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徐向前82岁大寿,因一件事大怒,徐向前痛哭:我没脸,有愧啊
1983年深秋,北京一处幽静的庭院内,年过八旬的徐向前元帅正在接见来自大别山区的老同志们。原本这些人是专程前来为徐帅祝寿的,可谁知一番谈话后,这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却情绪激动,泪水难以抑制。
"不过了!我有愧啊,哪有脸去过寿!"徐向前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愕然不已。这位在战火纷飞年代指挥过数十万大军,被毛主席誉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军事统帅,为何会在自己的寿辰前夕说出如此痛心的话语?
那些来自大别山的老同志们究竟向徐帅汇报了什么?为什么会让这位"布衣元帅"如此动容?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徐向前与大别山的不解之缘
1929年的初夏,大别山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身着灰布衣衫的年轻人,就是28岁的徐向前。当时的大别山区,正处于革命形势低潮,红军力量十分薄弱。
徐向前到达鄂豫皖苏区后,立即投入到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接任了红三十一师师长的职务,这支部队仅有200余人,装备简陋,有的战士甚至连枪都没有,只能拿着大刀长矛作战。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徐向前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措施。他首先整顿部队纪律,建立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每天清晨,他都亲自带领战士们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同时,他还在部队中开展识字教育,提高战士们的文化素质。
1929年8月,徐向前指挥部队在新集地区打响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这次战斗共歼敌两个连,缴获长短枪80余支,这是红三十一师成立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有了这批武器装备,部队的战斗力显著提升。
随后的几个月里,徐向前带领部队连续作战,先后攻克了多个城镇,部队发展到800余人。在此期间,他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术,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灵活战法,使敌人难以捕捉红军的行踪。
1930年春,徐向前在大别山区展开了著名的"两县游击战"。他将部队分成若干小股,分散在新县和光山县活动。白天隐蔽在山林里,夜间则出击敌人据点。这种战术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同年夏天,徐向前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统一行动,一夜之间同时袭击了敌人的多个据点。这次行动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还使部队发展到1500余人,成为当地一支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
在徐向前的领导下,红军在大别山区逐渐站稳了脚跟。他特别重视发动群众,经常深入农村了解民情,组织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通过这些工作,使更多的贫苦农民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纷纷加入红军队伍。
1931年初,徐向前率领部队在双桥镇取得重大胜利,一举歼灭了国民党一个主力师。这次战斗,不仅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更重要的是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使部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经过这次战斗,红军在大别山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更多的农民青年争相参军。
到1931年底,徐向前领导的红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5000余人的革命武装。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与普通战士同吃同住,经常步行几十里去了解情况,研究战术。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后来红四方面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83岁寿辰前的一场特殊来访
1983年10月初,北京的秋意正浓。在位于西山脚下的一处军区干部疗养院内,几位来自大别山区的老同志正在等候与徐向前元帅见面。这些人中,有当年跟随徐帅打过仗的老战士,也有地方干部和群众代表。
当天上午九点,徐向前在秘书的搀扶下,缓步走进会客室。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的精神状态依然矍铄。老同志们纷纷起身,向这位昔日的统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位名叫张德山的老战士,是当年红三十一师的老兵。他向徐帅汇报了近年来大别山区的发展变化。然而,当谈到当地部分农村的困难局面时,张德山的声音明显哽咽了。
原来,在大别山区的一些偏远山村,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有的村子至今还没有通电,农民晚上只能点煤油灯。一些地方的农田灌溉设施年久失修,遇到旱季就会出现减产。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交通不便,一些山区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农民的收入始终上不去。
另一位名叫李守信的地方干部接着汇报说,在光山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至今还有十几户人家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每逢下雨天,这些房子就会漏水,老百姓不得不用塑料布遮挡。
更让徐向前感到痛心的是,当年跟随他打游击的几个村子,现在还有不少人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村子大多地处深山,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
一位来自新县的群众代表告诉徐帅,当地一些老区村庄的小学已经荒废,孩子们要走很远的山路去邻村上学。有的家庭因为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让孩子辍学在家。
