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贪污奇案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8-22 10:28:49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炎炎夏日)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

紫禁城正值夏季,天儿,挺热。

阳光透过琉璃瓦,洒下一片斑驳陆离,古老宫殿披上一层金色纱幔,

宫墙之外,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为这闷热的夏季带来一丝丝的凉爽。

池塘里荷花竞相绽放,微风中轻轻摇曳,水面则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飞檐翘角,自有一派美不胜收。

夏日的某天,紫禁城的主人乾隆皇帝心情很好,不仅仅是因为眼前的美景,还因为,他刚刚把浙江巡抚王亶望的家给抄了。

这个王亶望啊,在任浙江巡抚之前,上一份工作是甘肃布政使,他在甘肃地区贪污腐败,犯下大案,皇帝当时没察觉出来,还以为他工作干得不错,于是给他调到了更为富裕的浙江去做巡抚,王亶望在甘肃贪污多年,他有经验了,到了浙江他正准备故技重施,再捞一笔,结果事情败露,他违法犯罪的行为被查实,皇帝相当生气,直接就把王亶望给处死了。

人是死了,可王亶望毕竟做官这么多年,他敛聚了不少的横财,家资阔绰,皇帝怎能放过?于是立刻着手查抄。

地方上把王亶望的家给抄完之后,找了好几辆大马车,装了十来箱子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奇珍异物,车队浩浩荡荡的从浙江就奔向了京师。

(王亶望)

这些抄家所得,到了京师之后,一般来说是送到内务府封存,皇帝嘛,富有四海,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乾隆眼界又高,不可能说王亶望的家资到了宫里,他就立刻七手八脚的拆开来看,而大概是直接入库,以后也很难再想起,不过落个吃灰的结局。

但是,这回不太一样,这回东西到了宫里,还没等内务府的宦官接收,皇帝就来了。

乾隆老兄是亲自拿过查抄清单,又依次打开箱子比对,那心情是既激动又期待,简直就像是小朋友收到了久违的生日礼物一样。

其实,这也不是皇帝没见过世面,或者说皇帝爱钱爱财,实在是王亶望的这些家资,皇帝早就惦记挺老长时间了。

乾隆其人,虽然审美上有点农家乐,但是他生平最喜欢收集藏品,什么字啊,画啊,古玩啊,花瓶啊,玉器啊,他都非常之喜爱。

恰好,这个王亶望生前也是个行家,和皇帝爱好相同,也喜欢搞收藏,家里藏了不少稀奇的宝贝,平时皇帝过生日啊,太后寿诞啊,王亶望都会向朝廷进献古玩。

但是,王亶望这个人,也不知道是装傻充愣还是性格比较吝啬,明明家里有不少让皇帝垂涎欲滴的好宝贝,但他每次向朝廷进献,总是拿出一些稀松平常的东西来,好玩意他自己留着,他不舍得给皇帝。

(乾隆皇帝)

这乾隆皇帝吧,明知道王亶望家里有宝贝,可是碍于他天子的身份,他眼馋手馋心馋,但也不好意思明着要,您说吧,堂堂一国之君,如果死乞白赖的跟一个大臣要东西,这成什么礼仪?又成什么体统?你让皇帝这面子往哪儿搁?

而且,为了打造清正廉明的帝王形象,为了给天下臣公做表率,皇帝曾经三令五申,不允许臣下频繁的给他送礼,自己这话说出去了,如果再主动找王亶望要东西,岂不是啪啪打脸?

