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普遍被后世视为明朝趋向衰败的转折人物,然而明朝的覆亡可以算到他一人头上吗?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改革又为何停滞?
什么是大历史?“大历史”一词,出自于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其主张透过个体面对的情境,堆叠出真实的面貌,这种由小见大的历史角度,可以称为大历史观。本书乃是黄仁宇最负盛名之作,英文书原名:1587 — A Year of Insignificance原先应指不起眼的一年,但在风平浪静的这年,却出现未来明帝国崩溃的许多征兆,更重要的是,相比于西方在这年代的发展出的船坚炮利,古老的中国却仍然困在儒家的框架里难以脱身,更凸显本书作者刻意安排的对比。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可以视为某种类型的翻案文章,有别于传统史书或教科书的论述,以为明朝的覆亡是受制于宦官、党争与万历皇帝的懈怠;本书则从五个知识分子:首辅张居正、继任首辅申时行、将军戚继光、清官海瑞与思想家李贽切入。借由他们受制于社会风气与官场结构的犹疑和猜忌,构筑出栩栩如生,却注定破灭的帝国残影。
明朝为何亡国?明朝为何败亡,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阴阳难以调和,这听起来太抽象,其实正是在谈几个方面的不合,其一是个体能动性的彼此对抗,例如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的改革方案,从尊敬肯定到怀疑生气,这中间的转变不只是担心张居正功高震主,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更能看见在作者的刻画里,明神宗对于自身没有信心又急于表现的一面;此外,而张居正以降的首辅,把皇帝当成招牌却不让其参与决策,说明了万历为何不愿上朝的真正原因。
其二,制度带来的限制与矛盾,造成明代的衰败,而明代的边防政策的羸弱,与宋代以来官僚当道的政治文化,不只限制武官的发展,更影响了明帝国的国防,戚继光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下的牺牲者,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奴,他战功彪炳,却得不到任何文官体系的财政协助,最终只能卷入政治斗争中。
其三,儒家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牢笼,诞生了海瑞与李贽这样荒谬的存在,也反映了看似病态实则嗜血的社会风气。比如海瑞是著名清官,其身体力行、追求简朴,不愿意进入共犯结构,但也正因为海瑞的清廉,对比了其他官员的浊,最终变成人人唾弃的对象与斗争政敌的工具,下场凄惨。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个人能动性、制度运作面,或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观点,都不难发现明朝败亡的阴阳偏差其来有自;张居正的过度强盛与申时行的优柔寡断,展现个体的复杂心境,戚继光与文官体系之间的冲突,凸显制度的互为扞格,而海瑞和李贽作为一种极端,则是代表文化的虚伪混乱,种种阴阳的不调和,种下明亡的祸因。
总结:《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这本书不谈中华文化的士大夫胸怀,不谈英雄主义的力挽狂澜,更不会将明帝国的错误与责任归于任何一方,而是忠实地以政治精英的角度,铺陈出壮阔帝国的倾颓表象。你以为黄仁宇写的是小人物的不得已,其实他带来的是一种全观的架构、视野和人文关怀!
(完)
相关阅读:西方中心主义是如何控制历史的?丝绸之路揭示那隐藏的真相
西方那句“自由贸易”中充满着多少奴隶血淋淋的辛酸——棉花帝国
万历皇帝的无奈、唏嘘与悲歌——《风雪定陵》
明朝失败的总记录——《万历十五年》
8分钟讲解《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