以偿登上帝位,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开元盛世。

那时的百姓无一不为自己身为大唐的子民感到骄傲。长安和东都洛阳街道上,闭眼湖商和拘谨的留学生们,无不对大唐的百姓投来钦羡的目光。可是这一切的美好都在天宝年间,随着马嵬坡上的那块三尺白绫戛然而止。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

大唐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或许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浩劫居然持续了 8 年之久,将辉煌的大唐活活腰斩,令整个中华文明严重受挫。

唐王朝剩余的 150 年里,一直在遭受他的遗毒,始终都没能缓过神来,直到他轰然倒塌。提起大唐,后世之人,总爱习惯性地忽略安史之乱之后的历史,因为人们喜欢对美好的岁月津津乐道,而不愿意面对不堪的往事。

于是我们选择像忘记一场噩梦一般,忘记令人伤感的中唐和晚唐,忘记这 100 多年里发生的杀戮、斗争、屈辱与死亡。事实上,安史之乱后的 150 年里,大唐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像一只伤痕累累的猛兽,挣扎着站起身来,带着一种悲怆的豪情负伤前行。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李隆基仓皇出走,太子李亨自行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肃宗匆忙登基的时候,身边只有 2000 多个兵。当时正在河北地区跟叛军勇斗的大唐名将郭子仪,准确地判断了形势,果断率领 5 万大军撤离河北,前往灵武,护卫新皇脆弱的皇权。因为他知道,只有保住了皇室,全国各地的军民,才有继续与叛军对抗的决心和勇气。

郭子仪的到来,稳住了肃宗岌岌可危的位置,让他总算有了战斗下去的底气。肃宗清楚,平定叛乱,良将和军队很重要,同样重要的则是在幕后工作的军师。所以登基之后,他立即派人四处寻找他儿时的亲密伙伴,也是当时的最强大脑——李泌,请他出山。

李泌虽然自称“阳翟隐士”,不醉心权力,但是在国家危难之时却毫不含糊。受到召唤的他,马不停蹄地赶来领舞,为了他的老友,更是为了整个大唐效犬马之劳。郭子仪到来的同时,李泌也来到了灵武。

这让肃宗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再次升级。肃宗焦急地看着这位最强大脑,询问他平判之策。对此李泌给出了他冷静分析之后,得出的纲领性指导意见,也就是后世之人口中的彭原对策。

他说:

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承嗣、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陉进,郭子仪自平邑入河东,则思明终至不敢离范阳、守忠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系其四将也。”使两经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征之兵,均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必救守,则及其尾;旧尾则及其手,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制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恶露,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流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河而攻之,必成擒矣。

这一策略,前半部分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让叛军疲于奔命,让官军以逸待劳,最后来个瓮中捉鳖,这算是战略上的对策。

而后半段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长远规划,意思是说,等上述战略目标实现之后,应该兵分两路,不惜一切代价,南北夹击攻取叛军的大本营范阳,切断叛军兵员、补充军需供给的生命线,也就是覆其巢穴,使其军心动摇,全线崩溃。

李泌的这个规划,可谓是釜底抽薪,犹如一位高明的医生,从根上把病灶铲除,而不是治标不治理。

肃宗李亨听到他的纲领性意见之后,龙颜大悦,就好像是当年无头苍蝇一样的刘备,听到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后那样,茅塞顿开,顿时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肃宗的确是完全按照李泌的指导性意见,去执行了战略上的规划。然而当判定的形势一片大好,收复两京的时机近在眼前之时,肃宗放弃了李泌那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对策,选择了扬汤止沸,收复两京,尽快巩固他的小朝廷。

不论是以肃宗李亨当事人的角度,还是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都很难说他的选择是错误的。身为一名仓促之间自行登基称帝的皇帝,他的首要任务自然是要巩固他的位置了。当时他的爸爸李隆基还没死呢,可他并不甘心就此放弃行使自己的权利。

若是李亨采纳李泌的建议,放弃两金前去河北,可能当他把贼窝给端了之后,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皇位也被人给一锅端了。因此,这个在太子时代就经历过种种危机的皇帝,义无反顾地选择收复两京,巩固皇权。只可惜他的皇权的确是巩固了,代价却是给大唐留下了永久性的病灶。

接下来的岁月里,叛乱之人可以在河北地区反复补充给养,持续性地威胁中央,有如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公元757年正月,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在熟睡之时,被家奴李猪儿,心腹大臣严庄乱刀砍死。他的儿子安庆绪也参与了刺杀的密谋。

安禄山死后,这三个人严密封锁消息,安庆绪假传他父亲的圣旨,自立为太子,还尊死人为太上皇。紧接着对外公布安禄山的死讯,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他爹这个燕国皇帝的地位。各位是不是要问了,他们是怎么瞒众人之耳目,做到这一切的?

