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在当今义务教育虽然没有普及到高中,大部分人都上完了高中,并且读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现代,被大学录取的人都是参加过全国性考试的。古代的府试一般是指省考,考试通过以后成为一名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生。古代的秀才实际上社会地位更高一些。
01
《管子·小匡》说:“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汉朝时期,秀才不是一种学历,是对人才的一种称谓。尹知章注云:“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汉武帝下令地方官员每年都要举荐人才,这种人才就被称为“秀才”,为了避讳东汉刘秀皇帝的名字,又改为“茂才”。当时成为秀才的人是可以直接入仕为官的,已经是预备官员了。
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这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时间到了明朝,许多读书人的脑袋已经被程朱理学和八股文紧紧束缚了。《儒林外史》中深深讽刺了一批死读书又无大用的“秀才”。在吴敬梓眼里,考取秀才,可谓悲喜交加,有一点社会地位了,但还不够养家糊口,执着考试甚至有的人精神拉胯了。
02
有人认为古代的科举、考试等级对应现在的学历应该如下:
童生(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年轻人。相当于高中生,有参加省级会考的资格。
秀才(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相当于高中毕业。
举人(院试)——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
贡士(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
进士(会试)——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类似职称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考试合格后就是准进士,待殿试合格后,则为进士。
探花(殿试)——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殿试是由皇帝亲自选定的。
榜眼(殿试)——殿试第二名称榜眼。
状元(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现在的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古代的秀才学生也需要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要掌握不少技能 ,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样样精通。另外,自明朝以来,古代秀才还需要写得一手好的八股文。他们还要勤习书法。字迹不好看对于一个秀才来说也是说不通的。古代的秀才并没有那么落魄,不能养家糊口只是因为多年沉浸八股制度,无心顾它,所学所用实用性比较差,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
03
但是,古代的秀才有一些社会地位,是有特权的。成为秀才表示可以参加国考,进入了士大夫阶层,见到官员不用行跪拜礼,可以减免几亩地的租金,犯错也不用刑法。这些特权都是现代的学生没有的。现代社会,至少在法律意义上是人人平等的观念下,上述这些特权不存在,也没有意义。《明史·选举志》载:秀才每月可以领取国家的廪膳银,有国家补贴。当代,研究生开始才有国家补贴。
秀才只参加过省考,在学历上看似相当于是现在高中生的程度,但其实各个方面素养可能实际上等同或超过当今的大学生。但是从整体上看,当今社会的人才基数更多,教育的普及率更高。
古代,秀才这个位置让很多名人大家曾连考数次都不中。比如,曹雪芹、曾国藩、胡雪岩、唐伯虎、黄宗羲等都曾是落第秀才,更有甚者,还出现《范进中举》这种疯魔和匪夷所思的情景。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一个秀才,是很多读书人的追求。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过于讲究对仗,一板一眼的的八股文其实也并不好写。实际上,能成为秀才对个人的考试能力和文化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不同的社会下,古代的秀才没法和现在高中生划上等号。
关注草木生春
一个有思想的文艺公众号
关注更多精彩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