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大清王朝的头号权臣,集军事,政治,民生大权于一身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古北口狩猎,一不小心摔下马来,重伤不治,竟然就这么薨了。
古北口,也就是今天北京密云的古北口长城一带。
多尔衮这个人,他的权力实在是大,因为顺治登基的时候不过六岁,多尔衮对顺治自然是手拿把掐。
从辈分上来讲,多尔衮是长辈,是顺治的皇叔父,他这个皇叔父当得相当自在,多尔衮要出城打猎,大臣们要跪地听旨意,看看需不需要帮忙,多尔衮要举行个祭祀活动,王公贵族更是要夹道欢迎。
多尔衮要回家了,一帮臣僚们则要亲自把多尔衮送到家门口。
平时上朝的时候,大清皇室的其他王爷们要从午门外下轿,而多尔衮则直入午门,到了午门老半天才下轿子自己走路。
这种待遇,多尔衮是独一份。
朝廷里的大臣们惯会见风使舵,他们一看小皇帝顺治主少国疑,凡事还都得听太后孝庄的,所以基本上往多尔衮这头一边倒。
元旦啊,新年啊这些节日,大臣们一早上起来先拜见完顺治皇帝,立刻就往多尔衮的府上跑。
如果说只不过是在礼仪上追求特殊,那其实也无可厚非了,古往今来权臣多少个,那不过是风光一时,基本上到后期也全都倒了。
但是,多尔衮似乎是个例外。
(多尔衮)
顺治三年以前,皇帝的信符印绶基本上都放在宫里,因为这些东西是十分重要的凭证,调兵啊打仗啊都需要这个东西,将领要打仗,那就得先到宫里请了旨意,拿了兵符才好办事儿。
然而,多尔衮认为这个流程十分麻烦,,凡他掌握军国大事多年,南征北战,四处用兵的时候极多,他打一次仗,就得往宫里跑一次,打一次仗就得跑一次,太麻烦,他索性派人把宫里的兵符印绶全都搬到了自己的府上。
这种行为,那简直是忤逆,那简直是诛九族的罪过,但顺治皇帝愣是压着火,一声也没吭。
因为,对于多尔衮的这种行为,皇帝已经是不痛不痒,司空见惯了。
朝廷礼制,摄政王的仪仗只有十五种,但多尔衮的倚仗却有二十种,基本上是和皇帝相同的。
顺治四年以前,朝廷里都称呼多尔衮为“九王爷”,因为他封王的排名是老九嘛,但是多尔衮认为,这个称呼,他不炫酷,太普通,体现不出他在政治上的尊贵性,所以他要求全体官员但凡是在提及他的时候,无论口头称呼还是书面文件,都必须叫他“皇叔父摄政王”,如果见到他还称呼九王爷,那肯定要挨收拾,如果在折子里把他写成“九王爷”,处罚更加严厉,基本上必然会被多尔衮革职处理。
而且,从这一年开始,不知道从哪里又传出一条“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的规矩来,传来传去就成了定制,多尔衮自此之后见了顺治再不用跪拜,甚至连必要的行礼也省去了。
朋友们,封建帝制时代,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那莫非王臣,能见了皇帝而不跪拜的,只有皇帝的母系长尊,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成了的太上皇。
到顺治五年末,多尔衮可以说是更加放肆,连皇叔父摄政王也不当了,而是改称皇父摄政王。
(皇位)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顺治叫他声叔父就够给他面子了,他竟然又给自己升了个级,开始以皇帝的父亲自居。
在名义上多尔衮成了顺治的皇父,那他就更不惯着顺治了,以前处理政务,就算是装装样子,朝会上的时候他也要装模作样的请示一下顺治,顺治说知道了,你去办吧,这算是有个台阶下。
但现在,凡国家大事,多尔衮能处理的就自己处理了,处理完了也懒的通知顺治,反正在他眼里,自己的这个小侄子知道与否并不重要,而碰到处理不了的,他也绝对不会去和顺治商量,而是会绕开皇帝和孝庄太后再议。
同时,多尔衮还把诸王啊,贝勒啊,贝子啊都笼络在自己的府上,让他们也随自己不用去参与早朝,而是都在自己的家里办公。
这不纯纯是小朝廷么?
所以,顺治很多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圣旨就从多尔衮的王府里出来了。
到顺治七年,多尔衮的权势,那就已经是大的没边了。
顺治登基的时候只有六岁,你让他理解什么叫大权独揽的皇帝,什么叫魁柄独持,什么叫乾纲独断,那也不太现实。
但是,随着顺治一天天长了起来,他可就逐渐开始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母亲孝庄太后威严肃穆,在宫里说一不二,自己学习皇家礼仪,学习帝王体统,学习孔孟之道,这就已经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好不容易上了朝,还处处要受多尔衮的气,早知道这样,来北京当什么皇帝,还不如回山海关外放马呢。
(顺治皇帝)
而且,顺治皇帝敏锐的意识到,多尔衮这么多年来一步一步编织他的权力集团,他底盘太扎实,太硬了,自己恐怕不管怎么反抗,都很难会是他的对手。
难道自己余生就要活在这种淫威之下么?