安禄山手下的其他人几天见不到自己的头领,不觉得奇怪吗?你别说,他们还真是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此时的安禄山早已身患重病,早在起兵之前,这个杂胡就因为身体过于肥胖,行动不便。

导致全身长满了痔疮,视力也渐渐模糊,看不清东西了。后世之人啊,根据他的症状推断出他得的应该是糖尿病。在那个没有胰岛素的年代,安禄山只得任由自己的病情恶化。

等他称帝之后,眼睛已经完全失明,身上的毒疮也愈发严重。一个浑身长满毒疮的瞎子,自然不好在公众场合露面了。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他都身居后宫,每天能接触到他的也就只有贴身的宦官,还有加成,还有他的次子安庆绪了。

身体上备受折磨的安禄山,性情极为暴躁,时常对着事后他的这帮人发泄,尤其是李猪儿,几乎每天都要遭到毒打。于是这三个人就团结了起来,了结了安禄山的性命。此时安禄山的合伙人史思明正在太原,跟大唐猛将李光弼死磕,磕了一个月,也没能把太原给攻下来。

就在此时,史思明收到了安禄山死亡的消息。安庆绪派他回范阳大本营镇守,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围攻太原。先前安禄山攻陷两京之时,将两京的珍宝财物悉数运至范阳,堆积如山。

这些财物也就成为史思明发家的经济基础。有了经济基础,又手握重兵的史思明野心开始膨胀,渐渐的不再服从安庆绪这个小屁孩的指挥了。沉溺玩乐之中的安庆绪,对此也无可奈何。

不过此时冠军的关注点不再是史思明。得知安禄山死亡的皇帝李亨喜出望外。他认为这就是天佑大唐的表现,毅然决然地放弃谋士抵弊端掉贼窝的策略,决心集结大军收复两京。

这里有个桥段,我想跟诸位分享一下。当时得知皇帝选择先收复两京的李泌,再次努力了一把,试图通过分析局势,劝说皇帝改变计划。但是皇帝李亨再次拒绝了他的提议。

李亨给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他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不能再等待先生这一决议的实行了。这话说的是不是非常虚伪,但又让人难以辩驳。

公元757年9月,大唐整顿兵马15万,在长安以西香积寺以北的风水东岸列阵,与叛军10万之众展开殊死搏斗。这就是大唐收复长安最为惨烈的香积寺之战。正如李泌预想的那样,官兵收复长安是必然的。

然而当他儿时的伙伴,现如今的皇帝如愿以偿地收复帝都之后,李泌也向其提出辞呈,深藏功与名。肃宗对李泌的挽留是真挚的,但是李泌去意已决,并给出了不能留下的五个理由。

他说:我与陛下相识太早,陛下对我信任太重,宠爱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

这就是我不能留下的理由。李亨沉默良久,问出了一句:是因为我没有听从您北伐的计划吗?他能说出这句话,足以看出他明白李泌给他规划的蓝图是正确的。

但是当下的形势却让他,无法拿自己的皇位去冒险。李泌呢也对他的疑问矢口否认,而是给出了另外一个离开的理由:因为建宁王的事。建宁王是肃宗的三儿子李潭。

史书记载,李潭为人英勇果断,有才能,有韬略。父亲李亨在灵武登基之后,李潭始终跟随着他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在关中的叛军。肃宗啊,甚至一度想让他做天下的兵马元帅,但是被李泌给劝阻了。

理由是如果建宁王建立大功,他的哥哥广平王李俶的处境就会变得艰难了。李泌还毫不避讳地向肃宗提到太宗李世民这个反面教材。见到这个伙伴如此掏心掏肺,肃宗这才作罢。

建宁王不但没有因为李泌阻拦他的前途而恨他,反而对他维护李唐宗室的做法表示感谢。足以见得这位皇子是位胸襟坦荡之人。只可惜这位胸襟坦荡的皇子,却遭到了张良娣的记恨。

张良娣是肃宗眼下最为信赖和宠爱的一位女子,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美貌,更是因为他与皇帝共同度过了这段艰苦的岁月。从长安逃亡的路上,张氏多次主动充当丈夫的护卫,为他站岗,保护他的安全。李亨曾经劝他说,一个女子就不要老是往前冲了。

没想到这位张氏却淡定地回答道,“大家都处于危难之际,卫兵不多,万一出了点意外,我可以抵挡一番,你可以趁机溜走。”能够说出这种话来,足以见得她不是个一般的女子,不仅有胆识,还知道大唐的皇帝都喜欢开溜。

李亨一行到达零陵之后,张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产后三天就起来缝补战士的衣服,表现得非常亲民。

由此深得老公的欢心。李亨登基之后,就顺理成章地立她为皇后。然而这位张氏此前的所作所为都是表象,他做了那么多,并非是无私奉献,她要的是老公更高的回报,也就是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除此之外,她自己的权力欲望也开始膨胀,与宦官李辅国持权尽忠,干预朝政。不得不说,这可真是大唐女子的一大特色呀。张氏和李辅国干预政务,自然引起了耿直的三皇子李谈的不满。