听到这些情况,徐向前的双手不住地颤抖。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远山,久久不语。当他转过身来时,老同志们发现这位铁骨铮铮的统帅已经泪流满面。
"你们说这些事情,我心里很难过。"徐向前的声音有些哽咽,"当年我在大别山打游击时,对老区群众许下过诺言,说革命胜利后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现在看来,这个诺言我没有完全兑现。"
徐向前随即表示,他要把这些情况向中央反映。他说,革命老区的群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现在是党和国家报答他们的时候了。他还特别叮嘱随行的工作人员,要把老同志们反映的每个问题都详细记录下来。
这次会面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临别时,徐向前站在门口,一再嘱咐老同志们回去后要继续关心群众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继续努力。
就是这次特殊的来访,让徐向前决定取消原定的寿辰庆祝活动。他说:"老区群众还过着这样的日子,我有什么脸去过寿?"在他的坚持下,原本准备的寿宴最终变成了一次研究解决老区问题的工作会议。
三、徐向前与大别山老区群众的深厚情谊
1929年至1931年间,徐向前在大别山区的每一天都与当地群众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在光山县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徐帅与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
1929年秋天,红军在新县双铺镇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当时,一位姓王的农民挺身而出,主动为红军当向导。他带领徐向前和红军战士们穿越了一条当地人称为"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成功避开了敌人的包围圈。这位老乡事后坚决不肯收取任何报酬,只说了一句:"共产党是为咱穷人打天下的,我这是应该做的。"
1930年的一个雨夜,徐向前带领一支小分队在光山县田铺乡活动。天色已晚,加上大雨滂沱,部队不得不寻找临时住处。当地一位姓刘的贫农二话不说,就把自己仅有的两间草房腾出来给红军住。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位农民还把自家仅存的一点粮食全部煮成稀饭,让红军战士们充饥。
在新县陡山河边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位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奶奶"的老人。1930年春天,她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小船把一支被困在河边的红军小分队送过河。后来国民党军队得知此事,将她吊打了整整一天,她却始终不透露红军的行踪。
徐向前对群众的这份情谊始终铭记在心。在部队中,他多次强调要爱护百姓,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一次,一名战士在行军途中摘了农民家的一个柿子,徐向前立即命令部队停下来,让这名战士登门道歉并赔偿损失。
在大别山区活动期间,徐向前特别重视发动和依靠群众。他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和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在他的带领下,红军帮助群众收割庄稼、修补房屋、挖水井。在一些村子里,红军还办起了夜校,教农民识字,宣讲革命道理。
1931年初,红军在双桥镇与敌人激战时,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一位老大娘用自家仅有的几床棉被,给受伤的红军战士包扎伤口。还有群众主动把自家的粮食和盐巴送到红军营地,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
在徐向前的倡议下,红军在驻地建立了群众工作站,帮助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比如在光山县的一个村子,红军帮助群众修建了一条灌溉渠,解决了几百亩农田的用水问题。在新县某村,红军发动群众建立了互助组,组织生产自救。
当年在大别山区,徐向前带领红军创建了一个个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能够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最关键的就是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正如一位老区群众所说:"红军在的地方,就是穷人的天下。"
即便在离开大别山区后,徐向前也一直牵挂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群众。每当有机会,他都会询问大别山区的情况。1954年,他专门派人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望那些帮助过红军的群众,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1964年,徐向前再次回到大别山区视察。当他看到一些地方的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时,立即向中央写报告,建议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在他的推动下,一批农田水利项目和乡村道路工程在大别山区启动建设。
四、老区人民的深情回报
1983年10月下旬,当徐向前取消寿宴的消息传到大别山区后,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位老统帅的敬意和感激。
在光山县寨河镇,一群老党员和退伍军人组织起义务劳动队。他们带头修缮了当地一所破旧的小学校舍,并发动群众捐款购置了新的课桌椅。这所学校就是当年红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旧址之一。老党员们说,现在靠知识改变命运,就是对徐帅最好的回报。
新县陈店乡的农民们得知徐向前关心农业生产的情况后,主动成立了农业技术协作组。一位曾在外地学习农业技术的返乡青年担任组长,带领村民们改良土壤、调整种植结构。到了年底,全乡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近两成。
在商城县一个偏远的山村,当地群众自筹资金,修建了一条长达三公里的机耕道。这条路不仅方便了农用机械进山,也解决了几个自然村的出行难题。村民们在路边竖起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不忘初心、造福乡亲"八个大字。
大别山区的老区群众还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徐向前的祝福。在罗山县的一个村子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带领妇女们赶制了一百双棉鞋,准备捐给当地的敬老院。老人说,这是她学习徐帅关心群众的精神,想为社会做点贡献。
