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之战前期的战斗表明,明军的整体战斗力虽然弱于清军,但总兵手底下的家丁至少可以保证在野战中同等规模交战的情况下不落下风,甚至还能取得一定的优势。随着洪承畴在前线统筹规划,普通明军的训练和给养都在改善,明军的战斗力正在快速提高,再凭借着火器的优势和防御上的优势,已经具备了初步和清军决战的能力。
而且,随着明军在小规模战斗中不断取胜,前线清军的士气越发低落,多尔衮不得不同意士兵们回家探亲。这个决定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意士兵回家不是什么高明的对策,士兵回家探亲不仅会进一步打击士气,还会把前线的恐慌带到大后方。所以,皇太极知道之后非常生气,处罚了多尔衮等人。可多尔衮也没办法呀,不同意士兵回家,搞不好立马就能炸营,还打什么仗?
此时,皇太极已经意识到松锦之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或者撤兵或者全力压上去和明军决战。如果撤兵,肯定会迎来一连串的负面反应,接下来将会非常不利于清朝,朝鲜、蒙古一定首鼠两端,甚至是清朝内部的亲明派也会趁机搞事情,所以他没有退路,只好把所有的力量全都压上去,征发了国内15岁以上男丁。这是一场赌博,皇太极能不能赢是个未知数,但就算他能赢,假如是一个惨胜,也是虽胜犹败。而对明朝来说,即使洪承畴全军覆没,只要清朝大伤元气就给了他平定国内起义军的时间。国内的起义军平定了,再集中全力对付清朝,清朝照样凶多吉少。
所以,到1641年8月,甭管崇祯皇帝催促不催促洪承畴主动出击与清军决战,双方也迎来了决战时刻。当然,如果洪承畴按照以前的计划稳扎稳打,明朝会在这场上获得更多的胜率。主动出击,把明朝主力部队暴露于野地之中,会把他们野战能力不足、各将领之间协调不顺畅的短板完全暴露出来。洪承畴很清楚这一点,知道主动出击的那一刻起明军就已经陷入了极大的风险之中。为了解决明军协调不顺畅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问题,洪承畴采取的方式是大军聚拢到一块儿统一行动,这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会战的时候某些军队在关键时刻逃跑的问题。可这么一来明军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双方的交战地点位于辽西走廊,这个走廊依山傍海长约400里,最窄处几公里,最宽处也只不过几十公里。
这是明军抵御清军南下的最坚固屏障,依靠的就是狭窄的辽西走廊清军无法展开迂回的优势,在明朝多年的建设下,这里形成了无数堡垒群组成的数百里纵深的防线,以此为依托,才给了洪承畴稳固的大后方,让他可以在前线与清军作战,不担心被抄后路。但是,当他主动出击之后,大军进入到松锦一带的时候,前线明军和大后方就出现了空档。皇太极及时抓住了这个破绽,大军迂回到明军后方,然后在明军后方挖了长达数十里的壕沟。
这里就暴露了洪承畴性格上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谨慎有余而果断不足。当清军主力向明军大后方移动的时候,洪承畴就应该把明军主力调动起来,沿辽西走廊西侧的丘陵地带向南方移动,让清军失去包围洪承畴的机会。如果双方爆发激战,洪承畴就算失败了大军也可以退到山里去,最多失去辎重,有生力量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全。但是,面对清军主力向明军后方的迂回,洪承畴错失了良机,以至于等他决定突围的时候,清军已经在明军大后方挖了三道壕沟。既然清军主力已经将洪承畴和大后方完全切断,战争的主动权就完全落到了清军这一方。皇太极命令阿济格突袭笔架山明军粮仓,更进一步打击了明军的士气。这个时候,一些明军将领老毛病又犯了,开始为自己找后路,在前期打得有声有色的吴三桂领着人绕开请军主力跑回了宁远城。
从吴三桂的动作来看,清军的三道壕沟其实真正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多,即使三道壕沟挖好了,洪承畴率领军队向右迂回,沿着辽西走廊的丘陵地带照样可以绕道清军的大后方。一旦明军主力绕到清军后方和后方堡垒群连成一体,皇太极就失去了速战速决的可能,即使取胜也会是一场惨胜,虽胜犹败。当然,松锦之战也体现出了明朝末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洪承畴或者说整个明朝缺少战略大师。遥想松锦之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丰臣秀吉妄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入侵大明,万历皇帝从水陆两个方向进入朝鲜半岛,整个抗倭援朝无论是水战、陆战都取得了对日军的大胜利。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是水陆并进呢?原因就是日本列岛需要跨过对马海峡才能将部队运到朝鲜半岛,所以明朝水军在对马海峡的活动将会威胁到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从而给陆上作战提供强大的支援。
明朝末年松锦之战实也可以这么做呀!松锦之战全面爆发之后,随着清军在前线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明朝方面可以派水师运载陆军在辽东半岛登陆,攻击清军大后方,哪怕骚扰游击也会让皇太极不敢把清军全部压到松锦战场。或者,派出水师从海上给洪承畴运粮食,洪承畴就可以在前线和清军对峙,这个时候皇太极就傻了,三道壕沟成了限制清军活动的障碍,洪承畴利用这三道壕沟拦住的是皇太极。皇太极正面面对的是洪承畴的十三万主力,背面还有宁远城中虎视眈眈的明军,他反而成了被包围的一方。所以,松锦之战的失败体现了明朝末年在战略规划上极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