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当下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快,然而在土地流转的背后总有一些“陷阱”存在,农民经常会吃亏,该如何避免呢?
村上近几年来已经有一大半的承包地被流转了出去,而像我们村这样的情况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土地流转是国家鼓励并且支持的,这是一种多赢的经营方式。
首先,农民可以获得资源性资产的租金,每年都有钱拿,不用种地不用担心种地损失赔钱。尤其是针对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要知道农村至少有3亿人进城工作,已经不愿意从事农业劳作,流转土地是一笔意外之财。
其次,土地流转之后形成连片土地,规模化的好处不言而喻,便于大机械化规模性生产,减少人力等成本投入,是一种降本增效的好事;除此外,村委会还能有服务费等收入,增加村集体资产。还减少了农村土地抛荒,为粮食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过,虽然土地流转的好处很多,但是陷阱也多,其中4大矛盾越演越烈,搞不好农民要遭受重大损失。
第一、口头约定
在农村是乡情社会,都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因而在很多农民流转土地时基本上就是说一句就算约定了,有的甚至连价格都不谈,而且一连好多年都不一定能够收到钱,很多人都不当回事。
但是因此产生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引起邻里矛盾,毕竟一年一结其实是很少的,如果十年八年给一次流转费就是很大的数字,万一再种地不赚钱,那么承包的村民心里不好受,流转出去的村民也为难,最后弄得不欢而散。
所以在农村流转土地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最好有村委会做中间人,无论到什么都有说法,毕竟人情归人情,亲兄弟还是明算账的好,不然弄得大家成了仇人。
第二、种植作物不同用途不明
很多人流转土地都是为了赚钱的,而且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种什么赚钱,用什么方法赚钱。其中就有不少流转大户把种粮食的田改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甚至于改变土地用途。
比如种树、种花或者种植以牺牲地力为代价的经济作物,前两年就有报道湖北某地农村土地被一家农业公司流转种红薯,在其种完一年以后把土地交换给村民,但是地力大幅下降,村民差点绝产,村民可谓损失惨重。
第三、流转费难要
为了鼓励土地流转,其实在不少地方是有补贴的,而承包大户很多都是奔着当地的补贴来的,如果赚钱那么就会干下去,但是很多都是无心经营土地,都是为了弄些补贴快钱就走人,经常出现土地流转一年后见不到老板人了。
而村民因为合同又不敢随意耕作,连续几年都没有流转费,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土地只能荒芜,虽然也有农民收回土地自己种,但这样的太少,毕竟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很多人都找其他的营生了,因为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耕地抛荒,粮食产量下降。
第四、流转容易收回难
随着农村土地资源的不不断减少,以及粮食安全的被重视,其实农村土地的价值在不断增值,再加上很多农民慢慢变老,已经不能进城打工,毕竟连工地都不要快60岁的农民工了,而这时候农民只能回家,但是想要回被流转的土地几乎不可能了,即便合同到期也难要回来,从而导致农民在农村没有活干,在城里不让干活,除了没亩地几百元的流转费好像就难有收入,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了。
相信遭受过以上经历的农民有很多,甚至村村都有,所以我们在流转土地时一定要提前注意,合同如何签订?每年流转费涨多少钱?农民中途能不能收回自己的耕地等等。
当然,最好的避坑方式就是不流转耕地,毕竟年轻人不差那一亩几百块钱,年纪大的自己耕种赚的更多。那么,你愿意流转耕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