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世纪难题!珠峰6159米处长草,南极在变绿:35年增近13倍

猫猫爱知识 2024-10-09 10:39:21

又是一个坏消息?南极正以惊人速度变绿,这可能让很多人觉得是好事情,因为南极变绿了,地球植被覆盖率就高了,这样就可以缓解地球的气候问题?

好像这样说也没有问题一样,但是建立在南极的变化之下,其实背后还是“不好的消息”,而是人类面临的世纪难题。

因为这样的变化,预示着这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出现,只要你了解到了这个变化背后的根源,你可能就不会这样说了。

只是话说回来,地球部分区域变绿不一定是好事情,但大部分区域不变绿,那就可能是坏事情了,下面就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南极正以惊人速度变绿

这一次的消息也算是一个确定性的消息,南极变绿是根据实际性的卫星数据来观察到的一个大变化。

根据资料显示,整个南极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

所以,看到这个数据,对比一下南极正以惊人速度变绿,那就明白了,冰雪区域已经发生了改变,而通过实际性的观察数据来看,这变化还是非常强烈的。

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植物覆盖面积在35年间增加了近13倍——这一趋势将刺激南极生态系统的快速变化。

研究小组发现,半岛上的植被覆盖面积从1986年的不到1平方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近12平方公里。

与该研究跨越40年的整体情况相比,2016年至2021年的植被扩张速度大约高出33%。可以想象一下,这南极变绿已经不是小范围的情况,而是大范围的情况了。

所以,南极的变化是令人比较担忧的,真的就如很多人说的那样,未来南极是不是要变成“森林”、“大草原”?

这样想其实没什么,但现阶段来看,要是变成了那个样子,那整个地球可能都彻底改变了,而不是仅仅的南极,包括北极等区域,那必然也是不一样的情况了。

当然,除了我国南极出现这样的变化,其实世界其他区域也有类似的情况,包括珠穆拉玛峰,也出现了长草的情况,这也是肯定性的,这其实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各个角落的变化都出现了。

6159m处!珠峰也长草了

的确,这也是肯定性的数据,而且相比这一次的研究情况来说,要早很多。

早在2020年的时候,关于珠峰长草的消息就来了,在珠峰6000米高度之上的区域,这一块区域原本应该属于积雪冰川带。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区域的积雪冰川带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已经超出了最初的想象,科学家观测到在6159m处,发现了植物生长。

这些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生长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星星点点,有些地方特别的茂盛。卫星图像也给出了证据,珠峰不再光秃秃,它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头发”。

而且,不仅也是长草了,其面积也相当大,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宇航局(NASA)的陆地卫星对喜马拉雅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在海拔4150-6000米之间有植物覆盖的高山冰缘植物区面积有所增加,甚至达到同一高度永久冰川和雪面积的5-15倍。这样的情况可以说与南极相比较,也完全是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些现象都是凸显了不同的区域,变化情况也在不同的转变之中。

看到没?无论是南极正以惊人速度变绿,还是在珠峰积雪冰川带长草,其实都是有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在改变,而且也是当下人类面对的重要困境。

如果不解决的话,那未来问题可能会更加严峻。因为这些区域变绿的“背后”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南极正以惊人速度变绿,珠峰变绿长草,都是坏消息。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区域变绿?

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变化,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性气候演变,引发了这样的变化过程。在变暖的时候,地球所有的区域也是随之改变。

在气温不断上升之下,如2023年,全球极地地区海冰面积创下有记录以来最低值。自1979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损失了近220万平方公里。

此外,2023年南极冬季海冰面积约为1680万平方公里,是自1979年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这比1993年至2010年的南极冬季海冰面积平均值少了19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3个法国的面积。

所以,冰川融化之后,更多的地面出现,那给植物生长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当然,单独的南极变暖速度也有,这一次研究也指出了,自1950年以来,南极半岛的气温上升了近3摄氏度,比地球上大多数地区观测到的气温上升幅度要大得多。

所以,这不是稳妥妥的加速南极冰川融化,为其腾出空间吗?而且,珠峰也是如此,都是因为变暖为其提供了基础。

所以,这些背后的根本因素,就是全球变暖,这就是坏消息,全球变暖只要不缓解的话,那未来只会变得更加疯狂,会有更多冰川区域出现大变化。

而且,人类在2023年才创造了历史,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最近10年(2014~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2℃。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逐年上升。2022年,全球大气平均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分别为417.9ppm、1923ppb和335.8ppb,均达到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所以,依照这种趋势下去,别说缓解气候了,人类可能会遭遇不断地极端性气候袭击,高温,降雨,干旱,风暴等等,都将全球影响,没有一个国家或者人,可以逃脱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巨变。

当然,其实是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吧,如果说全球变暖是一场生命的危机,那么站在这场风暴中心的,不止有动物,还有人类。只不过,说到全球变暖之下,可能很多人又会说了。

不是小冰河时期要来吗?