各地群众还自发开展了一场"献爱心、做善事"活动。在金寨县的一个乡镇,村民们轮流照顾五保户老人;在霍山县,青年农民组建了农产品运销互助组,帮助山区果农解决销路问题;在六安市的一些村庄,群众自发组织起扫盲班,教老年人认字读报。
1983年底,大别山区各县的群众代表带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再次来到北京看望徐向前。他们带来了山区特产、民间工艺品,还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记录着各地群众实际行动的图文册。
其中,有光山县一个村子的老党员带领群众平整荒山、种植果树的故事;有新县青年农民研究种植新品种水稻取得丰收的经历;有商城县群众自建小型水电站解决用电难题的报道;还有金寨县农民开展科技种养,发展乡村产业的记录。
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些边远山区的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比如,在一个没有通公路的村子里,村民们靠着肩挑背扛,将建筑材料运上山,硬是建起了一座小型蓄水池,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当看到这些变化时,徐向前说:"老区群众真是了不起,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这种精神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老区人民的日子能越过越好。"
这些来自基层的感人故事,不仅体现了老区群众对徐向前的深厚感情,更展示了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老区的光荣传统,延续着军民鱼水情。
正是这种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感情,构筑起了军政军民团结的牢固基础。大别山区的群众说:"徐帅心里装着我们,我们更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革命老区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五、徐向前精神在大别山的传承与发展
1990年代初期,大别山区掀起了一场学习和传承徐向前精神的热潮。各地通过建立纪念馆、整理史料、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徐向前与大别山的深厚情谊代代相传。
在光山县,当地群众自发成立了"徐向前事迹宣讲团"。这支宣讲团由老党员、退伍军人和基层干部组成,他们走村串户,向年轻一代讲述徐向前在大别山的革命故事。1992年,一位名叫张世友的老党员用自己的退休金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徐向前的史料,并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一间小型陈列室。
1993年,新县双铺镇的群众自筹资金,修缮了当年红军使用过的一处旧址。他们还在周边建起了一片纪念林,每棵树都由当地青少年认养管理。镇里的小学把革命传统教育纳入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聆听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
商城县的农民们则用另一种方式传承徐向前精神。他们成立了"向前农业科技协会",专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协会成员中有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返乡青年,他们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山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1995年,罗山县一个偏远山村的老支书王德明,带领村民们修建了一条村史文化长廊。长廊上不仅记录了徐向前在当地的革命事迹,还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的发展变迁。这条长廊成了当地青少年了解历史、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金寨县,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坚持为老区群众提供各种帮助。他们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帮助困难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徐向前关心群众的优良作风。
1997年,霍山县的群众自发组织了"老区精神传承会"。这个民间组织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参观革命旧址,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他们还建立了一个革命历史资料室,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徐向前在大别山的历史文献和实物。
六安市的一些中小学校把徐向前精神融入德育教育。学校组织学生走访老革命、老党员,了解革命历史;开展主题班会,学习徐向前的革命事迹;举办征文比赛,让学生讲述身边传承革命传统的感人故事。
1998年,大别山区多个县市联合举办了"传承徐向前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活动中,各地展示了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教育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些地方还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发展了徐向前精神的时代内涵。
各地还通过建立军民共建机制,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驻地部队经常派官兵到村里帮助群众生产劳动,地方政府也积极为部队官兵解决后顾之忧。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大别山区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各地在传承徐向前精神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有的地方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有的地方发展红色旅游,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还有的地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更多建设家乡的人才。
2010年以来,大别山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徐向前与大别山的深厚情谊始终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正如一位老区群众所说:"徐帅的精神一直在,我们的干劲就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