皇帝不好意思要,也不好意思暗示王亶望,王亶望还真就一件拿得出手的东西也不送。

当然后来王亶望的官儿越做越大,格局也上来了,也懂得拿出一些比较有分量的礼品来馈赠皇帝,但是皇帝还是不能要,或者说,不能全要,如果全要了,那显得自己太贪心,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往往都是敬九退三,王亶望给皇帝送九件宝贝,乾隆得忍痛割爱,退回去三件,而且这三件往往还都得退这一批礼物中最好的。

比如有一次王亶望给皇帝送礼,皇帝就不得已把一块自己相当喜欢的石刻退了回去。

这块石刻,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作品,非常非常之珍贵,乾隆把这件石刻退回去之后,是吃饭也不香了,睡觉也不甜了,整个人魂不守舍了好几天。

这回终于把王亶望的家给抄了,皇帝第一件事儿,那自然就是从这批大箱子里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石刻。

可是他翻来覆去一顿找,把所有的箱子都打开,把所有的物品都一一陈列出来,却发现压根就没有米芾的那件石刻。

(米芾)

石刻没找到,皇帝很失望,但是皇帝也只能是安慰自己,毕竟上一次见到石刻时,已经是多年前的往事,这么多年过去,王亶望很有可能已经把石刻转手送人了。

可是,石刻没有也就算了,皇帝把所有查抄到的赃物全都汇总到一起后,他才发现,这批抄家所得,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皇帝本来想,王亶望搞收藏搞了这么多年,必然是行家里手,家里一定堆满了名家字画,罕世玉石,前朝古董,可是真等到把王亶望的家给抄完了,东西送到宫里来,他才发现,这完全是一堆破瓶子烂罐子,甚至说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那么此情此景此状况,乾隆皇帝可就有点纳闷了,记忆中,王亶望手里什么金珠玉器就不说了,光是名人字画就有几十幅,可如今怎么一件都没有?难不成王亶望全都送人了?

这种可能,当然是有,但是接近于无,一想起王亶望当年那个抠搜的样子来,皇帝就知道他绝对不会把这些收藏多年的珍奇宝物轻易送人,既然如此,宝贝呢?难不成不翼而飞了?

皇帝当时的想法是,因为这浙江离北京总还是有段距离,抄家所得是拉着马车送来的,这一路上人多眼杂,人手也颇多,兵士也好,马夫也好,保不齐就有谁胆大包天,把原本属于皇帝的东西给偷走了。

为了把事情给调查清楚,乾隆专门给浙江布政使盛住写去密旨一封,交代他务必要把此事研究的水落石出。

皇帝认为,肯定有人把东西给偷走了,那么盛住的任务,就是找出这偷东西的人。

(盛住)

盛住的调查重心,一开始也放在了这些押送抄家赃物的官兵和民夫的身上,可是这一队人马也不过三五十人,这些人既不是临时招募,也不是闲散游勇,而都是内务府登记造册的八旗包衣,他们身份干净,行踪清楚,家资透明,盛住一个一个挨着审,竟然一个有嫌疑的都没发现。

不过虽然在这群人的身上收获不大,但盛住还是发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那就是,抄王亶望家的时候,是一边抄家一边登记,那就产生了两份抄家所得的清单,一份原始档案留在浙江,另外一份副本则送到皇帝御前。

而盛住在调查中发现,这两位清单的内容,根本它就不一样,浙江的这份清单上琳琅满目全是精品,而皇帝看到的这份,写上去的全是破烂玩意儿。

很显然,这批赃物,被人掉包了。

既然不是偷盗而是掉包,那么有能力掉包的人,必然就不是普通人,而一定是经手官员。

问题来了,谁是查抄王亶望家的经手官员呢?是浙江道台王站住,抄家那天,王站住亲临现场,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他来指挥完成的。

此人干系重大,很有嫌疑,盛住立刻回禀乾隆皇帝,皇帝也不含糊,立刻要求盛住联合闽浙总督陈辉祖,让俩人就地拉个领导班子,连夜审讯王站住。

可是,乾隆又发现,这个道台王站住,他抄完王亶望的家之后,他就出差了,此时不在浙江,而是在河南督办黄河河务。

(王站住)

这可不能让这小子跑了啊,皇帝又连下谕旨,让户部右侍郎福长安即刻从京师出发,到河南捉拿王站住,同时让就在河南办差的大学士阿桂配合福长安抓人,务必手到擒来,王站住跑了没关系,但是决不能让他畏罪自尽。

他要是死了,线索就断了,线索断了,自己的宝贝找谁去要?