紫禁城金碧辉煌,巍峨的城墙,精美的亭台,而在这古老的皇家宫殿之中,坐在皇位上的顺治却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累啊苦啊只有自己知道,顺治没有办法,只能是自己咬碎牙,掺着血吞到肚子里去。
不过,这人算不如天算,一时权势极盛,风光无两的多尔衮同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因为这么一场意外,死了。
人常生于忧患而死于爱乐,刀口舔血的战场上多尔衮没摔过,到了平地上他却能栽个大跟头。
多尔衮一死,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终于得以亲政,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皇帝亲政了,这不代表他就万事大吉了。
虽然说从谱系上来讲,清朝的皇帝到顺治这里,已经是第三位,但问题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当皇帝,那都是在关外,所以本质上顺治才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
多尔衮是权臣,但很难称得上是治世之能臣,所以顺治亲政之后很快发现,大清王朝所存在的问题,那依然是有很多很多的。
年轻的顺治皇帝倒是有心图治,想要一展身手,至少要像自己的父亲太宗皇帝那样在国家的发展上有很好的建树,但是翻阅当时的史料来看,顺治皇帝的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
这个不顺利的原因在于,他毕竟相对来说比较年轻,而且从六岁到十四岁这个阶段,他名为皇帝,实际上只是朝廷的吉祥物而已。
眼下没了多尔衮,但孝庄太后老成持重,大臣们则更认为政治局势一天一个样,所以他们实际上很难对皇帝产生什么信任感。
(孝庄太后)
皇帝,他也是人,他不是神,不是说只要他想要办到什么事情,他就一定能办到,他也必须时时刻刻依靠臣僚们的帮助。
你要发展文教,管科举的官员们不尽心,弄上来的都是一些酒囊饭袋,你怎么办?
你要开疆拓土,兵部的尚书和侍郎们全无积极性,这仗你就很难打得起来。
顺治不懂得“若要治国,必先治吏”的道理,你的权力如果被如多尔衮那样的权臣拿走,你将变成一个傀儡皇帝。
可如果你有权力,但却没有人听命于你,或者是就算是表面上臣服你,暗地里他们不配合你,那么你实际上和傀儡也是差不多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国就像是炒菜一样,皇帝是厨师,这道菜好不好吃,要看厨师的本领和手艺,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大厨,他的厨房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政治上的失意和无力感让顺治明白,当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不容易,反而十分困难。
皇帝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是暗自感叹:
太糟心了。
(董鄂妃)
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帝最喜欢的妃子董鄂妃也薨了。
关于顺治和这位董妃的故事,作者就不必多说了,想来大家就算是看话本,看电视剧也应该了解很多。
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董鄂妃可以说是顺治皇帝的红粉知己,她理解皇帝,懂皇帝,皇帝对她是相当宠幸,在某种程度上,董鄂妃就是顺治苦闷的帝王生涯中唯一的精神寄托。
然而,这一缕寄托也没了。
顺治这个人,早年间他就长时间接触过耶稣教和佛教,他本来就有这种退隐江湖的心境,现在是事业失利感性没戏,皇帝深受打击,到顺治十七年的时候,皇帝几次扬言要出家,有两次把头都给剃了,差一点就成了小沙弥,然而孝庄太后手段强硬,顺治不敢忤逆,这个家终究是没出成。
家没出成,可顺治却一天一天的开心不起来了。
他吃饭也不香了,睡觉也不甜了,往日在关外捕鱼牧马的日子让他无比想念,董鄂妃的佳人倩影在他的梦中又经常出现。
在他的归山诗中,我们得见皇帝当时的精神状态: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皇帝忧思成疾,身体素质很快呈现出亚健康,赶上中原时疫流行,顺治皇帝竟然因此而患上了天花,不就后就晏驾了。
孝庄太后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想来是沉痛无比,她牵着顺治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的手,在顺治的棺椁前一言不发,萧瑟的秋风吹起她的发鬓,谁也不知道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在想些什么。
作为科尔沁部的女人,孝庄明白,自己终有一天也会落到这一方不大不小的盒子里,会和太宗皇帝相会,只是现在,柔弱的孙儿接下来的道路,还需要,自己的搀扶。
离开和相聚,分别和重逢,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不断的上演,人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