的确,不少人听到这个,也是惊讶,“一会儿说全球变暖,一会儿说地球进入小冰河”,到底地球会如何改变呢?其实,现阶段就是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对于小冰河的问题,它也是建立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之上。

在2023年7月的时候,《自然-通讯》提醒称,在温室气体持续排放的情况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一个携带热带暖水北向前往北大西洋的巨大洋流系统)可能在21世纪中,或可能在2025年后的任意时间崩溃,这些评估强调了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看到没?如果稍微仔细一点的朋友就知道,是温室气体排放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全球变暖继续发展的话,才有可能出现小冰河时期,而这个2025年的节点也只是一个预估的情况。

而且,这也并不是所有的都这样预估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认为,AMOC不太可能在21世纪完全崩溃。

那么,这也说明了其争议性的存在。

而且只要出现的话,那整个地球的确可能发生大气转变,主要是此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这种突发气候变化上一次发生于末次冰期的Dansgaard-Oeschger事件中,由AMOC的崩溃和恢复所致,这造成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十年内发生10至15摄氏度的波动,远大于现在一个世纪内1.5摄氏度的改变。

所以,这就是大家说得小冰河时期,但是一个确定下的数据,如果依照说明趋势来看,那就是地球只要继续升温下去,未来小冰河就可能到来。

但话说回来,小冰河真的出现了,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是一个极端,往另外一个极端发展,那还是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

很显然,只有平稳的气候模式才是最好的,不是全球变暖,也不是小冰河时期的出现。那么,最终可能只有彻底让地球气候稳定才行了。

气候变化,留给人类时间不多了

的确,气候的变化改变已经刻不容缓,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当地球的气温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临界点被突破之后,人类还想改变气候,这个可能性也只会变得更低,因为大部分说明是,气候临界点突破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建立在这样的问题之下,气候变化,留给人类时间不多了,需要加速进行气候的改变才行。

然后,这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因为没有多少国家愿意一起进行对地球的维护,如果人类真的做到了气候维护,那地球气候早就改变了,而不是越来越极端化。

从上面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可以看到,没有排放最多,只有排放更多,以至于还在不断刷新极值。你说这还有改变的空间吗?有,但概率是越来越低,人类距离临界值也是越来越近。

所以,极端性气候变化的背后,全球变暖继续的发展,是人类面对的世纪难题,还不解决,最终也将伤害人类自己。

虽然说人类这些年也在加大对地外天体的移居,但是相对来说,要想真正实现移居,这个可能性还是极其低的,就如大家说得火星作为“第二地球”,你说火星的变化现阶段适合人类居住吗?很明显是不适合的。

而且就算是以人类现阶段的科技实力去改造,没有数百年的时间,可能也是难以直接在火星上居住的。

所以,将我们的地球保护好,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其他的问题还是需要后续看吧,如果地球都难以保护不好,那未来人类如何生存下来,又如何前往其他的天体?

这不是更加的困难吗?那么,加速进行气候改变,这就是当下的关键性问题。



1 阅读:220
评论列表
  • 2024-10-09 22:21

    沧海桑田变化因为人类的信息加速而加速了,沙漠变大海高山变平原等等之类的自然环境转化加速仅此而已,这种加速再快对于人类的生命长度文明长度而言还是太过漫长了[笑着哭]光一个南北极冰川变草原起码还得几百年,这得人类轮好几代人才会见到,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有科技辅助人类压根不用担心,而且人类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人类这种生物创造力是需要环境使然的,只有地球环境越恶劣才能激发人类脱离地球的创造力与共同需求性,不然就会窝在地球相互糜烂[笑着哭]所以环境恶劣并不是坏事,管它会不会有另一个我们能去到的内地球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效率与刺激

  • 2024-10-09 20:19

    人类死活关我屁事

  • 2024-10-09 13:25

    快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