奇怪,这位道台王站住,他一没逃跑,二没自尽,福长安和阿桂把他拿住的时候,他反而是镇定自若,振振有词,说王亶望的家的确是我抄的,但我只是在现场指挥,维持一下秩序而已,后续拉单子装货核验这类工作,我一点也没接触,把王亶望的赃物送交京师的这个过程,负责人正是闽浙总督陈辉祖,所有的赃物只有这位总督大人经手过一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陈辉祖。

但是无论是浙江的盛住,还是河南的福长安和阿桂,以及紫禁城里的乾隆皇帝,他们都很难相信,这事儿会是陈辉祖干的,甚至于就在几天前,皇帝还让陈辉祖协助盛住在浙江调查,足见皇帝压根就没把陈辉祖放在怀疑之列。

要知道,这个陈辉祖,他真不是一般人。

他父亲陈大受是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做过两广总督,陈辉祖是官二代兼富二代,家世显赫,身份清白,颇受皇帝重用,多年来仕途上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封疆大吏,这么一个位高权重,且拥有无限前途的人,怎么可能掉包本来属于皇帝的东西呢?

可是您别说,这事儿还真是陈辉祖干的。

(陈辉祖)

一来,陈辉祖虽然不缺钱花,但是谁也不会介意多上那么一笔横财,王站住把王亶望的家一抄,家财送到陈辉祖的手上,陈辉祖一看如此巨富,见钱眼开,立刻就贪墨了不少。

二来,王亶望的这些家资,以文玩古董居多,这类东西,在不懂行不喜欢的人看来,一文不值,好似破铜烂铁,废纸几张,可是在收藏爱好者看来,那可就是天上掉下的宝贝,不可方物的奇货,陈辉祖生平最好金石,一看到王亶望家里这些东西他就移不开眼睛,挪不动道,他是什么也不管了,什么也不顾了,把这些东西里的上品精品全都挑出来据为己有,包括乾隆心心念念的那件米芾的刻石,他也挑出来拿走了,然后随便找了些破烂来顶替,以次充好,妄图蒙混过关,也就是所谓的“掉包”。

不是陈辉祖胆子大,敢截皇帝的货,而是他以为皇帝每天那么忙,地方上的一个巡抚抄家所得,皇帝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亲自验看,基本上送到京里就入库了,自己正好来个浑水摸鱼,瞒天过海,可谁知道,皇帝惦记王亶望家里这点东西不是一天两天了,陈辉祖是正撞在枪口上。

得知真相的乾隆皇帝那是怒不可遏,红温加破防,当即勒令陈辉祖自尽。

如此封疆大吏,就这么倒了。

庄子有云: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陈辉祖,其实不是死于乌龙和意外,而是死于自己的贪欲。

事情调查清楚了,赃物如数追回了,贪官污吏得到惩治了,可乾隆却似乎并不是很开心。

闽浙总督陈辉祖,在此之前一直是乾隆着力培养的对象,现在陈辉祖这么摆了乾隆一道,老皇帝可以说是信心大挫。

自己自称十全老人,现在连这么重要的人,自己都用错了?看错了?

御花园中,百花争艳,色彩斑斓,余晖渐渐消散,夜幕降临,古老宫殿的轮廓在月光的映照下变得柔和而神秘,夜空中的星星点点与宫灯似有默契的闪烁。

景色,还是那样的景色,可大清,似乎不再是皇帝心中,那么完美如盛世一般的大清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

宫廷与地方. 故宫博物院, 柏林马普学会科学史所, 编.紫禁城出版社.2010

清代监察体制运行的制约与反制约关系——以“照刷文卷”律为例刘志松;王兆辉.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1 阅读:1106