他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和张皇后二人的罪恶。李辅国和张皇后则反过来诬陷李谈,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俶。最终疑心病起的肃宗听信谗言,竟然赐死了李谈。

这样同样遭到李辅国和张皇后记恨的李泌,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因此才有了上面他与肃宗的那段对话。虽然对老友万般不舍,肃宗还是选择了放手。

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对了。李泌离开之前还给肃宗吟了一首黄瓜台词,算是对他最后的劝谏。黄发台词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所作的诗,这篇词是这样写的:

黄瓜台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所隐喻的自然就是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了。

李贤写这首诗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让母后武则天善待自己的儿子。李泌给肃宗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正是为了告诫他不要再听信谗言,摘了广平王李俶这个瓜。李泌临走前的这个谏言,肃宗总算是听进去了。

大唐官兵收复两京之后,安庆绪率领残部退至邺都。追随安庆绪的只剩下了3000多名步兵,和三四百名骑兵。其后不久,叛将蔡希德自上党,武令巡自南阳,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奔赴邺都,与安庆绪会师。

安庆绪又于河北诸郡强拉壮丁为兵,兵马达到6万,控制着河北南部60余城,声势再次复振。此时河北北部的13郡,均已牢牢掌控在史思明的手中。有兵又有钱的史思明,已经完全不把落败的安庆绪放在眼里。

叛军内部,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抗的态势日渐明朗。面对史思明的骄横及其势力的急剧膨胀,安庆绪极为忌惮和恐慌。公元757年12月,安庆绪派遣阿史那承庆与安守忠,率5000精兵,以征调史思明的部队为名,前往范阳。

想要他们伺机消灭史思明,以根除其心腹大患。老狐狸史思明早已识破了安庆绪的真实意图,于是将计就计,布下天罗地网,等着猎物送上门来。当十四名部将得知阿史那承庆等人快到范阳了,便率所部倾巢而出,去迎接他们。

并派人前去对阿史那承庆等人说:“闻知阁下与大王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范阳的将士欣喜至极,翘首以待。但是,处在边远地区的范阳士兵素来胆怯,惧怕你们的精兵劲旅,因此不敢再前来迎接。希望你们的士兵收起弓箭刀枪,以使范阳的士兵安心面对史思明的坦诚与恭敬。”

阿史那承庆等人的戒备之心荡然无存,于是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史思明这朴实的要求。好客的史思明部将,还真诚地邀请阿史那承庆等人来与他一起饮酒作乐,给他们接风洗尘。阿史那承庆等人沉浸在酒宴的欢乐之中,全然不知史思明已经派人,偷偷地向跟着他前来的士卒发起资粮之后放遣,还说,谁若是愿意留下来效力的话,会重加赏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解除了他的武装力量。第二天一大早,酒醒之后的阿史那承庆等人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从昨日的座上宾变成了人家的阶下囚。

史思明这样做,等于是用实际行动宣布了同安庆绪正式决裂。大家都是叛贼,史思明部将为什么要这么不给安庆绪面子呢?前面说的二人力量对比的转变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史思明的思想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朝廷毕竟已经收复了两京。曾经跟着他们反叛的人,不少都悄悄地归顺了朝廷。

此时的唐王朝也不再有能力歼灭他们,因此多采取绥靖的方针,给予他们优待,默认他们继续留在边镇担任节度使。

善于观察风向的史思明,不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在范阳节度判官耿仁志的劝说下,决定暂且归顺唐朝,转危为安,静观时局再做定夺。

而他囚禁了阿史那承庆等人的做法,相当于是给了朝廷一份投名状。不仅如此,他还派遣部将窦子昂奉表入长安,以所部十三郡八万将士归顺朝廷。身在长安的肃宗李亨,听说安史之乱的那个史居然也向朝廷妥协了之后,大喜过望,马上册封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让他就地上任。

同时,对史思明的七个儿子逐一封官加爵。接着又派遣宦官李思静与乌承恩前往范阳安抚史思明,命令史思明率所部去讨伐安庆绪。这位乌承恩呢,在河北境内奔走游说,说:“只要是你们改正错误,皇上一定既往不咎。”

于是,沧州、瀛州、安州、深州、德州、棣州等州全部放下武器,回头是岸。只剩下相州的安庆绪没有退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跟朝廷死磕。至此,一时之间,河北地区的其他州郡悉数归顺了大唐。

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已经喘过气来的朝廷,总算是再次集结起二十万大军。唐肃宗李亨磨刀霍霍,他要倾尽家底,集中火力,灭了那个屋里的安庆绪,然后再一举歼灭史思明。

他的算盘打得很好,然而还是落空了,而且是一种相当惨烈的方式。

——满盘皆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