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座包容的城市

小丁之道 2024-10-23 15:09:34

  1

  一直有人和我说,北漂的尽头是天津。

  咱们北漂如果走投无路的时候,可以去天津看看机会。因为天津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也是一座发展潜力很大的城市,更是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游子的心灵港湾。

  我说既然天津这么好,为什么非等到走投无路没办法的时候过来,好着的时候过来不是更好么?于是,我就提前过来了。

  之前的文章说过,我住在天津市武清区高村镇。这个地方以及周边方园数公里地区,是京津冀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核心高地。按照官方的介绍,创新园已入驻数据产业关联企业240家。这几年,有多家科技巨头在高村科技创新园建立了超大数据、智算中心。

  以上,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这段时间在天津生活,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天津,真是一座包容的城市。

  举个例子,在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都市丛林中,户不相识、邻不往来是社区人际关系的常态和基本面貌。但是在天津,我所居住的社区,仅仅一两个月时间,我们就被包容接纳,我和陌生的邻居们一起打球、玩耍,在中秋节时还有邻居送来了月饼。

  在两位陌生邻居的帮助、指导下,我还成功给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

  还有邻居建立了拼车群、二手物品交换群、老乡群,在群里各种信息互通有无,人情味流动。

  这样的点滴生活不胜枚举,无法一一道来。

  2

  天津的包容性当然远不止这些,而是那些更“硬性”的方面。

  过去一两年时间,我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资源、渠道、背景的外乡人,先后在天津完成了买房置业、公司注册、小孩上学、汽车上牌以及安装充电桩等一切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基础事宜。

  这一切,顺利的超乎寻常,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或者限制。我的意思是,我办理这一切,没有像我在山西老家办事时,需要托人找关系或者需要“会来事”。

  恍惚间,我来的不是天津,而是被认为更包容更开放的深圳。

  上周,天津取消了住房限购,广开大门,迎接四方新天津人。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10月16日,天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若干措施》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多项重大调整,包括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废除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的划分标准、解除新房限价措施,以及将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大幅下调至15%等,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天津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天津取消限购,堪称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放开,与某些大城市那种名义上放开实则设置重重障碍的做法截然不同。天津此举,真正做到了包容天下之士,让每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构筑属于自己的家。

  3

  再来说一个生活上的小细节。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这几年战略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小区为居民安装充电桩提供便利,没有条件的小区就创造条件。

  今年6月,我购买了一辆理想汽车,随后便向北京所住小区的物业申请安装充电桩。然而,物业却拒绝了我的请求。我表示,自己作为业主,从未拖欠过物业费,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应鼓励居民安装充电桩,为何物业要阻止?物业回应称,该小区不允许安装充电桩,如果私自安装,他们将会进行拆除。我进一步询问为何小区内已有其他居民成功安装,物业却称那些都是居民偷偷安装的,后续会统一进行拆除。

  无奈之下,我考虑将充电桩安装到天津的房子里。原本以为这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安装充电桩需要申请电表,还需要具备相关资质。而我作为外地人,并没有天津的户口。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天津方面的办事效率极高,服务也非常主动。国家电网天津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积极联系我,了解了我的情况和困难后,他们不仅协助我进行了免费的现场勘探,还免费为我安装了电表、进行了布线等,整个过程中我没有花费1分钱。

  在国家电网天津分公司为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理想汽车的工作人员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为我成功安装了充电桩。从此以后,我充电只需5毛钱一度,既方便又省钱。

  这次经历,又一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暖。它不仅为外来人口创造了便利的生活条件,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政策的导向。这样的城市,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归属感。

  忘了说了,我的理想汽车也是在天津上的牌照。在天津,绿牌车不需要资质。在整个上牌的过程中,西青交管所的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服务专业性、态度温和性、流程便捷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恍惚间,再一次让我感慨,这真的是天津?

  4

  在知乎平台,有一个高热话题“为什么说天津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文章提到,1404年燕王朱棣建立天津卫后,天津的大部分的士兵都是从南方就是两淮流域调到天津的,所以天津城市没有所谓意义上的真正的本土的原住民,600多年前我们就移民而来。这一点,让我想起了现在的深圳,市民主要由外来人口组成,为“来了都是深圳人”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个原因是,天津作为中西方文化风云际会的城市,很早就接受了各种多元文化和制度,这也促使天津快速成为中西文化交融、中国南北文化并蓄、极具包容性的城市。这一点也和历史上很多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城市类似,一个城市只有足够开放,才能做到足够包容。在历史上,长安、洛阳、太原都是这样的城市。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宗教信仰这个因素。作者认为,1860年开埠之后,大量的西方宗教也纷至沓来。比如说天主教、基督教、俄国的东正教,还有犹太教。不仅有这么多的宗教体系在天津这片土地开枝散叶,各宗教的信奉者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同生共存,这就体现出天津这座城市,包括天津人身上的这种包容性。确实,这段时间,我走访了天津郊区的很多农村,各种风格的教堂所在多有,隐藏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村子里。

  正如冯骥才老爷子所言,天津从来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开埠之前码头上的人“五方杂处”,开埠后又“华洋杂处”,移民性强,兼容并包、多元并存是天津的首要特点。

  今天的天津,能包容下500强企业的产业基地,也能包容下狮子桥的跳水老镰刀,还能为我们这种北漂提供“最后的去路”。

  5

  问题来了:既然天津是一座开放的、包容的,且有无限发展前景的城市,那为什么天津总给人一种“没存在感”“快没落了”感觉呢?

  答案很简单,这些认知都是没怎么来天津的人感受到的。

  换句话说,天津在社交网络构成的新语境时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津附近的城市在搞“网红大V探访XX城市建设”“全国新媒体看XX发展”之类的活动时,会请我去。反观天津,我都已经是半个天津人了,还没有参加任何天津的活动。

  天津主动作为不够多或者不够好,关于天津的认知塑造,往往就是“随缘”,张三认为天津是方的,李四认为天津是圆的。有必要说明,我这里说的主动作为不仅仅包括文旅宣传和招商引资活动,而是一整套对内对外的认知体系塑造。

  这就导致,天津往往会因为一些“老镰刀跳水”“民国风情”小片段火爆出圈,而真正代表天津实力的港口经济、现代制造业、人工智能、现代企业服务等,反而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所以,天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广开大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系统的城市营销战略,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和反馈,向外界展示一个更加现代、活力、多元的城市形象,从而有效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总之,包容的天津,潜力无限。一切,才刚刚开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